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中華文明突出的統一性看待“五胡入華”
魏晉南北朝時期,匈奴、鮮卑、羯、氐、羌五個北方少數族群趁亂進入中原地區,導致西晉王朝南遷的歷史,是中國北方出現的一次大動蕩,其過程極其殘酷。
2024-03-22
-
砥礪問學 克己慎思——日記中的袁昶
袁昶(1846—1900),字爽秋,浙江桐廬人,晚清重臣,官至太常寺卿,曾全面負責總理衙門的外交事務。
2024-03-22
-
半山園里的王安石
熙寧九年(1076年)十月,瓜州渡口。
2024-03-21
-
近代書局與《紅樓夢》的江南出版
江南地區自明清以來一直是文化的出版中心。
2024-03-20
-
“楷模”原本只是兩棵樹
楷模,意為榜樣、模范。
2024-03-20
-
托塔天王為什么和唐朝大將同名?
托塔天王李靖是《西游記》里一個重要人物。
2024-03-19
-
除三害以后,周處被改變的人生軌跡
電影《周處除三害》正在熱映,片中主角陳桂林是個通緝犯,他為了成名,模仿魏晉時期周處除三害的故事,除掉了另外兩個作惡更多的通緝犯。
2024-03-19
-
《花關索傳》:古墓中發現的三國平行爽文
古代三國主題的文學作品很多,話本、唱本、小說都有,只是《三國演義》名氣最大而已。
2024-03-18
-
中國最早的圖書館是如何被發現的
談藏書史或者圖書館史,就不能不談圖書的起源。
2024-03-18
-
辛棄疾的地方治理之道
南宋將領辛棄疾,一生力主抗金收復北方失地,在軍事上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將才。
2024-03-15
-
周處:浪子還是義士?
浪子回頭除三害 “周處除三害”的故事,出自南朝宋人劉義慶編寫的志人小說《世說新語·自新》,說義興有個年輕人叫作周處,平時在鄉里橫行霸道,鄉人都認為他是一大禍害。
2024-03-14
-
“帝都情結”與“市井風情”的契合
就“宋韻”而言,當限定為論述南宋時期的“宋韻”之特色時,尤其不能忘記這一特色與南宋時臨安(杭州)的密切關系。
2024-03-14
-
近代文化地理與中國現代文學的發生發展
1924年,梁啟超在《清華學報》第一卷第一期發表了《近代學風之地理的分布》,文章開頭有一小段自序:“吾于三年前作《清代學術概論》,篇末述對于將來學術之希望,有‘分地發展’一語。
2024-03-12
-
張岱的“至味人生”
明朝學者張岱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2024-03-12
-
王鼎鈞:周處除三害的后半截故事
周處的故事寫進教科書,編成廣播劇,拍了電影,可說家喻戶曉,可是大家所喻所曉到此為止,說故事的人只說了個上半截。
2024-03-11
-
“江春入舊年”中的盛唐氣象
提起盛唐氣象,我們常常會想到唐代詩人王灣《江南意》(又名《次北固山下》)中的那句“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2024-03-11
-
中國古代藏書 :有冊有典 源遠流長
文運與國運相牽,文脈與國脈相連。
2024-03-11
-
從沉抑到奮起——唐宋之際東南士人的發展與意義
五代之亂也,禮樂崩壞,文獻俱亡,而儒衣書服,盛于南唐。
2024-03-08
-
唐代才女與女冠詩
說起中國文學史上的才女詩(詞)人,人們會想到宋代的李清照。
2024-03-08
-
陸谷孫與他的兩本大詞典
陸谷孫與他的學生 在上海出版的優秀圖書中,《英漢大詞典》赫然在目。
2024-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