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_欧美日韩午夜_欧美网站一区二区_激情小说综合网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溫故】二月,十字街頭的鬧海
來源:中國作家網 | 陳澤宇  2025年03月03日16:04

編者的話

二月,“哪吒”活躍在熒幕上。許多觀眾被《哪吒之魔童鬧海》中叛逆自主的哪吒打動,也有人認為,電影改動程度太大,脫離了原有的文化譜系。本月轉載有王弘治《哪吒父子恩仇記》、高申《北京地區的哪吒蹤跡》、蔡輝《不斷變化才是真哪吒》、李開周《那吒從什么時候變成了哪吒》、趙運濤《哪吒的法寶》等文史漫談文章,可從中一窺從古至今傳說中的“哪吒”改造與故事新編。

茅盾為什么把題名由《夕陽》改為《子夜》?《子夜》發表時署名“逃墨館主”是什么意思?瞿秋白與茅盾關于小說的徹夜長談里,對說了什么?魯迅的“兩本《子夜》”都做何用?《茅盾<子夜>手稿檔案解密》一文對館藏《子夜》手稿作面面觀,圖文并茂。同時,這也是中國現代文學館慶40周年的先導文章,我們將持續對館慶系列加以關注。與茅盾《子夜》相仿,齊白石、施蟄存的佳作創造中也都有著敲人心扉的往事。本月轉載的楊良志《齊白石初至北京的73天》、劉軍《施蟄存與陳慧華》等文章將這些故事一一重新訴說。夏中義長文《錢著版本演化的心因解碼》是本月選載中的學術佳作,作者從版本學的古籍與今典談起,認為“古籍版本學”與“今典版本學”的邊界,當在“著者在場與否”。以此觀之,錢鍾書著作版本演化多有深藏的褶皺,在深層次呈現了“立體、心因、透視”新特征,且以“心因”為內驅性機制。錢著中有自我修訂用以“自鑒”的“善本”,也有旨在“給學術史一個警醒”的“版本記愧”。版本的變動不啻為一種人文性的學術理解。

此外,文史頻道近來廣為傳閱的文章還有張潔宇的《論“代際”,不如談“時代”》。在作者看來,現當代文學的“代際”概念與1990年代以來學術研究的學院化和規范化有關,基于“師承關系”的“代際”與“學統”容易導致學術的孤立與窄化,不少年輕學子急于以“尋師”“入門”為要務。“既然我們的學科傳統重在現實關切,強調學術與時代的關系,那么,對‘代際’問題,我們也應更多考慮學人與時代現實的橫向關聯,不必拘泥學統,更不必將之視為學院體制內部的特殊存在。”誠如張潔宇所說,中國現當代文學的學科使命與活力就在于自身的不斷打開,從歷史脈絡之“縱”與時代現實之“橫”的交叉點上,永遠需要有一些個“哪吒”,在十字街頭翻江倒海。

中國作家網文史頻道編輯陳澤宇

2025年3月3日

2月28日

梁尋|百年鄒氏:筆端豐碑家國情

2月27日

劉天藝|成仿吾·甘人·李初梨: 重勘“革命文學論爭”的發端

2月26日

中國現代文學館|茅盾《子夜》手稿檔案解密

2月25日

楊良志|齊白石初至北京的73天

2月24日

鐘桂松|黃永玉先生二三事

2月23日

何旻|文獻學: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的第三路徑

2月22日

李國華|詞與物的歧途

2月18日

孫文曄|善本漂泊——平館甲庫珍藏古籍避難記

2月17日

張潔宇|論“代際”,不如談“時代”

2月14日

王軍|《雪后》別記

2月13日

劉軍|施蟄存與陳慧華

2月12日

鄒世奇|不要溫馴地走入那個元宵良夜

2月11日

紅孩|到浦口去——紀念朱自清《背影》發表100周年

2月10日

王炳中|“精神勝利法”的退場與阿Q的“成長”

2月7日

盛文強|白蛇故事的演變

2月6日

夏中義|錢著版本演化的心因解碼——從“自鑒”到“記愧”

2023年7月起,文史頻道常設“溫故”專欄,在每月最后一天重溫當月選載佳作及獨家文章。我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能階段性地溫故知新,并在互聯網時代有限地保留一點文學記憶與智識。本月還設立固定欄目“頻道頭條”,將每日更新中重點推介的好文歸檔,集腋成裘、寸積銖累、聚沙成塔,以便讀者查閱。

【溫故】往期:

2025年

一月,無聲的洪鐘從四面涌起

2024年

十二月,翩然起舞,瀟瀟灑灑

十一月,他們的一生勝過傳奇

十月,隱于方寸

九月,青年、傳承、記憶

八月,變化,在道與術之間

七月,生命應該燃燒起火焰

六月,求諸己,藝術的秘密

五月,花開無聲,云聚云散

四月,讀書詠而歸

三月,最后的二十世紀

二月,龍、歷史和時間

一月,在曠野里,在繁花里

2023年

十二月,在“成熟”與“不成熟”之間辭舊迎新

十一月,“稀世之鳥”掠過文學的天空

十月,縱浪大化中,做一支有思想的蘆葦

九月,秋風中的懷念

八月,有溫度的文字從舊書桌上寫出

七月,古塔的風鈴聲里詩意綿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