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_欧美日韩午夜_欧美网站一区二区_激情小说综合网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1920年代的上海大學曾如何影響了左翼文化
來源:澎湃新聞 | 徐蕭  2025年06月26日08:50

1922年,上海大學成立,它是在國共合作背景下、由中國共產黨主導辦學的第一所正規大學,匯聚了瞿秋白、鄧中夏、茅盾等一大批革命先驅,成為早期中國共產黨培養革命干部和推動思想啟蒙的陣地。它所倡導的批判精神、現實關懷和救亡意識,深刻影響了中國左翼文化的品格。

為進一步推進左翼文化研究、賡續革命傳統,由上海大學文學院、上海大學馬克思主義研究院聯合主辦的“上海大學與左翼文化”學術研討會6月21日在上海大學召開。上海大學與近代中國革命之間有密切關聯,會議從左翼文化在中國發生發展的源頭進行考察,能夠回應當下對于新大眾文藝、左翼文化的關注。

研討會現場

研討會現場

會上,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羅崗、華東師范大學國際漢語文化學院教授毛尖、中共一大紀念館·上海大學國家革命文物協同研究中心教授徐光壽、國防大學政治學院王鈺鵬分別作主題發言。

羅崗認為“左翼文藝”在“后五四文學”的語境下發生了兩次深刻的“媒介轉向”。第一次轉向是從“文學革命”到“革命文學”的變遷。在“大眾化”的視野中,“左翼文藝”突破了中國現代文學自興起以來對“理想讀者”的想象以及“以文字為中心”的“書寫文學”,將連環畫、木刻和電影等訴諸視覺的通俗文化樣式納入審美和政治規劃中。而抗戰爆發使文學實踐必須面對廣大的農村與農民,面對以口傳文化為主體的群體。于是,第二次媒介轉向和“都市文化背景”密切相關的“現代文學”傳統發生某種斷裂,將“人民大眾”與“農民大眾”合體,重新創造出一種“新的文學”也即“人民文藝”。

毛尖則聚焦于不同世代的屏幕女性表現,在鏡頭、服化道、周邊空間環境、男女關系、學習、勞動等視域中對比了本世紀的國產影視劇和上世紀的左翼影像。本世紀國產電視劇常采用特寫的鏡頭表達,并通過亮光與暗光表現對于不同人物的傾向。而左翼影像常用中景,強調飽滿、有效的社會布局。本世紀國產電視劇偏好面部小巧的演員,愛情退行到室內,無論是工作關系還是對于學習的描述都由愛情關系偽裝。而左翼影像中的愛情常常被圍觀,由此偏好飽滿的面部,對男女工作關系的表達也非常明亮,表現出一種真實的學習過程。由此,左翼敘事的語法特征、女性和國家意識形態之間的關系具有了新的研討可能性。

如果說中文學科相關研討深掘了左翼文化的媒介與表象,那么歷史學科的討論則著眼于上海大學左翼風格生成的歷史線索。徐光壽指出,上海大學與安徽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尤為關鍵的是,一批安徽籍學生在上大接受了系統的革命思想教育和實踐鍛煉,完成了思想轉變,成長為安徽地區革命事業的中堅力量。這些學成返回安徽的上大學生,直接主導創建了安徽最早的一批中共黨組織,并深刻影響了1924至1927年間安徽地區大革命的進程。

上海大學社會學系在現代中國政治學科中產生積極的推進作用。王鈺鵬認為,中共學人潛移默化地將馬克思主義作為現代政治知識融入到上大社會學系的教學中,使現代政治知識經由馬克思主義知識化后,通過上大社會學系課程、教員著作和上大師生的政治實踐等多種形式,得以生產、傳播乃至實踐。上海大學社會學系對于政治教育模式的實踐與探索,不僅成為中共根據地時期干部訓練學校的主要經驗來源,也深刻影響了當代中國政治學開始轉向以政治教育為中心的學科建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