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_欧美日韩午夜_欧美网站一区二区_激情小说综合网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科幻作家、專家學者齊聚蓉城共同探討:AI時代,文學創作走向何方
來源:新華社 | 余里  2025年06月17日08:08

由成都市委宣傳部主辦的“當‘科幻世界’遇見Deepseek:科幻·AI·未來的無限可能”沙龍活動15日在成都舉行。

《科幻世界》雜志首任總編輯、知名作家譚楷,四川省作協副主席、知名文化學者蔣藍,電子科大教授、具身人形機器人專家彭倍,中國科幻銀河獎得主謝云寧、賈煜,資深科幻編輯汪旭等嘉賓齊聚,圍繞AI時代的想象力與人類創造力展開了深度對話。

譚楷以《在成都遇見科幻與AI的未來對話》為主題進行主旨演講。他回顧了成都作為中國“科幻之都”的榮光與使命——從1991年邀請全球科幻大師匯聚,到孕育“銀河獎”“星云獎”等權威獎項,再到2023年成功舉辦第81屆世界科幻大會,這座城市的科幻血脈已流淌數十年。

當AI高效生成小說框架與詩歌漸成常態,沙龍聚焦一個核心議題:文學藝術將走向何方?活動中的由AI生成的觀點如此定位:AI是“風箏”,開啟“全民創作時代”,承擔“技術苦力”,但放風箏的人必須感知“大地的風與溫度”——人類獨有的生命體驗方是創作靈魂。

蔣藍以親身寫作經歷為例:“AI能整合資料,但缺乏切膚的感受。”賈煜點破關鍵:AI總結人類套路的同時,人類也在識別AI套路,而超越套路的個體經驗,使人成為規范AI的主體。資深編輯汪旭從文本細節判斷:AI作品的起承轉合失之靈動,尤其無法傳遞“由悲痛淬煉的個體經驗”。

不過彭倍提醒以發展的眼光審視AI未來:“其數據量與邏輯嚴密性將遠超人類?!彼e例即使金庸鴻篇亦存年齡漏洞,而AI若遇精準指令,潛力不可限量。謝云寧則提出反論:AI通過低成本海量訓練,“體量可能比人更豐富”,未必不能觸及人類復雜性。

活動尾聲,現場觀眾互動熱烈,紛紛就日常的閱讀,AI的作用和個體的發展向各位專家提問。嘉賓們對青少年觀眾殷切寄語:多讀書,正確使用AI,勇立潮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