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葉果夫遺譯莫言《檀香刑》入圍亞斯納亞波良納獎
70歲的中國著名作家莫言以其小說《檀香刑》的俄語譯本《死亡散發著檀香的味道》入圍了俄國第23屆亞斯納亞波良納獎外國文學獎的終評名單,有望在今年10月獲得120萬盧布(現合人民幣約11萬元)的獎金。
2025-06-19
-
讀外國名著,如何選一個好譯本?
一個好的翻譯可以讓大家無限地接近原作的內核,而且會帶來一場很完美的閱讀體驗。
2025-06-17
-
一場跨越時空的經典接力跑
近代以來海內外有關白居易生平與傳記類的著作,如果不計年譜和家譜的話,至少超過百部。
2025-06-03
-
中外反法西斯文學互譯:傳遞守望和平共同心聲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
2025-05-29
-
和語言漫步的日子
今年春天,我出了兩本書和一本譯作,分別是小說集《她的生活》、文學評論隨筆集《筆的重量》、多和田葉子的小說《雪的練習生》。
2025-05-16
-
“我見證了幸福的事業”
林洪亮,江西南康人。
2025-05-13
-
翻譯的棱鏡:近代中國的世界文學萌芽
近代中國仿若一艘在巨浪中顛簸的舊船,傳統的桅桿已然腐朽,現代的新帆尚未完全揚起,救亡圖存成為彼時各界的第一要義。
2025-04-27
-
為中國讀者打開波蘭文學之窗
2019年11月9日,年屆84歲的中國社會科學院外文所研究員林洪亮出現在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的頒獎典禮上。
2025-04-16
-
紀念翻譯家趙德明:美好的文學共同體不會消失
4月4日醒來,收到一條短信。
2025-04-14
-
譯者手記|沒有陀思妥耶夫斯基,就沒有20世紀的法國文學
加繆曾經斷言,沒有陀思妥耶夫斯基,就沒有20世紀的法國文學。
2025-04-08
-
《2666》中文版譯者趙德明去世,享年85歲
4月4日凌晨,據趙德明兒子在其朋友圈發布訃告,翻譯家趙德明教授于4月3日20時03分在北京延慶區醫院去世,享年85歲。
2025-04-07
-
從“譯”出發,以“譯”為媒
今年是我從教的第50個年頭。
2025-03-26
-
以譯為媒:向世界講好敦煌故事
敦煌是古代中原與西域間的交通要沖,長期處于多民族共居的局面,形成了多語言、多信仰并存的文化生態,孕育了展現中華文明開放包容與文化自信的敦煌文化,也映射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深厚歷史底蘊。
2025-03-20
-
詩人穆旦之外的那個翻譯家查良錚
寫詩時,他署名“穆旦”,而作翻譯時,他則多署本名“查良錚”(還署過“梁真”)。
2025-03-19
-
沈從文:鄉土文學在法語世界的文化之旅
沈從文被《世界報》《新觀察家》等多家法國主流媒體譽為“中國最偉大的作家之一”。
2025-03-13
-
“翻譯是一個放下自我的過程”
王智涵,青年譯者,譯有《月球城市》《金色筆記》等 這趟旅途的開啟 至今還記得,我人生讀的第一本長篇小說是從表哥那里借來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那時的我不到十歲,但還是看完了整本書。
2025-03-06
-
老舍譯文《但丁》中的“R. W. Church”是誰?
理查德·威廉·丘奇 1931年12月10日至1932年3月10日,時任齊魯大學文學院教授(1930—1934)的老舍以“舍予”之名在《齊大月刊》(三至六期)上連載譯文《但丁》,全文長達130余頁,首刊譯文第三期還在題名后標注原著者系“R.W. Church”。
2025-02-24
-
《隨園食單》的文化價值與譯介傳播
演講人:董曉波 演講地點:南京師范大學博士生翻譯文學經典研究課堂 演講時間:2025年2月 董曉波 南京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吉林外國語大學特聘教授;江蘇省人才發展戰略研究院特約研究員;中國法治現代化研究院涉外法治與“一帶一路”法治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2025-02-22
-
羅念生:詩、翻譯與古典學
1986年,羅念生在雅典衛城上 人物小傳 羅念生(1904—1990),四川威遠人,古典學家和翻譯家。
2025-02-14
-
悠遠的影響,恒久的事業
魯迅譯《毀滅》手稿 上海魯迅紀念館 藏 魯迅肖像 湯小明 作 1909年魯迅和周作人合譯出版的《域外小說集》稱得上是翻譯文學史上的里程碑。
2025-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