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東北抗聯精神綻放時代光芒—— 吉林省作協舉辦“網絡文學時空·書寫抗戰精神”主題講座
6月20日,吉林省作家協會在長春舉辦“網絡文學時空·書寫抗戰精神”主題講座。黨組成員、副主席景鳳鳴,秘書長郝蓄芳出席活動。53位省網絡作協會員在線上、線下參加活動。
吉林省作協網絡文學中心負責人肖晶主持活動
活動邀請作家李發鎖以《關于東北抗聯歷史的寫作——淺談〈熱血:東北抗聯〉的創作手法》為題,為大家講授了一堂紅色文學課。《熱血:東北抗聯》是李發鎖繼長篇紀實文學《圍困長春》之后的又一力作。它通過人物群像的塑造、環境細節的鋪陳,全景式地展現了日本侵華期間,東北抗聯在極端艱苦的環境下堅持抗戰的艱辛歷程。
作家李發鎖授課
李發鎖帶領大家回顧了那段烽火連天的崢嶸歲月。他以翔實的數據、生動的事例,講述了以楊靖宇、趙尚志為代表的東北抗日聯軍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為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建立的不朽功勛,鑄就了彪炳史冊的東北抗聯精神。他用抗聯將士們英勇奮戰的壯舉,詮釋了東北抗聯忠于黨的堅定信念、勇赴國難的民族大義和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強調了銘記歷史、緬懷先烈與傳承東北抗聯精神的重要性。
面對臺下充滿朝氣、更為年輕的網絡作家,李發鎖分享了他的創作感悟。他歷時六年之久,一度罹患病痛,也曾數易其稿,查閱2000萬字史料,最終完成了長篇紀實文學《熱血:東北抗聯》。他表示,創作過程本身就是對抗聯精神的踐行,一個作家必須把情感、毅力全部融入書中,與書中人物同呼吸、共命運,才能把書寫深寫透,才能讓人物鮮活、故事感人。“是東北抗聯精神教會了我如何戰勝病痛和困難,更教會了我如何做一個有良知的人。”
現場問答環節氣氛熱烈,李發鎖熱情回答了與會作家提出的關于歷史題材創作難點問題。他說,歷史題材要小心謹慎用筆、三番五次核對,既要書寫正面英雄,也要塑造反面典型,以丑陋彰顯偉岸,借卑劣托舉崇高。唯有將歷史厚度融入創作,方能鍛造出有筋骨、有溫度的精品佳作。
網絡作家段澤華激動地說,“我深深地被李發鎖老師執著的創作熱情、輕傷不下火線的文學斗志以及對抗戰歷史追根求源的探索精神所打動,這何嘗不是東北抗聯精神的一種延續。珠玉在前,我們作為互聯網時代的文學新力量,不能做歷史的旁觀者,應該利用好網絡文學的傳播優勢,將抗戰精神融進字里行間,創作出兼具歷史品格、文學品格與時代品格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