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2025年第6期卷首語、目錄
卷首語
譚博仁的短篇小說《鰻鳚》,以涉世未深的“我”為視角,敘述了常人世界之外的“細舅”。姥姥病重住院,須得兒女們跑腿兒照料,當母親、二舅、三姨各自陷入遠水難解近渴的糾結(jié),那個眾人眼中“瘋”過一場、“怪”得離奇、似乎只能養(yǎng)在娘老子身邊的細舅,卻出人意料地主動請纓。“實際最會讀書”的細舅,因不服爺老子干涉高考志愿而退學,經(jīng)歷幾番折騰后診斷為“雙向情感障礙”,就連走路上街都要戴上電動車頭盔以求“安全”。如今,這個原本如棋盤上一粒棄子的小卒振作精神,蠻有條理地操持,令奉命與他結(jié)伴的“我”刮目相看又將信將疑。故事線索簡簡單單,但隨著細舅形象一路顛覆性重建,人物關(guān)系出現(xiàn)反轉(zhuǎn)。當年“書讀得好”、被爺老子預(yù)期“光明”的二舅終于吐露迷茫與苦悶,自嘆竟比不上原以為無用的細舅……在“我”看來尚未改變單純心性的細舅,敞開心扉告誡“我”讀書要留“空”,還在水族店櫥窗前云山霧罩地透露“鰻鳚之家”的秘密,仿佛他真的活在另一個世界。小說借這個人物的“空”與“怪”傳達弦外之音,掀開了生活中千人一面的沉悶。
若星的中篇小說《黎明之前》,一前一后嵌入了主人公李月滿寫下的兩則“魔幻小說”,它們內(nèi)在呼應(yīng)、整體貫串,宛如故事架構(gòu)的“提梁”,將敘事定位于精神層面的“魔幻”與空茫:假設(shè)地球即將消亡,人類相擁而伴的渴望能否徹底驅(qū)散深不可測的孤獨?在末日荒野奇跡般相遇的男女主角,他們別無選擇的“愛情”能否確信為靈魂的歸宿?……小說聚焦于一對中學女友的心理之累、終極憂患。陳梓月深陷孤獨的原因是厭惡父母的庸俗與寡情,而被擠壓在成績單和父親暴力懲罰之間、欲哭無聲的李月滿,內(nèi)心更有一種對“存在”的恍惚。原本懼怕死亡、期望人類在地球末日終能以美好戰(zhàn)勝卑劣的李月滿,在高考成績公布之際悄然放棄生命,讓陳梓月痛感被“靈魂的另一半”拋棄,從此恒念世間無常。更何況二人與王曉川之間含糊地出現(xiàn)過的“三角”關(guān)系拖著長長的陰影,讓日后贏得王曉川主動追求的陳梓月無以安處,深深焦慮著愛從何來、何以長久。小說由主人公精神世界的百轉(zhuǎn)千回中照見了成長的災(zāi)難和誤區(qū),凸顯了當下值得關(guān)注和探究的彷徨。
崔鳳敏的短篇小說《山體傾斜》,透視了“母女成仇”危機中的多米諾骨牌效應(yīng)。主人公沈青幼年缺少父母陪伴,濃重的心理陰影促成了對女兒過度“陪伴”和“監(jiān)控”的執(zhí)念。小說中三代人、兩對母女關(guān)系中蘊含了某種宿命,且看作為中間一張“骨牌”的沈青,如何成為“育兒寶典”的牽線木偶,如何被女兒反戈擊落、轟然倒向“渡劫”的關(guān)口。
本期刊出“山西作家兒童文學作品小輯”,可喜之處在于作家提煉生活、塑造形象具有較高水準,作品內(nèi)容充實、手法多樣、感染力強,顯現(xiàn)了追求高質(zhì)量創(chuàng)作的良好態(tài)勢。
文 /劉照華(《都市》主編)
目錄
短篇小說
鰻鳚 /譚博仁
山體傾斜 /崔鳳敏
中篇小說
黎明之前 /若星
山西作家兒童文學作品小輯
修嘴(兒童小說) /閆學溫
能讓我翻你家的墻嗎?(兒童小說) /劉海霞
捕鼠記(兒童小說) /荊卓然
胖大橘 (動物小說)/趙瑞蓉
藍花楹與小跳蛙(童話) /賀晚之
尋找快樂的小木匠(童話) /黃鑫
薪火相傳,追夢向上(評論) /文德芳
“童聲里的中國”歌詞征集作品選登
看我,山西少年 /黃亞琴
黃河黃河,我們唱起這支歌 /郜辰辰
晉風少年 /郜辰辰
醋娃娃 /李小娟
追風箏 /李義利
千年汾水浪 /牛之越
大山的孩子,大河的孩子 /藍 鶴
我是山西小娃娃 /閆學溫
名家隨筆·祥夫說
隨筆五章 /王祥夫
創(chuàng)意·閱刊
創(chuàng)意寫作視角下的期刊小說品鑒(之二十七)
老年之愛:細節(jié)、危險與深思 /子禾
獨白的力量 /張敦
都市詩歌
夏天的陽光(外二首) /袁秀蘭
寧靜的時光(組詩)/竇謠
桂花(外二首)/羅 錚
紅葉(組詩)/韋漢權(quán)
短詩點評
——特邀點評人:王立世
共享單車 /譚延桐
姜子牙 /周瑟瑟
同河流交談之后 /華萬里
信任 /雪克
孤獨時 /呆瓜
黃羊 /高鵬程
鳥巢啟示 /石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