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牢文學與時代同頻共振的堅實地基 ——中國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新時代文學實踐點工作會暨現場調研活動在商洛舉行
聆聽晨鐘暮鼓,觸摸歷史記憶,商洛素有“秦嶺最美的地方”之美譽。5月26至27日,由中國作協創聯部主辦的中國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新時代文學實踐點工作會暨現場調研活動在陜西省商洛市召開。
會議現場
中國作協黨組成員、副主席邱華棟,陜西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張琳,陜西省作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單紅,陜西省商洛市委書記趙璟等出席工作會。來自中國作協各團體會員單位創聯部負責人、全國27個新時代文學實踐點負責人參加會議。會議由中國作協創聯部主任黃國輝主持。
邱華棟在講話中指出,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立足推動新時代文學高質量發展,加強對新時代文學實踐點的策劃設計與共建共管,推動實踐點文學工作取得實效,發揮模范實踐點的表率作用,實現點上開花,讓優質文學資源直達基層。
邱華棟表示,為了進一步團結和引領廣大作家與時代同步與人民同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鼓勵廣大作家把“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作為一種長期自覺的行動探索,中國作協于2022年7月印發了《中國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新時代文學實踐點管理實施辦法》。辦法發出后,中國作協創聯部對以省作協和行業作協為單位提交的申請,一一進行了調研和論證,著重關注經濟文化建設成就突出、地方特色鮮明、歷史文化深厚、民族團結進步的地區。截至目前,共在18個省市區建立了27個新時代文學實踐點。這些文學實踐點建立以來,充分發揮了自身的特色優勢,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文學活動,產生了積極的社會影響。本次會議的召開地商洛就是27個實踐點之一。
為了改進實踐點發揮作用的方式,完善實踐點管理制度,推動新時代文學實踐點工作再上臺階,邱華棟在肯定三年來文學實踐點工作的同時,就會議召開提出三點希望。一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勇擔新時代的文化使命。二是切實履行職能,進一步增強服務意識和創新能力。三是堅持對標對表,切實高效發揮新時代文學實踐點作用。
張琳、單紅、趙璟分別在致辭中介紹了商洛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回顧了陜西作家深入生活的優良傳統。柳青、杜鵬程、陳忠實、路遙、賈平凹等文學陜軍的代表人物長期深入生活,創作出《創業史》《保衛延安》《白鹿原》《平凡的世界》《秦腔》等反映時代進程和人民生活的文學經典。近年來,陜西作協著力構建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長效機制,持續推進定點深入生活和新時代文學實踐點的建設等機制創新。以商洛市、長安區兩個中國作協新時代文學實踐點的共建工作為抓手,不斷探索經驗,深化合作,積極打造陜西作家深入生活的加油站。陳年喜等9名商洛作家加入中國作協,相關工作初見成效。作家們以文字為槳,以生動筆觸描繪陜西歷史變遷和人民生活狀態,在時代浪潮中書寫著屬于文學的擔當與作為。
在分組座談交流環節,來自中國作協各團體會員單位的創聯工作負責人和新時代文學實踐點工作負責人就修訂《中國作家“深入生活、扎人人民”新時代文學實踐點管理實施辦法》,如何用好用活新時代文學實踐點,如何推動優質文學資源直達基層等議題展開深入討論,就明確文學實踐點的管理責任和職責定位,整合資源、互通有無,制定可操作性強的實施細則,制定量化考核標準等方面進行了富有建設性的意見與建議交流。
分組座談交流
黃國輝代表中國作協創聯部做會議小結。他充分肯定了各地新時代文學實踐點作出的有效嘗試,提出了下一步改進實踐點工作的方向和思路,并對如何開展好近期的創聯工作提出了期望和要求。他談到,大家為創聯工作和新時代文學實踐點工作共聚一堂,深入謀劃,集思廣益,群策群力,體現了一直以來攜手共進,不分彼此的工作風格和狀態。接下來希望大家根據本次會議達成的共識,加強系統性思考和部署,綜合統籌開展好創聯工作和新時代文學實踐點工作,在建立溝通平臺、開拓工作思路、拓寬工作視野,不斷豐富實踐點文學活動的組織形式等方面繼續深化思考與探索,通過互相的學習借鑒與不斷創新,真正把新時代文學實踐點變成真建真用的點,活力四射的點。
陜西作協黨組成員、創聯部主任藺曉東,貴州作協黨組成員、秘書長劉小峰,以及浙江省金華市義烏文聯副主席、市作協主席何恃堅,江西省贛州市寧都縣文聯主席許小清,湖南省益陽市清溪村黨總支委員鄧旭東,陜西省商洛市文聯黨組書記、主席劉明權等作為代表在小結會上就創聯工作和文學實踐點工作開展情況交流經驗。
會議間隙,與會全體先后前往商洛和長安新時代文學實踐點現場調研,參觀柳青、賈平凹等作家故居,實地感受文學資源轉化的生動范例。
中國作協創聯部副主任盛敏、王婉,中國作協社聯部副主任豐玉波,民族文學雜志社副主編楊玉梅,作家出版社有限公司副總編輯徐峙等與會交流。(攝影:杜佳、張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