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_欧美日韩午夜_欧美网站一区二区_激情小说综合网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新時代文學研究:現狀與反思”論壇在上海舉行 
來源:中國作家網 | 虞婧  2024年10月30日14:34

10月27日至28日,由中國作家出版集團、上海大學主辦,中國作協新時代文學研究中心(上海大學基地)、上海大學文學院承辦的“新時代文學研究:現狀與反思”新時代文學論壇在上海大學延長校區舉行。中國作協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吳義勤,上海大學黨委書記、中心主任成旦紅,上海大學中文系主任張永祿出席開幕式并致辭。上海大學文學院院長、中心副主任劉旭光,上海大學中心副主任王光東,《中國當代文學研究》執行主編崔慶蕾、副主編鐘媛,以及來自山東大學、江蘇師范大學、中南大學、上海大學、山東政法學院等高校的20余位專家學者參加活動。開幕式由上海大學宣傳部部長、中心常務副主任曾軍主持。

中國作協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吳義勤致辭

吳義勤在致辭中說到,今年4月,中國作協在上海大學舉行了新時代文學研究中心揭牌儀式,并舉辦了以“新時代文學的發生、發展及流變”為主題的新時代文學論壇,與會專家圍繞論壇主題深入探討,取得了豐碩的理論成果。此次在上海大學繼續策劃組織以“新時代文學研究:現狀與反思”為主要議題的新時代文學論壇,目的是進一步助推新時代文學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深化推動新時代文學研究。伴隨著新時代文學創作的持續繁榮發展,作為文學事業另外重要一翼的新時代文學研究也必須要及時跟進,以實現創作與研究的同頻共振,建立更加合理完善的文學生態,更好推動新時代文學高質量發展。

吳義勤表示,今年是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10周年,10年來,在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新時代文學展現出蓬勃的生機活力,書寫了嶄新的歷史篇章。希望大家進一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高舉旗幟,砥礪前行,以扎實的文學創作和研究,共同推動新時代文學高質量發展,努力為推動文化強國建設貢獻文學力量。

上海大學黨委書記、中心主任成旦紅致辭

成旦紅表示,新時代文學要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更好體現中國精神。10年來的文學發展,正朝著這一方向不斷努力,并且已經結出累累碩果,新時代文學已經逐漸成為當代文學發展譜系中的璀璨篇章。此次會議的舉行,是對新時代文學蓬勃發展之勢的回應,也是上海大學密切關注、熱切回應講話發表10周年的直觀體現,是研究中心履行其學術責任的重要舉措。他期待,參加論壇的各位專家學者共同攜手,用文學批評的方式參與到新時代文學發展的歷程之中,關注文學如何講述中國故事,并積極參與到對中國故事的講述中去。

上海大學宣傳部部長、中心常務副主任曾軍主持開幕式

上海大學中文系主任教授張永祿致辭

張永祿介紹了上海大學中文學科的發展歷史。他談到,上海大學中文學科在全國中文大家族中屬于后起之秀,希望中國作協和各位專家學者能夠與上海大學加強合作,協助上海大學中文學科不斷發展進步。

開幕式后,中國作協新時代文學研究中心各基地代表黃德志(江蘇師范大學)、晏杰雄(中南大學)、曾軍(上海大學)、張永祿(上海大學)、叢新強(山東大學)作主旨發言。大家表示,在新時代背景下,文學批評工作者應當繼續致力于完善文學藝術評價體系,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導向,將人民群眾作為評價的核心主體,將作品的社會價值及其藝術水準置于首要考量位置,實事求是地評價作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新時代文學的源頭活水,如何有效地回歸并汲取這些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將傳統性、現代性和人民性有機結合,創作出既有深厚文化底蘊又充分反映時代精神的作品,這些都是亟待學界深入研究的重要課題。

論壇現場

此次論壇圍繞“新時代文學理論建構與闡釋”“新時代文學思潮研究狀況與反思”“新時代文學:分體文學研究狀況及反思”等議題展開,范伊寧、劉新少、譚旭東、田振華、晏杰雄、張永祿、鐘媛、王靜、蘇虹等專家學者與會發言。大家認為,新時代以來的文學創作始終緊密貼近人民群眾,在黨和國家的高度關注和積極推動下,取得了一系列顯著成就。作為文學研究者,必須要不斷保持對新時代文學發展的觀察和反思,進一步豐富文學研究視角,更新新時代文學理論評論的批評體系。

譚旭東談到,文學批評應有三個面向:整體的、外部的批評;內部的、面向文學文本的批評以及面向文學觀念的批評,應在此基礎上拓展文學創作和批評時空,建立對文學批評的時代性、社會性理解。鐘媛對新時代文學制度與組織研究有所思考,她認為理解文藝制度產生的復雜性并有效運用,既要思考“總體性”制度性的內容,又要回歸文學本體,激活文學本身的活力。范伊寧提出,新時代鄉土文學中“外來者”形象圍繞基層領導者(大學生村官,駐村干部)、擁有外來視野的返鄉農村新人、失鄉者三類有所新變,需要重新認識新時代下的鄉村,重建人地情感關聯,發掘新時代鄉土文化的優秀基因。劉新少認為,新時代網絡文學研究要有破與立的雙重任務,既要堅守文學的本質和規律,又要適應網文的新特點和新趨勢,用新的評價體系認識龐大復雜多變的網文生態。

“新時代文學研究叢書的編輯問題”也是此次論壇的重要議題之一。據介紹,中國作協新時代文學研究中心正在組織策劃新時代文學研究叢書,從理論批評研究、思潮現象研究、文學傳播研究、文學組織與制度研究、網絡文學研究、小說研究、散文研究、詩歌研究、報告文學研究、戲劇研究十個方面進行整理,旨在立體呈現近年來新時代文學研究現狀,總結經驗,為進一步深化新時代文學研究提供鏡鑒和參照。會上,各分卷主編共同探討了如何進一步補充完善叢書內容,提升叢書學術質量。

10月28日,肖睿《草原布魯斯》討論會舉辦。吳義勤表示,中國作協一直高度重視青年創作,今年9月在京召開了全國青創會,來自全國各地的青年作家齊聚一堂,共同賡續中國文學的光榮傳統,暢敘新時代文學的未來圖景。肖睿是近年來涌現的優秀青年作家之一,也是上海大學創意寫作專業的在讀博士,其創作既具有青年寫作的突出特點,也具有內蒙古獨特的地域特征和文化韻味,兼具民族特色和個人風格。論壇專門設置對其新作《草原布魯斯》的研討環節,既是對肖睿個人作品的討論,也是對當前青年作家創作的一次整體觀察和研討。

討論會現場

譚旭東、葉端、李懷志、黃德志、鐘媛等近20位專家學者與會發言。大家談到,《草原布魯斯》中有著對草原生活的豐富描寫。草原代表生命的自由與堅韌,象征著草原上人們永恒的生活狀態。肖睿在作品中融入了布魯斯音樂抒情、即興與自我表達的特點,展現出獨特的文本個性,同時巧妙引入偵探懸疑元素,編織了一個環環相扣的復雜敘事結構。草原是小說主人公的精神家園,也是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理想之地,作者以其流暢的文筆、豐富的想象和老練的敘事技巧,為讀者展現了一個充滿活力與深度的草原世界。

肖睿坦言,專家學者們的建議和指導精準、新穎,讓他在下一步的創作中有了新的理論抓手。肖睿曾參與《平原上的摩西》《八月》等多部電影的編劇、策劃工作,在他看來,新時代文學的影視改編有三個特征,一是現實主義作品的類型化,比如《平原上的摩西》《我的阿勒泰》《繁花》。二是類型作品的文學化,比如《漫長的季節》《狂飆》。三是強類型作品的大工業化,比如《三體》。“無論哪一種,其實都做到了既有文學韻味和深沉思考,又確保了影視作品在產品端的親民性,膾炙人口。”他表示,未來將繼續精進,在文學創作和影視改編領域創作出更多符合新時代文學要求的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