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塔頂的銅鈴聲中找回自我
我生長在充滿神性的祖國西南大地上,中短篇小說集《遇見》的創作靈感由此迸發。
2024-05-15
-
我的夢始終與文學有關
15歲時,我踏入了醫科大學的大門。
2024-05-15
-
用文字奔跑,用情感飛翔
最早認識維吾爾族女作家瑞朵·海瑞拉時,她還不到30歲。
2024-05-15
-
行走中的豐富感悟
《醒夢天涯》是哈斯烏拉先生退離工作職位若干年之后的著作。
2024-05-15
-
美好的心聲如天籟
言為心聲。
2024-05-15
-
真誠的審視與嚴苛的省思
散文是什么?散文是自我心性的流露、自我狀態的呈現。
2024-05-15
-
不變的家國情懷
藏族作家阿郎的長篇小說《阿依姆姆》,以三代人的生活為線索,生動書寫了青藏高原、川西北地區藏族人民近百年生活、生產以及精神面貌的巨變。
2024-05-15
-
時代巨變中的女性成長
文學創作是一種漫長而又艱苦的工作,每個人對待它的態度不同,就有不同的結果。
2024-05-15
-
根植于日常世俗的神性寫作
瑤族作家光盤的長篇小說新作《煙雨漫漓江》是一部關于漓江的小說。
2024-05-15
-
以多重主題變奏講述新疆故事
閱讀新疆作家圖爾貢·米吉提的長篇小說《王三街》,是一個使人興味盎然而又不時陷入沉思的過程。
2024-05-15
-
秋天里生長出的詩句
張偉鋒是我們佤族優秀的詩人。
2024-05-15
-
超越地方性,展現廣西獨特魅力
廣西區域位置雖偏在西南一隅,但在當代文學界的地位卻至少在“一環半左右”。
2024-05-15
-
“母語”與“微光”,凝聚成星辰大海
“母語里的植物”這一句出自廣西壯族詩人石才夫的同題詩,“夢想的微光”則來自黃芳的《鏡子》。
2024-05-15
-
“幻?!敝械男扌闹?/a>
青年作家鮑磊的長篇小說《幻海》是一部反映當下城市生活經驗的作品。
2024-04-16
-
“少數”之歷史與總體的觀照
一 從文學發展史看,好的小說往往能夠形成一種文化的界碑,確認歷史深處與現實境況的精神坐標;而充滿異質性的小說則指向的是那個獨特的“界標”,那通常喻示著富于辨識度的美學調性和意義靶向。
2024-04-03
-
從不同視角觀照燦爛多姿的文學景觀
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少數民族文學研究者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綱”,在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框架下重現歷史上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文學圖景,重新闡釋經典文學作品中蘊含的共同體意識,著力構建理論評論話語體系。
2024-03-21
-
珍重奔你而來的每一個美好瞬間
每次寫創作談,心中總是忐忑不安,不知道該怎么去闡述那些出自我手的文字,就像一個個孩子,秉性都不一樣。
2024-02-19
-
回鄉的路徑,藏匿于細微而致密的文字里
我的記憶里,常常有這樣一個畫面:清晨的炊煙里,大湘西的青綠山水間,一些在山坡上兀自生長的寨子,屋檐重著屋檐,錯落有致地爬滿半個山頭。
2024-02-19
-
以赤誠之心看待世界
2016—2022年,我擔任固原市作協第六屆主席,其間認識和接觸本土作家、吸收作協會員是一項基本工作。
2024-02-19
-
游子的深情與鄉土的溫度
張雪云曾以散文集《藍渡》入選中華文學基金會“21世紀文學之星叢書”,那是她對家鄉的守望,也是她從一條小小的藍溪出發,尋見光陰的渡口。
2024-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