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東坡,見自己” 康震帶來“蘇東坡12講”
在“東坡熱”的當下,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康震新作《康震詩詞課:蘇東坡12講》日前在京首發面世,為讀者解讀千古詞人蘇東坡。
康震介紹,新書“以作家帶作品”,細致剖析蘇軾從高光到至暗的所有生命軌跡,展現北宋知識分子的命運與抗爭;不僅解讀詩詞文章,更呈現了一個真實的蘇東坡——有曠達也有固執,是天才亦是凡人。談及創作初衷,他坦言源于熱愛,“每個熱愛蘇東坡的人都有權利書寫心中的東坡。這種跨越時空的文化共鳴,正是中華文明綿延不絕的根源。”
在康震看來,蘇軾從蘇子瞻到蘇東坡的轉變,本質上是文化人格的淬煉過程。尤其蘇軾在黃州時期完成的精神蛻變,展現了中國士大夫文化自覺的最高形態。其在低谷發出高音的生命力,使之成為中國文化史上罕見的兼具思想深度與生活溫度的典范。蘇軾的魅力在于實現了多重統一:既保持“天行健”的剛健,又不失“樂盡天真”的灑脫;既是文化巨人,又有生活情趣,這種特質讓他的作品跨越時空,引發廣泛共鳴。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劉躍進評價,該書抓住北宋元豐、元祐、元符3個蘇軾人生關鍵時期的政治沉浮,將其人格精神表現得淋漓盡致,同時還原了北宋改革的歷史復雜性。他認為,“東坡熱”的背后,是人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回歸。在價值多元的今天,蘇軾精神如同一劑良藥,每個人都能從中汲取生命的力量。當下重讀經典的意義在于:每個人都能從蘇軾等先賢身上汲取應對逆境的力量,這種跨越時空的精神共鳴,正是中華文明傳承的珍貴之處。
發布會上,AI生成的蘇軾形象現身網絡直播間,與觀眾趣談生平,解答當代年輕人關心的問題,如面對“內卷”和職場壓力的應對之道等。其幽默又充滿智慧的回答,贏得現場陣陣掌聲。
康震在與AI蘇軾對話時表示,這本書的價值在于為讀者提供了一種與先賢相互滋養的模式,人們在閱讀東坡人生的同時,既能從中汲取力量,也能反觀自身,并以自己的生活智慧反哺對古人的理解,這正是“讀東坡,見自己”的真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