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曉:尷尬一代的讀書人——回憶我的父親董健
時間流逝得太快,父親已經走了五年了。
2024-07-03
-
肖復興:孫犁和鄉間的花
粉碎“四人幫”后,孫犁先生復出寫就的“耕堂十書”中,《秀露集》是第二本,書中文章創作于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
2024-07-02
-
【溫故】六月,求諸己,藝術的秘密
編者的話 六月即將結束的時候,讀到作家馬伯庸的短文《藏書四不求》。
2024-07-01
-
汪曾祺:成為“中國氣派的現代主義者”
汪曾祺于20世紀40年代創作中表現出的現代主義傾向,及其更受重視的八九十年代創作中呈現的較之40年代創作的“斷然轉變”,素來是汪曾祺研究的一個重點。
2024-06-28
-
馬伯庸:藏書四不求
我從多年之前,就放棄了藏書這個愛好。
2024-06-28
-
紀念從維熙:長相思 永別離
從維熙與夫人鐘紫蘭的最后一張合影 2019年10月29日,晴。
2024-06-27
-
經典作家專刊——曹禺
《雷雨》是劇作家曹禺的代表作,1934年7月,該劇本發表于巴金、靳以主編的《文學季刊》第1卷第3期,轟動劇壇,被譽為“中國現代話劇成熟的重要標志”。
2024-06-27
-
尋找龍沅:一位“毫不起眼”的現代女性與“小人物”的文獻記憶
南京,1932年11月9日的傍晚,三位女大學生走進詞曲家吳梅(1884-1939)的家,也一并走進吳梅的《瞿安日記》。
2024-06-26
-
唐代詩人的職場江湖
又是一年畢業季,眾多大學生正準備步入職場。
2024-06-25
-
經典作家專刊——艾蕪
艾蕪,原名湯道耕,四川省成都市新繁縣清流鄉(今新都區清流鎮)人。
2024-06-24
-
藝術唯一的秘密:忠實自己的生命
劉燁園,山東滕州人,作家,其個性獨特,思想深邃,文筆冷峻,著有散文隨筆集《憶簡》《途中的根》《領地》《在蒼涼》《中年的地址》《精神收藏》等,2019年6月30日因病去世。
2024-06-21
-
康凌:胡適的演講課
胡適可能是現代中國對演說興趣最大的知識分子之一,尤其在留美之后。
2024-06-20
-
當學歷貶值,古代讀書人何去何從?
常言道“知識改變命運”。
2024-06-19
-
卞之琳家書二十二封(上)
卞之琳與夫人青林,1955年于北京。
2024-06-18
-
孫郁:孫犁為何不屬于新京派
一 我曾經用“新京派”這個概念來梳理過當代文學的一種形態的變化。
2024-06-17
-
時代的魏明倫與魏明倫的時代
“巴蜀鬼才”、著名劇作家魏明倫近日病逝。
2024-06-14
-
百年“商務”涵芬書香
有著127年歷史的商務印書館是中國第一家現代出版機構。
2024-06-13
-
西南集鎮與沈從文的鄉土空間
一 趕場:沈從文鄉土性的發生 1925年3月20日,困居“窄而霉小齋”的沈從文在《燕大月報》上發表了散文《市集》,這是其三個月前開始發表作品以來,首次顯露在后來才完全成熟的湘西風格的作品。
2024-06-12
-
西川:海子詩歌手稿的“歷險”故事
5月27日,海子手稿永久寄存儀式在國家圖書館舉行。
2024-06-11
-
張帆:送別父親張守仁
6月1日,我們在北京昌平殯儀館為父親張守仁舉行告別儀式,非常感謝同來送行的我父親的同業舊好,和我們所有的至愛親朋。
2024-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