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依墟里煙,濃濃東北情——《草木志》
近年來,作家們推出了一大批以藝術真實作為創作出發點、融合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當代社會現實生活的作品,為廣大讀者喜聞樂見。
2024-07-30
-
五棵竹子:論當代小說的創意過程
● 摘 要 借用藝術理論中鄭板橋關于竹子的創作過程論,當代小說的從創意到呈現,可以分為五個階段:多重現實的“江畔之竹”、視角觀察的“眼中之竹”、構思擬想的“胸中之竹”、形式表達的 “手中之竹”與自由表述的“心中無竹”。
2024-07-30
-
美麗舊世界
劉日是小說創作的新人,三十歲才開始寫。
2024-07-30
-
別在童年記憶盡頭的回形針
一 敘述童年,幾乎可以視作我們精神成長和心智成熟的顯著標志或天然尺度。
2024-07-30
-
三害除周處——《截岔往事》的歷史與寓言
“我”的父親有個秘密:他藏著一個小本子,上面寫著幾十個人的名字,是他猜測的殺害爺爺的嫌疑人。
2024-07-29
-
報告文學如何選擇題材、提升文學品質
這些年,在文學圈里,“非虛構”這個詞很火,與之相對應的是口述實錄、田野調查等多種紀實形式。
2024-07-29
-
當代文學“地方化”發展的“日照路徑”探析
新時代中國文化獲得了新的發展機遇。
2024-07-29
-
《脈》:建基于人性內涵透視之上的家國敘事
最近以長篇小說《脈》(作家出版社2024年1月)而引起文壇廣泛注意的江蘇常州作家莊深,其社會身份既是一位工程師,也是一位成功的企業家。
2024-07-29
-
小說、“時光代理人”與收集者拉班·掃馬
我們以文學的、小說的形式編織起我們的生活,使其環環相扣、因果連貫。
2024-07-29
-
《安南想象》:“那個世界原本精彩紛呈得多……”
在閱讀《安南想象:交趾地方的奇跡、異物、幽靈和古怪》的過程中,我不知道有多少次不得不停下來,到作者的自序里去確認,這真的是一本小說集嗎? 似乎在制造間離效果,《安南想象》采用了常見于古典文獻的雙行夾注格式。
2024-07-29
-
方志性寫作與當代小說詩學
周保欣教授的學術新著《地方志與中國當代小說詩學建構》以地方志作為當代小說研究的問題與方法,系統觀照地方志對當代小說的形態學塑造,探勘方志性寫作與當代小說的理論建構,在宏通的小說史視野中提煉地方志型構的小說詩學樣態。
2024-07-29
-
“貴在真實”的鄉村振興敘事
《心燈》湯清發 著 作家出版社 長篇小說《心燈》講述的是鄉村教師舒山根為家鄉教育事業奉獻一生的故事,為了村里的孩子能夠得到更多、更優質的教育機會,舒山根犧牲了家庭也犧牲了自己。
2024-07-28
-
城與人的命運簡史
作家對于海洋的書寫有待深入,對于因海而建、靠海而興的城市里的人們的生活的書寫也多停留在道聽途說,阿占的《后海》為此提供了一些可靠的文學憑據。
2024-07-28
-
朝向精神內面的探索
13篇小說敘事風格殊異,但共通之處在于對“秘密”的濃厚興趣。
2024-07-28
-
風景從內部打開
書寫城與人復雜糾葛的文字不計其數,鮑磊的特別之處是他并沒有被現代城市特有的排異性所支配而自認邊緣。
2024-07-28
-
懷舊與超越
為何青年進入社會后仍然無法脫離學生時代的思維和感受方式?為何現實中的困境往往都能在學校教育、家庭教育中找到原因或原型?這些不僅是青年群體進入社會后的普遍遭遇,也是他們對待問題常用的分析和表達方式。
2024-07-28
-
《猛虎下山》:在“凝視”中強勁地穿透現實
基于對“存在”的審視,李修文體會著高速發展時代中人的生存困境和悲劇命運,在對弱者的關懷中審視權力異化,進入了對于“下崗故事”的超越性書寫。
2024-07-27
-
雙螺旋結構與百合心剝落
內容提要 《萬川歸》完成了一個有關個體在經歷活躍與奔流之后,最終回歸曾經有情的物理世界的生命敘事,是作家朱輝在長篇小說敘事風格與主題實現上的全新嘗試與實踐。
2024-07-26
-
李洱:通過訓練和修改成為自己
上期我在主持人語中提到,進入21世紀之后,創意寫作學科已被多所高校列入人文學科系列。
2024-07-26
-
《人生海海》:海一樣的人生,活著才是勇氣
人生海海是閩南話,形容人的一生像海一樣沉浮、飄忽不定。
2024-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