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留《惹金枝》:古代言情小說的“大女主”路線
簡介 小說講述了身世曲折的男女主角為報國仇家恨而攜手同行,最終成就太平盛世的故事。
2025-06-30
-
頂峰相見 | 金色茉莉花《志怪書》:無為天地闊,處處是仙鄉
2024年6月,閱文集團與黃山旅游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共同開啟“頂峰相見”黃山主題征文大賽,旨在鼓勵網文作者以黃山為靈感撰寫優秀作品,以文促旅。
2025-06-30
-
王姝:網絡文學中神話志怪傳統的當代傳承與創新研究
內容提要 網絡文學借賡續神話志怪傳統,回到中國敘事學意義上的小說源頭,通過跨類型敘事元素的滲透,分化形成玄幻、仙俠、修真、穿越、盜墓等網文標志性類型,同時也催生了神話志怪傳統的直接繼承者——民間志怪筆記體網絡小說。
2025-06-30
-
賀予飛:論網絡文學的強國敘事
內容提要 網絡文學的強國敘事,是構建中國形象的重要載體。
2025-06-27
-
《詭秘地海》:“后穿越時代”的科學奇幻
網絡作家狐尾的筆的《道詭異仙》被視為國風幻想網文的新典范,他的成名作《詭秘地海》活用科學幻想元素,是對科學奇幻(science fantasy)類型的繼承和革新,令疲于套路化穿越文的讀者耳目一新。
2025-06-27
-
《柳葉刀與野玫瑰》:醫療現實題材網文的敘事突圍與價值承載
作為一部聚焦醫療行業的現實題材作品,檸檬羽嫣的《柳葉刀與野玫瑰》并沒有滑選擇對沉重情感和醫患關系等職業景觀的復刻式描寫,而是通過女性神經外科醫生的獨特視角,向讀者展現了年輕一代臨床醫生和醫學科學家的成長歷程。
2025-06-26
-
季越人《玄鑒仙族》:數字時代的“仙人之際”
隨著“00后”們步入社會,“Z世代”逐漸成為理解當下文學與文化現象的關鍵切口。
2025-06-25
-
頂峰相見 | 以畫觀史,以女觀世:《榷香令》的徽州敘事
2024年6月,閱文集團與黃山旅游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共同開啟“頂峰相見”黃山主題征文大賽,旨在鼓勵網文作者以黃山為靈感撰寫優秀作品,以文促旅。
2025-06-24
-
網絡文學沖擊和經典原則變革
【面面觀·新媒介與文藝經典化】 經典,是最穩定、最老派、最權威的中文詞語之一,像一個正襟危坐的老者,端坐在漢語家族中心的八仙椅上。
2025-06-21
-
AI之于網絡文學:創作利器,還是“隱身工具”?
近年來,人工智能與網絡文學的關系成為熱門話題。
2025-06-19
-
《極光之意》: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的新生
《極光之意》以“非遺保護”中的中國傳統技藝——木拱廊橋萬安橋的搶救修復為故事核心,飄蕩墨爾本將寫作視野拓展得十分寬廣。
2025-06-16
-
最硬核的自然景區,悄悄成了網文頂流
當“男大學生陪爬”多次登上微博熱搜,我們才發現,當代年輕人正把山野變成新型社交貨幣。
2025-06-16
-
頂峰相見 |《我見青山》:在奇幻敘事中重塑傳統精神內核
2024年6月,閱文集團與黃山旅游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共同開啟“頂峰相見”黃山主題征文大賽,旨在鼓勵網文作者以黃山為靈感撰寫優秀作品,以文促旅。
2025-06-13
-
網文“出海”——為讀懂中國打開一扇魅力之窗
數據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 近年來,許多海外受眾經由一部部中國網絡文學作品,以及由其改編的電視劇、游戲等,走近中華文化、了解今日中國。
2025-06-09
-
出海微短劇的文藝肌理
作為誕生于數字媒介時代的新大眾文藝形態,網絡微短劇天生攜帶“講好中國故事”的文化基因,不僅深度參與中國當代文化的建構與發展,更通過其特有的媒介適應性和文化可及性,重構全球化語境下的文化傳播范式,以“全球性公共文化產品”的嶄新文化身份推動全球文明的多元對話與交融實踐,彰顯出世界大眾文化更迭流變中的“中國動能”和“中國機會”。
2025-06-06
-
頂峰相見 | 山水回響,未來浮現:空谷流韻《四季琳瑯》的多維文旅敘事
2024年6月,閱文集團與黃山旅游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共同開啟“頂峰相見”黃山主題征文大賽,旨在鼓勵網文作者以黃山為靈感撰寫優秀作品,以文促旅。
2025-06-06
-
拓展網絡文學類型美學話語建構的新維度 ——血紅現實主義網絡小說創作簡論
內容提要 網絡現實主義或者說“新媒介現實主義”美學在數字時代的語境下不斷拓展其美學話語建構的新維度,而血紅現實主義網絡小說創作正是這一進路中的重要探索。
2025-06-05
-
江秀廷:網絡文學經典化的學理路徑
網絡文學的批評標準與評價體系問題、網絡文學的經典化問題是近十年來學界關注的焦點問題,但議論紛紛,尚未達成共識。
2025-06-03
-
中國網絡文學海外傳播三十年:起源問題、發展階段與動力機制
摘 要:中國網絡文學海外傳播是近年來學界熱議的話題。
2025-05-30
-
2024年湖北網絡文學綜述:類型融合、短篇新興與“新女性”寫作
自1998年臺灣作家“痞子蔡”的《第一次的親密接觸》開啟華語網絡文學先河以來,這一新興文學形態歷經二十余年的探索與蛻變,逐步從邊緣化敘事走向主流化表達。
2025-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