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_欧美日韩午夜_欧美网站一区二区_激情小说综合网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文藝報》評論員文章:文學創作要“修辭立其誠”
來源:中國作家網 |   2025年06月25日23:03

隨著數字化浪潮奔涌而來,文學的創作生產傳播方式正在經受前所未有的挑戰并展現出新的可能,文學與社會生活、與人民大眾的關系正在呈現新的特點。面對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好地守護文學的原創品格、構建健康的創作生態,不僅是新時代廣大作家和文學工作者的神圣使命,更是推動新時代文學高質量發展、建設文化強國的必然要求。

文學的原創性是其生命力的根本所在。那些穿越時空的經典之作,無不植根于對生活本質的深刻洞察與獨特的藝術創造,無不閃耀著思想的光芒和審美的力量。當前文學創作中存在的發表量焦慮、速成心態、同質化傾向等現象,反映出部分創作者在藝術追求上的浮躁心態,不僅削弱了文學的審美價值,也削弱了文學深刻表達時代精神的能力。不從廣袤的生活中汲取創作能量,而試圖從書齋中尋章摘句以啟發創作靈感,正在生成一種新的創作偏頗。守護文學原創的底線,需要廣大作家尊重創造性這一最基本、最核心的規律,沉潛身心回到創作的源頭,在扎實的生活體驗、深刻的社會觀察與真摯的情感驅動下,確立屬于自己的獨特視角和表達方式,貢獻出真正具有思想穿透力、藝術感染力的作品。

當代中國正在書寫人類歷史上最壯闊的史詩:鄉村振興的火熱實踐、科技創新的澎湃動能、社會治理的生動圖景、市井煙火的真實情感……共同構成了新時代最豐富的文學礦藏。真正的文學原創力,源于對人民真實生活的深刻體察、對時代重大課題的準確把握。廣大作家只有走出書齋,將創作的根系深深扎進生活的沃土,從人民實踐的壯闊圖景中汲取不竭養分,感受時代跳動的脈搏,才能培育具有鮮明時代印記和獨特品格的文學新質。只有以心靈體察生活,傳遞人民心聲,將自己的文學經驗、文學創新,建立在對社會生活與人類智慧的深情凝望、深刻認知之上,文學才能獲得打動人心的精神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文藝承擔著成風化人的職責。廣大文藝工作者要把個人的道德修養、社會形象與作品的社會效果統一起來,堅守藝術理想,追求德藝雙馨,努力以高尚的操守和文質兼美的作品,為歷史存正氣、為世人弘美德、為自身留清名。”立德樹人的人,必先立己;鑄魂培根的人,必先鑄己。文學創作是艱辛的創造,不僅需要精湛的藝術技藝,也需要專心致志、朝乾夕惕、久久為功。如果只想走捷徑、求速成、逐虛名,復制別人的經驗、沉迷別人的感發,最終寫出的作品難以走近人民,只能成為過眼云煙。新時代文學正處于從“高原”邁向“高峰”的蓬勃發展期,這為正值創作黃金時期的青年作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青年作家應當錘煉高尚的精神品格,追求德藝雙馨的精神境界,既要心懷對文學的敬畏與赤誠,下真功夫、練真本事、求真名聲,更要以堅守正道、精益求精的嚴謹態度投入創作。唯有如此,才能以超越平庸的創新精神開拓前行,創作出既能在當下引發共鳴,更能在歷史長河中永葆魅力的優秀作品,走出一條長久而寬闊的藝術大道。

“修辭立其誠”,這不僅是創作的方法論,更是文學的原動力,是感動讀者的最本真、最強大的力量。作家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備受矚目、備受尊崇,一切不良風氣和失范行為,都會影響到文學的健康發展。青年作家創作剛起步,尤其要處理好創作與名聲的關系,正確看待名利,明確創作邊界,厘清借鑒、模仿、化用、抄襲、洗稿、融梗的界限,要講品位、講格調、講責任,遵守法律法規,遵循文學倫理;要苦心孤詣、孜孜以求,在創新精進中形成鮮明藝術風格,勇攀文學高峰;要弘揚行風藝德,樹立良好形象,形成良好風氣,共同維護天朗氣清的文學創作環境。

維護健康的文學創作生態,需要構建多方協同的長效機制。文學期刊和出版機構要當好“守門人”,嚴把質量關,利用新技術加強審核和甄別,為優質原創作品搭建傳播平臺。文學批評應當發揮“風向標”的作用,既要敢于針砭時弊、激濁揚清,又要善于提攜新人、發現佳作,以專業理性的評論引領創作方向,抵制浮躁炒作之風。文學的良性生態鏈需要在全社會凝聚起尊重原創、崇尚精品的價值共識,為新時代文學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回望歷史,中國一代代作家始終以最真摯的筆觸記錄著人民的呼吸與時代的脈動,鑄起一座座不朽的精神豐碑。站在新時代的歷史坐標上,肩負新時代的文化使命,我們要以更深厚的生活積累澆灌創作沃土,以更執著的匠心精神鍛造原創品質,以更扎實的長效舉措培塑創作新風,推出具有中國特色、中國氣派、中國風格的文學精品,讓富有創造性的新時代文學進一步彰顯創作者的主體性和審美追求,以更自信的姿態走向世界,展現中華文明的蓬勃生機與獨特魅力,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作出文學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