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_欧美日韩午夜_欧美网站一区二区_激情小说综合网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花兒綻放·鄉村季》特約評論  《花兒綻放》:因為她們,每一片土地都生生不息
來源:中國作家網 | 李曉晨  2024年12月09日15:20

節目海報

節目海報

上周,由湖南衛視和芒果TV推出的綜藝節目《花兒綻放》正式收官,節目的最后一期,來自34個省區市的“花兒”將她們故鄉的土壤匯聚成一片希望的田野,由勝出的6位“花兒”澆灌下希望的源泉。最終,土地上一朵朵花兒競相綻放,次第盛開,映照著那一張張充溢著智慧、勇敢、堅毅而美好的面龐。她們從四面八方而來,手挽手站在一起,花朵綻放的瞬間,我不由得為她們鼓掌——這掌聲不僅送給節目的勝出者,更要送給從69萬個行政村走來,以無窮的心血投身鄉村振興的女性。一個又一個素不相識的“她們”,在《花兒綻放》里相識、相聚,迸發出無窮的力量,繼續在中國大地書寫屬于她們和新時代鄉村的篇章——因為她們,每一片土地都生生不息。

和以往許多綜藝節目不同,《花兒綻放》聚焦于那些致力于鄉村振興的“她力量”。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越來越多的女性在鄉村振興中發揮著重要的影響力。她們中有的是“90后”村支書,有的是返鄉創業的青年,有的從海外留學后回村養殖,有的從一開始不被鄉親們接受到后來成了大家的“貼心人”……這些女性各有不同的境遇和故事,而相同的一點是,她們中的很多人都主動選擇走進鄉村,回到故鄉,盡管所涉行業五花八門,但她們都認為“在鄉村,廣闊天地大有可為”。鄉村振興,關鍵在人,如果沒有人的存在,鄉村就只剩下空空的殼子,人們的鄉愁也就無從寄托。鄉村的生命力,要靠這些有想法、懂發展、念鄉情的青年,她們發自肺腑地惦念著那片從小長大的土地,思念著房前屋后的阿公阿姆,更希望念茲在茲的故鄉不僅有“綠水青山”更有“金山銀山”。

平凡而不凡,這些來自鄉村的女兒從故鄉走出,最終選擇回到故鄉,和鄉鄰們一起建設美麗鄉村,她們所從事的是多么堅實而崇高的事業。在山西三家村,“面點西施”朱美琪做花饃、學非遺,傳承山西美食收獲百萬粉絲,不遺余力推廣山西傳統文化。從海外回到故鄉的明月,固執地要養雞帶動鄉親致富,盡管父親一直覺得她干不了,她卻矢志不渝終于做出個樣子。“最美村花”張桂芳回到老家河南當上村支書,把傳統的村莊爆改成人們爭相打卡的彩虹村,修路架橋,建籃球場放映室,一個村莊的面貌就此改變,一代又一代人的命運也就此改變。她們跋涉萬水千山,歷經千難萬險,回歸故土,盡己所能改變與型塑未來。

在節目中各展風采的“花兒們”

寫到這里,我不禁想起多年前曾經采訪過的一位“90后”村支書。同她相識是在一次五四青年獎章的表彰大會上,女孩兒長得明媚如冬日暖陽,臉上帶著北方姑娘明眸皓齒、英姿勃發的美,更巧的是在閑聊中得知,她居然和我來自一所大學。她和我聊起自己的故事,本科讀完外語專業畢業后,她和男朋友一起回到農村老家打算靠養殖致富,于是在自家建豬圈選優良品種。很多人質疑過她的選擇,她和當時的男朋友卻從來沒有退縮。看著她仰起的臉龐,我實在很難把這個二十多歲的姑娘和養豬聯系在一起。“賠過嗎?”我問道。“怎么沒賠過?”她不假思索地說,誰大學畢業就會養豬?但沒關系,可以學嘛。她說著笑起來,眉宇間又多了幾分慷慨之士的大方。這個故事的結局,不僅她們一家人靠養殖發家致富,后來她還當上了村支書,帶著鄉親們一起把養殖業做大做強。至今,我還留著和她的合影,這張照片一直提醒我,路就在腳下,只要有夢想一切就有可能。很多年后的某一天,我在朋友圈看見了她的照片,其中有一張是她抱著女兒和村民站在一起,還有一張是她的女兒在草地上奔跑的背影,她寫道:“這里充滿希望,因為我們一直在這里。”是啊,鄉村之所以充滿希望,就因為她們一直在那里。在每一個甚至連名字都無從知曉的村落,這些可愛的“花兒”們一直在那里,用勤勞和心血澆鑄鄉村的未來。如果說每一個“她們”都曾經是一座座孤單的島嶼,那么在《花兒綻放》的舞臺上,她們終于一個連接起一個,最終連綴成一整片陸地。或許,個體的力量總有些單薄,但集束成光卻不容忽視,注定耀眼。村饗,村賽,村晚,村集……她們在奮斗中比拼、角力,收獲彼此的尊重和友誼,更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力量:“我”從來不是一個人在拼搏,這片土地上還有千千萬萬的“我們”站在一起,干在一起——這是一首新時代的“青春之歌”,花兒們的故事,不僅是青春奮斗的頌歌,更是對女性力量的肯定與贊美,她們的經歷不僅是個人奮斗的縮影,也是新時代女性在鄉村振興中的真實寫照。

近期發布的一份《女性參與鄉村振興策略和路徑研究》顯示,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女性在農村經濟、社會和生態發展方面扮演著愈發重要的角色,在推動鄉村產業發展,提升鄉村治理水平、凝聚鄉村百姓、引領共同致富中發揮重要作用。隨著鄉村振興戰略深入推進,女性在農業農村發展中受到的認可程度越來越高,女性參與鄉村振興的平臺和機會日漸增多,正在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行動主體。的確,對于那些從鄉村走出又回到鄉村的女性來說,她們以自己的實踐譜寫了新時代的“返鄉”故事:她們是鄉村社區的建設者,是鄉村經濟發展的參與者,也是鄉村文化的創造者。在泥土的芬芳里,她們用靈巧的雙手和聰慧的頭腦,描畫出新的未來。

記得有一年去貴州,有位來自黔東南的“苗醫媽媽”說過一句霸氣的“宣言”:誰說女人就要圍著孩子灶臺轉?靠著傳下來的手藝,我不再手心向上討要,而是手心向下助人。這些年來,她一邊照顧家庭,一邊做苗醫、電商致富,未來還打算承包山林,種植、保護珍貴野生藥材——大大的夢想就這樣從腳踏實地的努力開始。她說,你得先奮斗,才能得到想要的未來。天地很廣闊,而路就在腳下,這些在鄉村奮斗的女性以自己的經歷一次次告訴我們,女性的力量可以抵達無窮,她們的身體里蘊藏著足以改天換地的雄心壯志,以及對生活的熱愛與堅韌不拔。

合影

“花兒們”與嘉賓姚晨合影

一位“花兒”曾在節目中這樣說道:我和我的鄉親們在一起。這句樸實的話一下子打動了我,有一種踏實就叫做和鄉親們在一起。他們是滋養、哺育鄉村女兒們成長的沃土,是給予她們生命力量的源泉,同時也是未來她們頂天立地的后盾。在鄉村的天與地之間,她們相會在《花兒綻放》,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從個體出發,而后迸發出強大的力量,去點燃和照亮更廣大的鄉村和人們。

(作者系《文藝報》融媒體部主任、副編審)

相關閱讀:

趙依:女性形象建構與田園理想重述

田明月:花兒綻放在希望的田野上

行超:在田間治愈內心

王清輝:綜藝舞臺上的女性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