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妄》:在經典中拼接歷史回響
文本是對歷史的再現和對現實的反思。《狂妄(外四篇)》以獨特的敘事結構和豐富的隱喻,為讀者提供了一種超越時空的閱讀體驗。
就文本內容而言,阿乙在《狂妄(外四篇)》中傳遞了人生的信條與奧義?!蹲锓浮贰恫迩贰顿€徒之死》《鏈條》四篇小說短小精悍,通過主人公們的經歷,呈現出個體在歷史洪流中的無奈與掙扎,形成了社會變遷過程中渺小個體與宏大歷史的對話。《罪犯》中阿乙試圖通過博士之口,講述時間的線性:“事情已經過去了,并且以目前情況看,也不會再發生。它已經成為宇宙凝結的一部分?!比欢?,囚犯的坦誠令博士感慨:“這是我見過的最沒有希望的人。因為知道人可以墮落到這個程度?!痹诖?,時間成為一種無法逃離的怪圈,歷史在人類的記憶中反復重演?!恫迩费赜酶?思{同名小說中的約克納帕塔法縣,將目光轉至故鄉瑞昌,跨越國界與時空的阻隔,半個多世紀前的荒誕放至當下卻毫無違和?!顿€徒之死》超越了拉格奎斯特對于金錢和生命價值的時代藩籬,甚至層層加碼,在“必須保證死”和“如果參加賭局的人死亡,那么他就不能領取這筆錢”的悖論中窺視人性,冷眼旁觀趨之若鶩的冒險者?!舵湕l》中獲得自由的小狗每隔一段時間就回來親吻曾經束縛自己的鏈條,正如人類自我束縛、讓渡自身判斷權,將鏈條視作自我生命不可分割的部分之隱喻?,F實,在阿乙筆端成為一個可以被多角度解讀的全新場域,他在記錄時代傷痕的同時,亦試圖于創傷中尋求救贖的可能。
就敘事結構而言,阿乙并未遵循傳統的線性敘事方式,而是采用多線交織、回憶穿插的手法,將各自獨立又渾然一體的五篇小說并置,最終呈現出碎片化的文本特征?!犊裢ㄍ馑钠诽峋V挈領,提出對現代社會信義消亡、人類無知卻狂妄的反省?!蹲锓浮贰恫迩贰顿€徒之死》《鏈條》四篇小說以拼接、摘錄等方式對博爾赫斯《另一段經外經》、威廉·福克納《插曲》、帕爾·費比安·拉格奎斯特《英雄之死》、亞歷山大·索爾仁尼琴《沙里克》等作品進行仿制,摒棄了嚴格的因果順序排列,通過閃回、錯位和象征性意象的組合,建構了一個完整的“狂妄”世界。讀者在跟隨敘述視角厘清小說邏輯的同時,也于無意識中參與到文本意義的建構過程,正如學者艾布拉姆斯在《鏡與燈——浪漫主義文論及批評傳統》中所提及的小說四要素——世界、作者、作品、讀者,讀者在《狂妄》中成為文本完成的重要一環,在多元化的動態解讀中與文本共同拓展了文學表達的可能性。
通過致敬經典,阿乙在一定程度上解構了傳統小說對“創造力”的盲目追求。阿乙致敬經典的過程,也同樣是在反思現狀,尋求當代文學書寫與文化表達新途徑的別樣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