-
書寫時代發展中的心靈之變
2019年7月,我讀到了苗族作家韋曉明的中篇小說《春雷》,這部作品凸顯了一名少數民族作家質樸的現實情懷和濃烈的時代使命感。
關鍵詞:  韋曉明2023-05-18
-
不同的“鞋子”,不同的人生選擇
我固執地認為,寫作就是要講述愛,有愛的作品才更容易有親和力。
關鍵詞:  《肝膽記》2023-05-18
-
草原之子的浪漫與憂思
沿著黃河逆流而上,我們從海拔1500米的蘭州逐步抵達海拔3600米的甘南,現在我們距離剛杰·索木東的故鄉越來越近了。
關鍵詞:  剛杰·索木東2023-05-18
-
草籽與草原或大海與世界
在題為《草籽要到草原落地生根》的創作談中,蒙古族作家海勒根那回顧了他在25歲那年定居呼倫貝爾后的命運扭轉和情感皈依:“海拉爾這個游牧業包圍的小城著實養人,我在一家店鋪里租了兩節柜臺做起了小買賣,沒想到生意順風順水,只短短幾年便使命運扭轉。
關鍵詞:  海勒根那2023-05-18
-
煙火生活中的俠義與神性
《雄性的江湖》是魯迅文學獎得主、著名回族女作家馬金蓮的一部中短篇小說集,收錄了《雄性的江湖》《父親的雪》《蝴蝶瓦片》《一抹晚霞》等7篇小說。
-
構建起一個自己的文學世界
長期以來,我都把對河看成另一個地方。
關鍵詞:  馬笑泉2023-05-09
-
《阿穆古朗草原》:時代之歌與草原之魂
在韓偉林筆下,“草原”并不是抽象的符號,而是一種日常生活、思維方式和文化傳統的集中體現。
2023-04-28
-
“90后”少數民族詩人:在“流動”中“回溯”
當下,在本土、民族、殖民、全球化等多重話語沖突中,已經成熟起來的“90后”少數民族詩人,站立在“文化共同體”與“民族個性”的中間地帶,觀察著文化“流動”①帶來的種種影響。
2023-04-20
-
民族團結一家親的文學表達
圖爾貢·米吉提著、玉蘇甫·艾沙譯的長篇小說《王三街》,以真實人物王三及其養父王福才為創作原型,通過藝術再現阿克蘇百年商業街——王三街的創始與發展,立體摹畫王三街上有血有肉的人物群像及跌宕起伏的命運悲歡,全方位展示了新疆各民族自古以來手足相親、守望相助的歷史故事。
2023-04-12
-
無需指認的童年和故鄉
《哈尼卡之眼》是達斡爾族作家昳嵐最新創作的一部兒童文學長篇小說,由遼寧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
2023-04-12
-
三時三世故事的疊加與循環
滿全長詩《飛鳥集:一段天邊的浪漫故事》(漢文版,海日寒譯)近期由東方出版社出版。
2023-04-12
-
少數民族文化記憶的當代轉化
面對現代化的沖擊,很多民族的傳統文化漸漸被人們淡忘,并且在歷史變遷與社會轉型中消失。
關鍵詞:  少數民族文化2023-04-07
-
新時代 新坐標 新話語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守中華文化立場,提煉展示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和文化精髓,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
關鍵詞:  少數民族文學2023-04-07
-
地域、歷史與審美中的文學“民族性”批評觀建構
摘要:“民族性”一直是少數民族文學研究的討論重點,諸多研究者已對“民族性”進行了概念界定和理論推進,但隨著少數民族社會的發展及文化語境的流動,這一概念具有重新闡釋的必要。
-
論中國當代少數民族文學中族群體驗的表達
摘要:表達既結合作家的體驗和想象,又含納和表現民族特質的族群體驗,是中國當代少數民族文學的核心命題。
關鍵詞:  少數民族文學2023-03-09
-
一花一世界
轉眼,我們送走了極不平常的2022,迎來新春,又到三月。
關鍵詞:  葉梅2023-03-09
-
現代性與民族性的雜糅
少數民族文學創作一直是中國這個現代民族和國家敘事的重要組成部分。
-
黃芳:從散文詩到詩
黃芳的寫作,初以散文詩為佳,廣西文學界對此普遍認可。
關鍵詞:  黃芳2023-02-06
-
平衡術練習者
失眠的夜晚,記憶會往回走。
-
有詞語,足以創造愛
阿人初,本名麥麥提敏·阿卜力孜,我一直叫他小麥,新疆文學界的朋友們也都這么稱呼他。
關鍵詞:  阿人初2023-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