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_欧美日韩午夜_欧美网站一区二区_激情小说综合网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文心通兩岸 情系彩云南——“2025兩岸青年文學之旅”舉行
來源:中國作家網 | 王泓燁  2025年06月27日08:14

6月的云南,惠風和暢,晴空如碧。11日至15日,受中國作協港澳臺辦公室、云南省文聯邀請,來自寶島臺灣的17位青年學者、作家、出版人和學生代表赴昆明與大理參加“2025兩岸青年文學之旅”,感受云南的特色景觀與多彩文化,開展了多場深入心靈的文學交流。

文學讓我們的心始終相連

西南聯大博物館

6月11日下午,由中國作協港澳臺辦公室、云南省文聯共同主辦的“2025兩岸青年文學之旅”在云南昆明啟動。中國作協港澳臺辦公室副主任蔣好書,云南省委臺辦一級巡視員崔冰成,云南省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繆開和,云南省文聯副主席、云南省作協主席范穩出席并致辭。云南省作協副主席胡性能出席。來自云南、臺灣等地的30多位青年作家參加。開幕式由中國作協港澳臺辦公室綜合處處長白雪主持。

蔣好書表示,“兩岸青年文學之旅”是中國作協港澳臺辦為促進兩岸青年作家文學交流而持續開展的一項重要活動。自2011年首屆“兩岸青年文學會議”及2015年首屆“兩岸青年文學營”以來,總計已舉辦近十次,走遍多個省份。此次青年朋友們來到云南,可以領略到祖國大陸豐富多彩的民族多樣性。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也是臺灣光復80周年,云南在抗戰中做出了重大貢獻,其中蘊含的精神是兩岸同胞共同的民族記憶。青年是兩岸發展的未來,希望此次云南之行,兩岸青年作家能夠以文學為媒進行深入交流,增進了解,建立深厚友誼。

繆開和表示,大家以文學之名相聚云南,不僅是為交流創作,更是為延續兩岸同胞血脈相連的文化根脈,共同書寫中華文化的美好未來。云南始終積極推動兩岸文化交流,多次與臺灣文藝界合作,舉辦豐富多彩的文藝活動。未來云南將繼續發揮豐富多元的文化優勢,為兩岸青年搭建更多交流平臺,為大家提供更多文學資源與靈感源泉。

崔冰成說,云南與臺灣都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云南始終秉持兩岸一家親、云臺一家人的理念,以故鄉親情為紐帶,以中華文化為橋梁。此次活動搭建了兩岸青年學習互鑒的平臺,不僅能加深兩岸同胞的情誼,也有助于推動兩岸文學繁榮發展。

范穩介紹了云南文學的發展成就與云南作協的基本情況,回顧了自己兩次訪問臺灣的難忘記憶,以及多年采風創作中對“兩岸一家親”深刻內涵的真實感受。他希望臺灣的作家們多來云南參觀訪問、交流,兩岸同為炎黃子孫,心始終連在一起。

來自臺灣的青年作家代表談到,此次來到云南,與云南作家和文學編輯討論臺灣青年作家的作品,這會成為他們未來重要的創作財富與寶貴記憶。期待兩岸能在圖書出版、刊物編輯轉載等方面繼續合作,進一步深化交流。

西南聯大博物館展品

開幕式后舉行了兩岸青年文學交流座談會。來自臺灣的青年作家與學生分別介紹了自己的創作情況。和曉梅、包倬、王單單、段愛松、田馮太等云南作家、編輯點評了部分臺灣青年作家創作的小說、散文。兩地作家積極互動交流,分享創作感受,切磋創作經驗。

和曉梅以她讀到的小說為例談到,好的語言能夠營造出好的氛圍,好的氛圍必然具有畫面感。她所讀到的小說很有質感,有著開放和包容的真誠,讓人有一種意外的驚喜。若能在個性表達以及歷史貫通上深入一些,將呈現更大的氣象。

包倬說,他讀到的臺灣青年作家的散文作品有著較好的語感,行文沉穩且真誠。作者雖是散文初學者,但能很好地把握散文寫作的要義。散文寫作,始于身心,但又要在個體生命體驗之上有見地、有發現,作者很好地做到了這一點。

王單單談到,他讀到的散文通過抒寫對家的回憶和期待,再現了臺灣普通人的生活與精神寄托,內容充滿畫面與現場感,同時又能傳遞出一種優雅而又寧靜的語言氣質。

段愛松說,他讀到的散文在樸實的敘述里蘊含著青春的激情與力量,細膩的心理描寫中交融著時代鮮活的日常,體現了作者優異的寫作潛質。

田馮太認為,他讀到的小說有較強的現代性氣質,雖然故事性偏弱,但作者通過語言本身的魅力讓文本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寫盡了人生的不確定性。這是一種難能可貴的能力。

云南文學藝術館

在昆明,兩岸青年作家參訪西南聯大博物館、云南文學藝術館、昆明老街等地。大家深入了解了抗戰時期聯大師生在極其艱苦的環境中堅持教育救國、讀書報國的光輝歷程;概覽了云南文學藝術發展的整體風貌,感受到了云南文學藝術的絢爛之美。

站在高處,看到更廣闊的文學風景

13日上午,兩岸文學青年來到大理大學進行交流座談。座談會由中國作協港澳臺辦公室、云南省文聯主辦,云南省作協、大理州文聯、大理大學文學院承辦。大理白族自治州文聯黨組書記、主席湯培德等出席,大理大學文學院副院長于昊燕主持。

湯培德介紹了大理白族自治州的文學發展情況,并表示,“2025年兩岸青年文學之旅”來大理采風,讓大理的廣大作家有機會接觸來自臺灣的優秀青年作家團體,不僅豐富了作家的創作眼界,也加深了兩地的文化交流。

李智紅、北雁、李達偉、馬碧靜、楊亦頔等大理作家代表通過多樣化的理論視角,點評了臺灣青年作家的作品。大家表示,這些作品令人驚艷,其成熟老練的筆力與觀察世界的獨特視角,顯示出臺灣青年一代文學創作者較高的文學素養和創作能力。

臺灣青年作家們闡述了自己的創作動機與文學觀。他們說,文學是有溫度的,它必須在貼合現實、反映人性的前提之下,傳遞溫暖與希望。此次云南的文學之旅能夠聽到云南作家的閱讀感受與修改建議,對他們來說彌足珍貴。談到文學的意義,他們表示,文學是認識自我的一個入口,通過寫作,人可以更好地理解世界,建立起與世界的連接,保存那些無法說出口的話語。

蔣好書在總結時說,文學讓兩岸人民的情感同頻共振,是兩岸人民文化和民族認同感與自豪感的來源之一。兩岸作家和青年文心相通,希望未來能探索形式更加多元、內容更加豐富的文學交流活動,培養出更多共同面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的優秀作家。

大理白族自治州博物館

“山是那么巍峨,水是那么秀麗。”隨后的行程里,兩岸文學青年參觀了大理白族自治州博物館、大理古城、喜洲古鎮、大理三塔等地。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博物館,大家跟隨講解員瀏覽了大理從遠古時期到近現代的歷史發展,觀摩南詔大理國時期的建筑、書法、碑刻、瓷器等文物,感受了大理深厚的歷史底蘊與滄桑變遷。臺灣青年作家們說,他們讀過好幾遍金庸的《天龍八部》,大理早就在他們的腦海里留下了難以忘懷的印象。此次踏足大理,沿途鮮花盛放,白族同胞熱情親切,讓他們深刻感受到云南人的友善好客,期待以后能有更多機會再一次走進這片土地。

為期5天的文學之旅充實而豐滿,臺灣文學青年表示此行收獲頗豐,不僅領略到多彩云南的美麗風光、地方人情,也體會到了不同民族創造出的多樣文化。云南之行讓他們的眼界更加開闊,他們表示,“通過這次交流,我們聽到了不同的聲音,看見了不同世代的堅持。我們就像是一片片色彩迥異、卻落在同一塊濕泥上的花瓣,在土地上創造了新的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