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梅雨中希冀碩果
一直不喜歡梅雨季。天色總是暗沉沉的,雨點總是滴滴答的,若是出門,哪怕撐著傘,那無處不在的雨絲,都能借著最小的一縷風力纏繞上身,弄得你渾身濕答答。
行走在外,一不小心,一腳踏錯,小水洼或者活動的地磚,就會狠狠地給你褲腿增加一層顏色,更有幾分可疑的氣味纏繞在鞋子上、褲腳上、或者裙角上、襪子上,黏糊糊的感覺透過各色布料,肆意地撫摸你的腿部肌膚。就算坐在房間里,避開了梅雨的侵擾,又能如何呢?空氣中都黏附著一層厚重的濕氣,鋪滿你的皮膚,沁透你的鼻腔,讓呼吸都變得黏澀。綿長的梅雨季,委實是不討喜的。
家中院子里,有一棵枇杷樹,隔著一重矮籬笆,隔壁鄰居家的菜地角落里,也有一棵。就在一個月前,驚訝地發現,兩棵枇杷樹,都掛起了拇指大小的枇杷果兒。也就兩三天沒注意,枇杷果就迫不及待地變黃了,那累贅的沉重感,那鮮艷的嫩黃色,無不在大聲宣告——“成熟了,趕緊下手,摘了罷”!當時并無它感,只是感慨,這枇杷果兒,成熟得如此之早,很有點迫不及待。又過了幾日,天氣漸熱,妻子將她那數十盆三角梅搬到了院子里,錯落地排列開。晚飯后,妻子拉著我,拎著水槍跑去給花花草草和那幾顆樹澆水。澆水畢,站在院子邊緣,和隔壁的老爺子嘀咕一通,老先生以他多年種菜、種花、種果樹的經驗,絮絮叨叨地說,那棵柚子樹,要去菜場找殺魚老板要點魚腸子,埋在樹下補補肥,不然這柚子長不肥美的。
時空變迭,數日后,我人已經到了北地,于一個大院子里封閉學習。院子里,有幾棵頗為豐碩的桃樹,一個大清早,我從食堂出來,走在路上,看到地上落了好些極青嫩的,大概就拇指頭大小的小毛桃兒。當是昨夜的風太勁了,將這小桃兒從樹上給吹了下來。突然就想到了家里的柚子樹,花開花謝后,有黃豆粒大小的柚子羞答答地冒了出來。我見過豐收時,那碩大馨香、果肉甜美的柚子,也品嘗過紅潤鮮妍、酸甜適口的桃兒。真正見過它們從那么小的青嫩,一點點吸食陽光雨露,一點點吞吐大地肥料,在日夜輪轉中,逐漸長大豐滿的過程……家里那兩棵枇杷樹,它們搶在最炎熱的季節到來前,趕緊地掛果了,成熟了。而好些果樹,卻要在果子青嫩時,面臨灼熱天氣的考驗,面臨缺水缺肥的窘境。
梅雨季來了。輕云擋住了烈日,溫煦的雨水,恰到好處、不驕不躁地滋潤它們將近大半個月。就連梅雨季的風,都是這般地穩定而溫和,絕不會粗暴地拍打在稚嫩的果子上。于是,那么小的豆子一般的果實,在這個月吸足了水分和肥料,極力地夯實了基礎,身軀就肉眼可見地豐滿了,強壯了。等到梅雨季過去,這些雖未成熟,卻足夠茁壯的果子,當有力氣應付自然的挑戰,悶著頭努力地生長,極力變成一粒完美的果實。
我正在參加一個比較長期的學習。時間長度,恰恰就和梅雨季相當。突然就有所體悟,于我們人而言,我們每個個體,在個人成長的旅途中,都需要某種概念上的“梅雨季”。避開嘈雜,避開紛擾,在一個安閑而幽謐的環境中,靜靜地汲取營養,吸收水分,積攢足夠的力量,無論是學識上的,還是心靈上的,又或者其他各方面的力量。只待未來,更好地生長,長得更壯碩,長得更豐美,給這一方天地,增添更多的光彩和芬芳。果樹,一年一次輪回。
一年一次梅雨季。
人也如是。人生三萬天,數十年的光陰,僅憑一次學習,斷然無法支撐數十年的成長所需。一如果樹,我們也需要時常地補充營養,補充水分,補充所需、所欠的學識。靜下心來,微笑著享受“梅雨”。靜靜積蓄力量,在茫茫雨絲中,依稀可見未來的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