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礪鋒:故人生死各千秋——《師友記》自序
人生在世,除了家人外,最親密的人首推師友。
2025-04-18
-
萬象更新滑稽戲
“地方戲改革的前途遠大……在人民的上海,觀眾的進步是不容忽視的,只有更好地學習政治,提高文化,才能更有效地為人民服務。
2025-04-18
-
探尋錢玄同日記里的文學蹤跡
錢玄同是五四時期重要的新文學活動家和雜文作家,也是現(xiàn)代中國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文字音韻學家。
2025-04-18
-
“文學新星叢書”:孵出了這么多作家
1984年7月號《上海文學》,發(fā)表了阿城的小說《棋王》,轟動一時。
2025-04-18
-
張謇家書中的家教
望子成龍是每一位家長的心愿,張謇不僅是晚清狀元,更是中國近代著名的政治家、實業(yè)家,而且中年得子,倍加疼愛,但并不溺愛,而是非常注重教育方法。
2025-04-18
-
他曾與趙一曼共同戰(zhàn)斗
元旦倏忽而過,蛇年春節(jié)臨近。
2025-04-17
-
駱玉明:《書中人世》——寫在前面
這是一個序跋文的集子。
2025-04-17
-
馬識途:未竟的“問途”
在當代中國,馬識途并不是一個普通人,他的傳奇人生和豐碩成果,已經讓他舉世聞名。
2025-04-17
-
黃子平:子東兄二三事
20世紀80年代我在北京,跟上海那批做文學批評的同行,來往最多的是吳亮和蔡翔。
2025-04-17
-
董丁誠:一本塵封多年的課堂筆記
中國文學批評史師訓班合影,后排右一為本文作者董丁誠先生 近日,在書架上偶然翻出一個舊筆記本。
2025-04-17
-
文學社會學和思想史視野中的《這一代》
引言 自1978年始,當代中國邁入改革開放的“新時期”。
2025-04-16
-
《四世同堂》中的北京記憶
《四世同堂》是一部抗戰(zhàn)題材的優(yōu)秀長篇小說,也是老舍先生“為北京立傳”的一次重要嘗試。
2025-04-16
-
尋回敦煌——抗戰(zhàn)期間中國學人拍攝海外敦煌遺珍往事
在國家圖書館的敦煌吐魯番學資料中心,靜靜存放著13000余張敦煌遺書老照片。
2025-04-15
-
誰動了李慈銘的日記(一)隱身在歌郎傳中的鮑翰林
李慈銘素以毒舌著稱,民國年間,他的日記稿本輾轉滬上。
2025-04-15
-
魯迅與頂頭上司夏曾佑
魯迅錄夏曾佑詩聯(lián)書法作品 北京魯迅博物館藏 關系頗近的同鄉(xiāng)朋友 提起夏曾佑,估計很多人第一反應都是魯迅1913年9月28日寫在其日記中的一段話:“昨汪總長令部員往國子監(jiān),且須跪拜,眾已嘩然。
2025-04-15
-
賺錢有道 生財有方——理財大師梁啟超
梁啟超是我國近現(xiàn)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文學家,鮮為人知的是,他著文賣錢,理財有方,堪稱清末民初知識界、學術界中的理財大師。
2025-04-15
-
名伶海上舊芳華
近代以來,上海一直是中國最重要的商業(yè)都市,其繁華如同珠光寶氣四射的鉆石,名伶專集只是其中折射出的微弱一線。
2025-04-14
-
天下的中師生,中師生的“天下”
人人都是他自己的歷史學家。
2025-04-14
-
杜威與五四運動的歷史相遇
20世紀初的中國,時局動蕩,云譎波詭,新舊力量沖突、中外思想碰撞異常劇烈而復雜,中國正在內憂外患中迎來政治、社會與文化的現(xiàn)代轉型。
2025-04-14
-
張愛玲《浮花浪蕊》本事考
《浮花浪蕊》里的故事大致有三部分內容,一部分是女主角洛貞的漂流經歷,從上海到廣東到香港,去日本的輪船上;一部分是洛貞在上海洋行的見聞和同事的故事;另外一部分則是鈕先生夫婦——艾軍和范妮的故事。
2025-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