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_欧美日韩午夜_欧美网站一区二区_激情小说综合网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江蘇南京:交融互補,守護兩岸共同文學記憶
來源:南京日報 | 王峰  2025年04月25日09:03

南京與臺灣,血脈同源,文脈相通,在數字浪潮時代將共同面對怎樣的挑戰與機遇?其處理方式又有何異同?2025年“江蘇·南京臺灣周”舉辦期間,兩岸出版界、文學界代表齊聚南京世界文學客廳,以“數字時代的兩岸文學對話”為題,從閱讀、寫作、出版等角度展開討論,共繪文學燦爛圖景。此次活動由南京市作協承辦。

文學閱讀

兩岸讀者志趣多有重合

從六朝煙水到當代華章,從《文心雕龍》的文藝哲思到余光中先生筆下“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的雋永詩意,文學始終是聯結兩岸同胞情感的精神紐帶,且外在表現形式也是大同小異。

據臺北市出版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趙政岷介紹,隨著書店銷售系統變革、網絡書店興起,臺灣文學市場被區分為“叫座”和“叫好”,并成為引領創作與出版的風向標。從趙政岷所展示的網絡書店數據,可以看出臺灣圖書銷售大概情況。臺灣博客來網絡書店2024年度閱讀暢銷總榜顯示,在前10暢銷名單中,瑞典心靈書籍《我可能錯了》奪冠,展現讀者對于自我認知與情緒管理的重視。

記者發現,這些暢銷榜展現出的閱讀志趣,與大陸有頗多相似之處,不但有劉慈欣的《三體》、余華的《活著》以及張愛玲的諸多作品現身其中,基于對中國歷史與傳統文化的熱愛以及閱讀方式的轉變,馬伯庸的《長安的荔枝》、林語堂的《蘇東坡傳》和《如果歷史是一群喵》《漫畫資治通鑒》等漫畫系列,也都深受大家的喜愛。

值得一提的是,相應的熱點話題在閱讀榜單上也得到了體現,李娟的《我的阿勒泰》入選,即跟其同名電視劇熱播有密切關系,和大陸一樣,經典重出的作品,在市場上也都表現出很高的接受度。趙政岷表示,如果放大規格,無論是圖書還是影音,這些為大眾所喜歡的作品,將成為“爆款”遍布整個世界。

青年寫作

用獨特語言重構漢語寫作的文學風景

及至今日,無論是臺灣的“新鄉土文學”,還是大陸的“Z世代寫作”,兩岸青年作家都在用獨特的語言重構漢語寫作的文學風景。

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副教授朱婧,是當下風頭正健的一位青年作家,其作品曾獲江蘇省紫金山文學獎等。身兼大學教授、創作者與青年批評家等多重身份,朱婧對兩岸青年寫作有更深切的體悟。

據朱婧介紹,她創作的小說《先生,先生》,其原型就是臺灣學者林文月。“2019年1月,我寫過一篇短文《讀中文系的人》,文題取自林文月先生同名散文,回顧自少年起受父親和老師的影響,到后來成為中文系教師的經歷,2019年4月我寫成論文探討林文月先生個人寫作史的衍變,繼又起意以林文月先生的經歷寫作小說。以‘寧先生’致敬林先生,寫中文系的薪火相傳。”2020年1月,短篇小說《先生,先生》發表于《花城》雜志。

“在小說里,我也想討論另一些問題。‘寧先生’人生如滿月,無論學業、事業、家庭都很圓滿,但珍愛之人先她而去之后,她獨處的漫長歲月并非總是朗朗乾坤、友伴圍擁,而是有獨處、有夜晚、有病痛、有衰老。對此又該如何去理解?”與此同時,朱婧在同期《花城》雜志讀到一位臺灣“80后”作家的作品《蕉葉覆鹿》,寫的是關于臺南的生活,給她留下很深印象。

不難發現,迥異于被歸類為新鄉土和后鄉土的“70后”,臺灣“80后”作家正在創作中建構不同類型的美學特征。

這些微妙的聯系,讓朱婧意識到,兩岸青年寫作者會不知不覺形成一種相互聯系的“在場”。

跨界合作

期待電影《哪吒2》在臺灣上映

“有需求的東西,它就會有市場。”臺灣南門書局總經理張國文說。

“兩岸文化相同,有很多的書籍,在大陸這邊賣得非常好,在臺灣也暢銷,甚至還有所突破。”張國文與江蘇鳳凰出版傳媒集團、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多有合作。他從大陸引進了中草藥百科方面的書,可書中所談并不只有藥方,還涉及各方面的植物,包括植物的生長地、功能等,深受很多登山人的喜歡。于是,他又引進如何泡好一壺茶的書,一本介紹世界地理的書,則被他改成給孩子的第一套世界地理百科,再做成注音版,結果也賣得非常好。

在《揚子江文學評論》副主編何同彬看來,盡管從屬于文學的很多載體、樣式已經發生改變,甚至被替代,但在共同面對數字浪潮時,大家一致認為,出版要做專業化、垂直化和市場化。“AI暫時不會取代人類,因為人類有愛,有感情,很多創作需要用靈魂、用愛、用感情去完成,這是AI目前還沒有辦法達到的。”

臺灣新學林出版公司總經理毛基正認為,只要把內容鎖定對的人,再通過適當的載體和宣傳,就一定會得到相應的回饋。譯林出版社即通過精準定位,讓一套較為冷門的《萊姆文集》重新進入大眾視野。在此之前,他們發現這套書已絕版多年,但其核心粉絲卻大有人在,于是他們將其重新包裝上市,并選擇在二手書銷售平臺“多抓魚”首發,該書上線以后首批上架的750套,20分鐘即告售罄,在一小時之內有2000人預訂,至今其印量已達到40萬冊。

譯林出版社副總編輯陸志宙認為,不管所做板塊多么小,多么冷門,只要把它做到極致,真正呼應讀者的需求,其實還是一個很大的市場。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以小眾化的詩歌出版“出圈”,于奎潮當年就曾推出過臺灣作家余光中、洛夫、痖弦等人的詩,經過多年經營,現已獨立創設詩歌編輯部。

除了經營好內容,文學創作還要考慮它的流通性。譯林出版社新成立了一個類型文學中心,專門出版圖像小說,即通過將經典變成圖像和漫畫,讓大家更便捷地吸收知識。臺灣創智文化有限公司總經理徐幼平認為,那就要跨界做一些合作,比如借助網絡和影視,“《瑯琊榜》大概就賣了幾十萬冊。”

張國文手頭有一本《封神榜》,卻一直不敢出版,他在南京看了電影《哪吒2》后大受啟發,“如果電影《哪吒2》可以在臺灣上映的話,我相信這套《封神榜》,再搭配電影的宣傳,會賣得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