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話王世襄:“我愛文化愛到了極點”
2000年李輝與王世襄合影 王世襄與夫人在芳嘉園小院的家門口 袁荃猷畫王世襄聽秋圖 王世襄作品 11月28日,是王世襄先生祭日。
2016-12-03
-
創新力正在凍土層下涌動——專訪中國電影評論學會副會長趙軍
這個沉寂期不會很久,很多新的觀念都在凍土層下面涌動,準備來年的爆發。
2016-12-02
-
戲比天大 藝無止境
王陽娟 因工作關系,我需要認識王陽娟。
2016-12-02
-
銀幕多了,技術升級了,人們期待更多優秀作品誕生
李雪健 孟祥寧攝 馮小寧 在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上的講話后,代表們沉浸在振奮和喜悅當中,也引發了思考。
2016-12-02
-
從傳統萃取精華,為人民創作精品
史依弘(左)和谷好好。
2016-12-02
-
三十多年行走康巴的藝術沉淀
“山的那邊,是漢族和彝族人住,這邊是我們藏族人,貢嘎山是大家的” ,國產電影《貢嘎日噢》中短短的一句話,卻道出了影片的核心內涵——傳遞藏漢民族和諧相處、民族團結進步的正能量。
2016-12-01
-
融入生活走進人民,作品才能“完整”
記者:第十次全國文代會在文藝界的期盼中勝利開幕了,習近平總書記在開幕式上發表了重要講話。
2016-12-01
-
讓自己的心永遠隨著人民的心而跳動
走出方寸天地才能閱盡大千世界——訪電影表演藝術家秦怡 95歲高齡的電影表演藝術家秦怡參加了此次全國文代會。
2016-12-01
-
成龍:中國人講話沒人聽的時代過去了
奧斯卡終身成就獎領獎歸來,本報記者專訪成龍—— “中國人講話沒人聽的時代過去了” 美國洛杉磯時間11月12日晚,動作明星成龍身著黑色絲光的長衫,領取了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頒發的奧斯卡終身成就獎。
2016-12-01
-
姜嘉鏘鉆研古詩詞上癮
81歲的著名歌唱家姜嘉鏘站講臺活像一個大學教授。
2016-11-30
-
成龍:用生命完成每一部電影
成龍,從影56年,已拍攝制作了超過200部從1971年到2016年,成龍每一年至少有一部電影上映,從未間斷。
2016-11-30
-
對自己負責 對觀眾負責——訪電影《血樣年華》主演鞏崢
《血樣年華》劇照 《羋月傳》劇照 11月,對演員鞏崢來說,是一個收獲季。
2016-11-30
-
長城腳下,是沉甸甸的歷史存在——訪第十次全國文代會代表、河北省攝協副主席楊越巒
楊越巒長城主題攝影作品 “河北攝影人應該更多地關注河北的本土攝影題材,培養本土意識。
2016-11-30
-
找事做,做好事,團結起來為民樂——訪第十次全國文代會代表、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會長劉錫津
30年前,一群熱愛民族管弦樂事業的人,為了民族音樂的發展大計聚集在一起,他們成立了一個令音樂界矚目的藝術家團體——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
2016-11-30
-
專訪黃曉明:慈善越做越開心 談讀書最愛《狼圖騰》
黃曉明接受人民網記者專訪 人民網陳燦 攝 11月28日,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任命黃曉明為“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中國親善大使”,并由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駐華辦事處代表蘇凱琳博士為黃曉明頒發任命親善大使證書。
2016-11-29
-
葛蘭:記憶之聲
她的聲音對于很多50后、60后乃至70后來說,是永遠留在記憶里的,悅耳、柔和、莊重、優雅,極具辨識度,這聲音伴隨著幾代人成長,很多人都會說:“我是聽著她的聲音長大的。
2016-11-29
-
邱運華:轉化創新,激活民間文藝生命力
民間文藝活動是人民群眾不可或缺的一種生活樣式,這一屬性決定了民間文藝工作與人民生活密不可分的關系。
2016-11-29
-
張藝興:“所有努力,就為讓你來聽我的音樂”
張藝興新劇《求婚大作戰》挑戰“最怕”的吻戲 “所有努力,就為讓你來聽我的音樂” 制圖/夏曾珍 如果按采訪難易程度來分,明星大致有三種——長篇大論、字字珠璣,把問題當論述題的,是為最易;準備好ABCD幾套答案,遇到提問任選一個的,則為其次;不管你問什么,只有“對”、“還好耶”、“沒有沒有”,全是判斷題的,顯然最難。
2016-11-28
-
緬懷漫畫大師丁聰
▲丁聰 遠視眼 “什么時候輪到我們上” 成名之后 沒有刺就好了 ▲丁聰漫畫作品回顧 漫畫藝術在中國是個新興的門類。
2016-11-28
-
詩意的運動之美——大衛·伯耐特答問
女子3米板跳水,英國倫敦,2012年8月(攝影) 大衛·伯耐特 古典式摔跤,美國洛杉磯,1984年8月(攝影) 大衛·伯耐特 棒球,中國北京,2008年8月(攝影) 大衛·伯耐特 大衛·伯耐特,新聞攝影師,1946年生于美國,曾獲得荷賽年度最佳新聞照片等獎項。
2016-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