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件莫高窟出土唐代《敦煌寫經》修復
修復專家對敦煌市檔案館《敦煌寫經》進行修復。
2019-02-14
-
上海圖書館推出“閱讀四季”
圖為《石鼓文》明代中期拓本。
2019-02-13
-
青島首現彩繪“兵馬俑”
彩繪“兵馬俑”出土場景 資料圖片 “經初步判斷,這批剛出土的陶俑是一組侍俑和車馬出行俑,為西漢時期主墓墓主陪葬所用。
2019-02-12
-
中華文明始于殷商?五千年前的良渚文明破除了這個國際偏見
建設中的良渚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視覺中國) 良渚玉鉞 良渚玉琮 隨著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滬蘇浙皖之間的聯系似乎從未像今天這樣密切。
2019-02-11
-
今年過年流行啥?看演出、逛博物館
春節期間,申城不少健身休閑場所依舊熱鬧非凡。
2019-02-11
-
故宮里“過大年” 為何一票難求?
從1月6日開始的“賀歲迎祥——紫禁城里過大年”展在春節期間異常火爆,故宮甚至到了“一票難求”的程度。
2019-02-09
-
這是中華文化傳承密碼,也是古老文明長歌
文字的誕生是文明逐步走向成熟的重要標志。
2019-02-09
-
新年俗:博物館里過大年
觀眾在參觀故宮博物院“賀歲迎祥——紫禁城里過大年”展覽。
2019-02-09
-
博物館“萌”新
就在這幾年間,人們發現,博物館變了。
2019-02-09
-
古代的紫禁城里,新年怎么過
紫禁城里的宮燈掛起,年味便濃了起來 自古以來,春節都可謂中華民族最為珍視的傳統佳節。
2019-02-03
-
神秘的宣漢土家祭司文字
宣漢縣文化學者收集的祭司文字 李貴平攝/光明圖片 2018年12月中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北京語言大學等十多位資深教授來到四川宣漢縣,他們被當地的土家“祭司文字”吸引了。
2019-02-03
-
護佑文物,守衛中華文化遺產
2018年8月,公安部指揮破獲青海都蘭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案,追繳被盜文物646件。
2019-02-03
-
博物館里過大年
故宮博物院雁翅樓宮燈。
2019-02-03
-
河北南和發現一明代萬歷年間石碑
記者從河北省南和縣文保部門獲悉,考古人員日前在三思鄉淮莊村發現一處明代萬歷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所立古石碑,距今已有418年歷史。
2019-02-02
-
國家文物局:2018年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火災事故下降50%
在國家文物局1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文物局督察司司長陳培軍說,2018年,國家文物局共接報文物建筑單位火災事故12起,其中涉及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起,事故數量較2017年度有所下降,國保單位火災事故數量下降50%,全年文物消防安全形勢較為平穩。
2019-02-02
-
景區文創為何故宮一枝獨秀?
一邊是“網紅”故宮每次上文創新品時都圈粉無數,一邊是部分公園景區的文創產品線上線下關注者寥寥。
2019-02-02
-
“中國新文創”主題展在法國吉美博物館揭幕
當地時間1月30日晚,“中國新文創”主題展在法國吉美博物館揭幕。
2019-02-01
-
近500件文物文獻再現紅色歷程
出版于1921年7月1日的《新青年》第九卷第三號、收錄周恩來姓名的《南開同學錄》……由中華世紀壇藝術館、中華世紀壇世界藝術中心、中國紅色文化研究會主辦的“紅色歷程——革命時期和新中國成立初期文物文獻收藏展”近日在中華世紀壇藝術館開幕。
2019-02-01
-
“文物有效保護的探索者”樊錦詩:一部“敦煌現代史”
提起樊錦詩,人們往往會第一時間把她與敦煌莫高窟聯系在一起。
2019-02-01
-
重華宮嘉平書福頒賜
康熙帝御書福字。
2019-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