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_欧美日韩午夜_欧美网站一区二区_激情小说综合网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 孫郁:端木蕻良與汪曾祺

      老舍曾經說,北京文聯他最怕的是兩個人,一個是端木蕻良,另一個是汪曾祺。

    2025-07-03

  • 從父親周楞伽的一篇書評談起

      1936年年底,上海良友出版公司趙家璧編輯出版了一本近一千頁 的《短篇佳作集》,由當時20位文壇著名的作家,推選新老作家的短篇小說一至三篇,精裝出版。

    2025-07-03

  • 思想“邊角料”中的人文世界

      我們往往能夠通過一個人的學術專著了解他的學術成果,而那些閑置的文字和思想的“邊角料”點綴甚至組成了他的學術來路,推動了他思想的形成,使他的人生歷程變得具體、生動。

    2025-07-03

  • 他們都是風云兒女

      1930年代末,華君武和音樂家盛家倫、冼星海(自左至右)在延安橋兒溝魯迅藝術文學院合影。

    2025-07-03

  • 在文史的褶皺中打撈時光:一位新聞人的二十年考據手記

      十多年前,借著“全民閱讀”的春風,南京大學徐雁教授主編過幾輯“全民閱讀書香文叢”。

    2025-07-02

  • 他們率先在平郊組建抗日軍

      “盧溝橋事變”發生后,除了29軍在正面戰場奮起作戰,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武裝也于1937年7月22日迅速在平郊成立,這支平郊第一支抗日武裝,就是國民抗日軍。

    2025-07-02

  • 雷啟立:“最魯迅”的王老師

      王曉明教授年近古稀,這學期結束后就要榮休,可以徹底放飛自我了。

    2025-07-02

  • 聞一多放暑假寫出了《二月廬漫記》

      1912年秋,聞一多以復試鄂籍第一名的成績,考進了北京清華留美預備學校(即清華大學的前身),之后在這里度過了十年學子生涯。

    2025-07-02

  • 王汎森:傅斯年的眉批與題識

      一、前言 我開始研究傅斯年(1896-1950),實起因于進史語所后接觸傅斯年檔案的機緣,以及導師的鼓勵。

    2025-07-02

  • “文學抗戰”與“抗戰文學”

      東北抗戰文學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在抗日戰爭中形成的紅色革命文學,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2025-07-02

  • 徐志嘯:我的1977年高考準考證

      復旦大學120周年校慶前夕,校檔案館在特藏館舉行了隆重的“特藏陳列展”開展儀式,當場向每位有紀念意義的歷史文物捐贈者頒發了紀念證書。

    2025-07-01

  • 陳喜儒:求序記

      本文作者與劉德有的合影 攝于2002年10月 本文作者與古川萬太郎在內蒙古考察 攝于1999年8月 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我與“再教育”的部隊農場告別,從盤錦來到北京,加入中日文化交流的行列。

    2025-07-01

  • 陳思和:一瓣心香傳文脈

      葉周先生的父親是三十年代左翼戰士、著名文藝理論家葉以群。

    2025-07-01

  • 啟功先生寫墓碑——紀念啟功先生逝世20周年

      啟功先生離開我們已經整整20年了。

    2025-06-30

  • 與詩人鄭愁予的一面之緣

      在鼓浪嶼小院與鄭愁予聊天 陳夢溪 攝 一晚睡前,我刷到了“2025年6月13日下午4時,臺灣著名詩人鄭愁予因心臟衰竭在美國去世,終年92歲”的新聞,不覺手中一滯,陷入了回憶中。

    2025-06-30

  • 永遠的朝內166:一座文學圣殿的遷徙與新生

      2025年6月中旬一個尋常午后,北京朝陽門內大街車流如織。

    2025-06-30

  • 從文人到戰士:郁達夫的筆尖抗戰

      美麗的富春江畔,郁達夫故居靜靜矗立,而那位曾在這里眺望江景的文人,早已獻身民族解放事業。

    2025-06-28

  • 鄭律成筆下的烽火旋律

      《八路軍進行曲》手稿。

    2025-06-27

  • 李鏡池在北平來去匆匆的一年

      李鏡池 一 一九三五年三月,時任燕京大學校務長的司徒雷登受邀南下廣州,在中山大學做了演講。

    2025-06-27

  • 收藏一本書,也是收藏一段記憶,一段情誼

      書上有題詞的,按《藏書ABC》的分類,至少可分為三種,一種叫“饋贈本”:“如果未加說明,該詞通常被認為是來自作者的饋贈。

    2025-06-27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