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_欧美日韩午夜_欧美网站一区二区_激情小说综合网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讓新大眾文藝視野下的沉浸式戲劇迸發更大價值
來源:中國藝術報 | 陳健坤  2025年04月07日16:12

隨著互聯網科技的不斷發展,人工智能對于傳統生活、工作模式的迭代更新,眾多文藝樣式也在全新形式的推動下體現出多元化的發展和多領域的交融,逐步演變成適應新時代大眾需求的新大眾文藝。沉浸式戲劇作為新大眾文藝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一直活躍在戲劇領域的前沿,成為戲劇工作者和觀眾關注的對象。在深度交互與“自由”共創的沉浸體驗之中,這種新的戲劇形式逐步發展成為當代文化消費的重要趨勢。

與傳統戲劇不同,沉浸式戲劇在觀演關系、敘事方式、演出空間和觀眾參與度上,都體現出適應新時代大眾需求的獨特之處,具有突出的新大眾文藝特質。在觀演關系上,傳統戲劇中,演員與觀眾之間保持著明確的界限,通常都是演員在舞臺上演,觀眾則作為旁觀者在臺下觀看劇情的推進和發展。雖然在一些傳統的舞臺表演形式中,例如即興劇、舞臺小品等,可能也會出現臺上演員與觀眾互動的環節,但是這樣的互動仍然是在嚴格的舞臺界限和劇場規定之中進行的,并沒有突破傳統的“框架”。而沉浸式戲劇則打破這一規則。首先是打破了舞臺和觀眾席的絕對界限——第四堵墻,使得演員與觀眾都變成了可以相互滲透、自由流動的個體。觀眾從走進劇場欣賞一個故事,變成走進一個故事當中。在強調了觀眾參與度與體驗感的同時,也進一步在這種共享共創的立體“觀演狀態”之下,提升了戲劇中“戲”的感覺。

在敘事方式上,傳統戲劇一般是線性敘事的邏輯,完全按照劇本內容,按照事件發展的邏輯順序展開劇情的發展,通常都是有明確的開頭、中間和結尾,而觀眾也是從頭到尾追隨著劇情的發展。而在沉浸式戲劇中,則完全將戲劇本身所具有的豐富性和多樣性的特點發揮出來。通常來講,沉浸式戲劇可能不會有十分明確的線性敘事結構。劇作家可以從不同角色定位、不同事件情節中生發和挖掘出可供觀眾感知和挑選的內容。同時觀眾可能會在同一時間觀看到故事的不同部分,或是由于所處的空間位置不同、所做出的決定不同,使得他們體驗到的劇情走向也完全不同。

演出空間方面,傳統戲劇的演出空間一般都是在正規劇場之中,都是在鏡框式舞臺或圓形舞臺等專門的舞臺空間中進行表演,通常都是以舞臺的邊緣或者幕布來區分舞臺和觀眾席。而沉浸式戲劇的表演空間則打破了傳統模式,在一些相對自由的環境之中,如一座大樓,一個倉庫,甚至是一條街道等非傳統劇場的空間。發展到今天,更多的從業者已經開始選擇主動搭建一個沉浸式的演出空間,例如對于酒吧和餐廳的改造,對于酒店甚至其他娛樂場所的環境改造等。在這樣的演出空間中,通常觀眾和演員之間是沒有明確界限的。例如在沉浸式戲劇《大偵探趙趕鵝》中,觀眾所處的環境就是演員的不同表演區,身處派出所的觀眾則扮演劇中的民警,一同與演員進行開會討論和案件分析;身處羊湯館的觀眾則扮演食客,近距離和飾演老板的演員接觸互動,并且參與到劇情發展之中。

觀眾參與度是沉浸式戲劇最大的亮點和吸引人之處,也是其作為新大眾文藝重要樣態的重要表征。傳統戲劇中,觀眾通常都是被動的接受者,他們坐在固定的觀眾席上,通過耳目接受著舞臺上演員的表演,可能會有一些演員與觀眾互動,但觀眾不會以參與者的身份直接參與到劇情事件的發展之中。而沉浸式戲劇的觀眾則自由度更高一些。他們可以自由地在劇情發展的任何角落探索,甚至可以跟隨演員四處移動。觀眾可以選擇關注劇中的某個角色或者處于某個情境之中,有時也可以直接參與劇情的發展,影響劇情的內容和走向,從而體驗到獨一無二的沉浸之感。

正因為沉浸式戲劇與傳統戲劇之間諸多的不同之處,它的產生和發展對于戲劇藝術乃至整個行業的發展才產生了獨特的意義。對于演員而言,劇情多樣性給演員的表演提出了新的要求。演員扮演一個角色時可能要同時了解多重劇情的發展,演員對于角色的把握也要朝著更有深度的方向努力,同時每一次演出可能都會遇到不同的情況,面臨挑戰的同時也迎來了戲劇藝術獨特的“新鮮感”。這些都對演員的培養和戲劇內容的排演提出了新要求。

對于接受主體——觀眾而言,由于每個人的經歷不同、性格不同,導致他們與演員交流、互動的方式也千差萬別,所以即便是在同樣的劇情之下,可能每一次由觀眾和演員共同完成的部分,也都將是獨一無二的;觀眾的每一次重復體驗也將會擁有全新的感受。這也為戲劇的多樣性和再創作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從另一個角度——觀眾的感覺器官而言,沉浸式戲劇帶給觀眾的體驗也從過去的簡單視聽變成了多感官的體驗。如上文提到的《大偵探趙趕鵝》,在西餐廳互動的環節中,一些觀眾是可以與演員共同體驗真實的西餐與酒水的。甚至在羊湯館表演區中,導演也可以加入羊湯的獨特氣味,讓觀眾在享受視聽的同時,沉浸在全新的味覺嗅覺的體驗之中。

同時,沉浸式戲劇的發展,為劇場和表演空間的利用和探索也賦予了新意義。未來的劇場文化發展將會更加多樣化和現代化,藝術家也將在構建過程中產生許多新的思考。例如如何最大限度地使用空間,創作出符合劇情的演出環境;如何利用合理的布局將觀眾與演員最大限度地融合起來等。同時演出空間的重復利用和可持續性以及搭建改造的嚴肅性等問題,在搭建成本如此之大的情況下,也應該被進一步考慮進來。

同樣,值得一提的是,戲劇的教育職能也在沉浸式戲劇中得到進一步發揮。沉浸式戲劇可以為觀眾提供獨特且富有教育性的“學習機會”。例如在王潮歌導演的《只有河南·戲劇幻城》以及近幾年全新打造的《只有紅樓》中,都是對于歷史文化和社會發展不同時期的再造與重現,觀眾在觀看體驗的同時也受到了強烈文化氣息的熏陶,不僅知道了歷史、了解了歷史,更是從主觀角度上深入“體驗”了歷史。隨著沉浸式的概念被越來越多的文化旅游項目所借鑒和運用,在新大眾文藝視野下,相信未來的沉浸式戲劇將會迸發出更大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