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學文:以真誠與創新照亮創作之路
5月18日上午,由湖南省作家協會主辦,湖南毛澤東文學院承辦的第二十八期“文學名家講堂”在毛澤東文學院報告廳舉行。江蘇省作家協會副主席、魯迅文學獎獲得者胡學文以“時代書寫與文學情懷”為題,結合自身豐富的創作經驗和深刻的文學見解,圍繞寫作理念、創作方法等核心問題分享深度思考,為文學愛好者帶來一場思想盛宴。
胡學文強調創作根基是真誠態度與清晰理念。“真誠未必出佳作,但虛假一定無良品”,作品應超越個體生命,拒絕虛假、守護真實。他指出,寫作理念需與時代審美同頻,理念陳舊則難出創新寫法,創作者需時刻審視理念的時效性。
在體裁與題材選擇上,胡學文建議創作者明晰個人定位,“知己所長,集中發力”,可從中短篇小說起步錘煉技法;題材上區分“生活型/藝術型”方向,尤其提醒寫現實題材需避免“無現實感”的陷阱,貼近真實生活肌理。
針對當代人經歷相對匱乏的現狀,他強調培養見識與見解的重要性;引用鐵凝“做人要大老實,作文要大不老實”的觀點,倡導拒絕跟風、突破題材與手法,以新意打動讀者;同時指出,虛構需遵循藝術邏輯,讓無序生活在小說中獲得合理架構。
胡學文將語言視為文學第一要素,提出“語言樸實但忌直白”,需在錘煉中追求質感。他特別談及寫作辨識度構建:一要強化意識,二要聚焦“貼近自我且獨特”的題材,從地域文化中汲取養分;三要在結構、敘述、節奏、語言等寫作方法上探索個性化路徑。他以莫言“立體寫人物”為例,建議通過審視人物復雜性、融合生活與創造細節,賦予角色鮮活生命力。
最后,他強調長篇小說需構建時間與空間坐標系,為宏大敘事奠定基礎。這場講座以深入淺出的闡釋,為創作者撥開迷霧,指引以真誠為筆、以創新為墨,在時代畫卷中書寫兼具思想深度與藝術溫度的文學篇章。
在提問互動環節,參加省作協2025年夏季改稿會的學員們和前來聽課的文學愛好者踴躍提出各種問題,涉及文學創作的靈感來源、如何在作品中把握時代脈搏、對當下文學發展趨勢的看法等多個方面。胡學文一一給予了細致而深入的解答。對于文學創作靈感,他鼓勵創作者深入生活,用心觀察身邊的人和事,從日常的點滴中汲取靈感,因為生活永遠是文學創作的源泉。談到把握時代脈搏,他建議作家要關注社會熱點、民生百態,保持對時代的敏銳感知,將自己對時代的思考融入作品之中。
此次講座不僅為文學愛好者提供了一個與文學名家近距離交流的寶貴機會,更激發了大家對文學創作和時代精神的深入思考。胡學文的分享如同一盞明燈,幫與會文學愛好者們辨明在文學道路上探索的方向,讓大家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文學在發現自我、記錄時代、傳承文化、啟迪思想等方面的重要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