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四屆唐弢青年文學研究獎在滬頒獎
頒獎嘉賓與部分獲獎者合影 5月29日上午,由中國現代文學館、上海文藝出版社主辦,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協辦的第十四屆唐弢青年文學研究獎在滬頒獎。
2025-05-29
-
重慶市作協舉行青年作家座談會
5月23日,重慶市作協在重慶文學會客廳組織“培新計劃”學員回家活動,重慶市作協黨組書記、副主席何浩,重慶市作協黨組成員、重慶文學院院長張兵及創評室負責人與參加前三期“文學刊物與青年作家結對子”的學員代表座談交流。
2025-05-29
-
來地壇看海,看看“余華鐵生”那兩棵樹和它們連接的友誼
從“京兆公園”到地壇公園,這座位于古都中軸線上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不期然在互聯網時代,成了Z世代打撈中式夢核美學的網紅打卡地。
2025-05-29
-
AI如何重塑出版業?專家學者探討轉型之路
“推進出版和科技深度融合不是選擇題,而是時代必答題。
2025-05-29
-
《靠什么團結 憑什么勝利:中共七大啟示錄》新書首發式在京舉行
5月24日,魯迅文學獎得主、作家丁曉平創作的長篇報告文學《靠什么團結 憑什么勝利:中共七大啟示錄》新書首發式在北京舉行。
2025-05-29
-
編舟記:《英漢大詞典》的“耐心資本”
英語,世界上使用國家最多的語種;漢語,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
2025-05-29
-
“新大眾文藝”如何與時代同頻共振
5月27日,2025文化強國建設高峰論壇“繁榮文藝創作”論壇上,曾是西安市委原常委、宣傳部長的王軍,如今卻以“素人寫作者”的身份在退休10年后重返現場,向大家“透露”自己參與新大眾文藝的鮮活實踐。
2025-05-29
-
《人民文學》“人民閱卷”漯河行作家訪談
5月24日-25日,《人民文學》“人民閱卷”活動在漯河舉行。
2025-05-29
-
《人民文學》“人民閱卷”漯河行活動舉辦
活動現場 5月24日-25日,由《人民文學》雜志社、中共漯河市委宣傳部指導,漯河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漯河市文藝評論家協會、漯河市新華書店聯合承辦,郾城區作家協會、禾澧書店協辦的《人民文學》“人民閱卷”漯河行活動舉行。
2025-05-29
-
全國文學名刊名編與廣西作家共話“傳承與創新”
漓江文學節期間,5月27日下午,由廣西出版傳媒集團、廣西作家協會主辦,漓江出版社協辦的“傳承與創新——全國文學名刊與廣西作家交流活動”在桂林陽朔舉行。
2025-05-29
-
三把“文學鋤頭”深耕鄉野沃土
剛從永州市里回來,農民作家王一武就回到了自家的田埂上。
2025-05-29
-
閻崇年:書一直是我的生命所在
首都圖書館B座9層,陽光透過落地窗照射進來,已向讀者開放整整兩年的“四合書屋”日前迎來了他的主人——91歲的著名歷史學家閻崇年先生。
2025-05-29
-
讓盲人讀者聽見書中的精彩
蕪湖市鏡湖區圖書館志愿者在為視障人群錄制有聲讀物。
2025-05-29
-
書寫文化強國建設的文學答卷
5月27日,2025文化強國建設高峰論壇的10場平行分論壇在廣東深圳舉行。
2025-05-28
-
走進塔克拉瑪干沙漠鎖邊工程——中國自然資源作協文學志愿服務隊采訪紀實
五月的南疆大地春風浩蕩,沙棗花香中傳來治沙工程的鏗鏘號角。
2025-05-28
-
路遙為中外讀者開啟了解中國的窗口
“路遙一直活在中外讀者心中。
2025-05-28
-
四川將立法推動古籍保護 讓千年典籍“活”起來
四川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27日在成都開幕。
2025-05-28
-
阿來等多名專家為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支招”
2025文化強國建設高峰論壇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傳承論壇27日在深圳舉行,多名專家圍繞文化傳承與保護、文物保護法的修訂、文物建筑保護修繕、老城保護規劃等議題展開探討,并提出了相關建議。
2025-05-28
-
91歲閻崇年:面臨智能AI 我要緊跑追趕不落時代之后
2025文化強國建設高峰論壇“人文灣區 數智灣區”論壇27日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舉行。
2025-05-28
-
70余位作家用腳步丈量“爾濱”
書香冰城,閱見夏都。
2025-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