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_欧美日韩午夜_欧美网站一区二区_激情小说综合网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武力值拉滿,戍邊的范仲淹強到可怕
來源:北京青年報 | 甘棠散木  2024年05月20日08:30

西北邊陲的風景自然不同于溫婉的江南:塞雁南飛,邊馬悲鳴,西風殘照,廢壘孤城。想起年初還在西湖邊和好友林逋飲賞梅月,攜手林泉,立在延州(今陜西延安)城頭的范仲淹不免感慨,“天意高難問?!彼恿舷氩坏降氖牵@戍邊生涯竟然是他功業的新起點。

這是康定元年(1040年)中秋時節,他戍邊的第一年。

以身報國

接管“天坑”延州軍政大權

當年初,遠在東南越州(今浙江紹興)的范仲淹恍若老樹開花:官復天章閣待制、知永興軍,而后改刑部員外郎、陜西都轉運使,又遷龍圖閣直學士、陜西經略安撫副使、同管勾都部署司事,知延州。

此前因為屢次得罪權相呂夷簡,背上貼著“拉幫結派”“ 屢教不改”等標簽,他被一貶再貶,離朝廷越來越遠,已經算政壇上的過氣人物了。因此,上述一連串讓人眼花繚亂的任命,讓他的職級真如坐了火箭一般飛升,五十二歲的他未免受寵若驚,“某久在江外,職業無可,惟望廢退,以遂麋鹿之趣,而朝廷過聽越次,寄任拳拳負荷不能無憂?!?/p>

事出反常必有妖。兩年前,西夏李元昊稱帝建國,西北進入多事之秋。康定元年春,擁兵十萬的金明寨主、綽號“鐵壁相公”的李士彬被叛變的部下劫持送夏,救援的宋軍又在三川口大敗,西夏軍乘勝包圍延州。戰略要地延州如果再失陷,西夏必然以高屋建瓴之勢南下長安。因此大宋朝野震驚,參知政事宋庠甚至提出退守潼關、放棄關西的餿建議。

不難想象,智商在線的朝廷大臣均視延州為天坑一個。張存被任命為延州知州后,以家有八十老母、素不知兵為由堅辭不任。在上任延州途中,范仲淹也曾推薦好友歐陽修為其幕府參軍,不出意料地被后者婉言拒絕。畢竟當時夏軍勢頭正猛,西北城陷人亡、文武全滅的例子比比皆是。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當年八月末,范仲淹毅然從包郵的江南趕到這荒僻的延州,接管鄜延路軍政大權。既然以身報國,先天下之憂而憂,他無所畏懼:

自薦老臣,固漸于漢將;誓平此賊,詎擬于唐賢?

——《延州謝上表》

雖然有充足的心理準備,但是眼前殘酷的現實還是遠遠超出他的想象,他手里確實拿著一把爛牌:

從延州至金明寨,短短四十里路,九曲十八彎的一條河,他竟然過了十三次之多,真是險山惡水之地……

延州以北東西四百里,原有藩籬損失殆盡;作為延州屏障的金明及其三十六寨,數萬人馬蕩然無存;塞門寨已經失陷;承平、南安等四寨棄為虜境……

鄜延路兵馬雖然有兩萬六千之眾,但是因為訓練未精、將帥無謀、又遭新敗,現在都如驚弓之鳥一般,一副混吃等死的模樣……

秋雨兀自淅淅瀝瀝下個不停,禾穗未收,庫緡空虛,兵舍不足,人馬多露宿于外……

在李元昊的懸賞榜上,陜西四路的“一把手”夏竦的人頭僅值賞錢三千緡,可以腦補一下其才干……

惺惺相惜

提攜一代戰神種世衡

在后世眼中,范仲淹恍若一枚武力值拉滿的戰神,隨時可以挽狂瀾于既倒,這自然是個神話。整編軍隊、選拔將領、操練士兵、修復寨壘、屯兵營田、安撫諸羌、發動百姓……只有打通這些關才能拉滿戰力,而這些也都是苦差事,非扎扎實實去修煉不可。

范仲淹一掌鄜延路,立刻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將延州府一萬八千守軍分交六將統領,以求集中優勢兵力、出擊靈活機動。再說這擢升將帥之事。邊關缺少良將,其深層次的原因當然在于大宋重文輕武的陋習。范仲淹到邊關后,立刻舉薦、提拔了種世衡、狄青、張亢等一眾通曉邊事、有勇有謀的將領。

以大名鼎鼎的“種家軍”的開創人種世衡為例。種世衡叔叔兼養父是大宋第一傳奇陳摶祖師的弟子,家學淵源,種世衡自己曾擔任涇陽知縣等文職,但是因為屢忤權貴,過得很是憋屈。和他有著同樣職場經歷的范仲淹一到延州,兩人惺惺相惜,老種也棄文從武,咸魚翻身。為了屏障延州,種世衡在延州東北筑青澗城。頂著夏軍的騷擾,他邊戰邊建,終于把城筑好,該城成為延州前線一顆關鍵的棋子。在范仲淹的大力提攜下,種世衡終成一代名將。

針對西夏人誘敵深入的戰略,范仲淹的軍令簡單明了:死死守住鄜延路,切忌冒險深入。在他坐鎮下,此前毫無求生欲的鄜延路一眾武將戰斗力爆表??刀ㄔ昵锒胃5葘⒆プ饳C,先后突擊白豹城和歸娘谷,打得夏人措手不及。原先被李元昊視作自家后花園一樣的鄜延路,逐漸變成了一道銅墻鐵壁。夏人方曉得這范仲淹是個硬茬,“無以延州為意,今小范老子腹中自有數萬甲兵,不比大范老子(范雍)可欺也!”

當然,在擅長野戰、士氣旺盛的西夏軍面前,重整中的宋軍仍然笨拙,夏宋攻守易勢尚需時日。慶歷元年(1041年)春,宋軍于好水川再次大敗,名將任福、王珪等殞命沙場。當年深秋,范仲淹調知慶州(今甘肅慶城)兼任環慶路經略安撫。面臨依然嚴峻的戰局,立在慶州城頭的他憂心忡忡,一闋《漁家傲》橫空出世,西北風十足: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軍中有一范

西賊聞之驚破膽

“軍中有一韓,西賊聞之心膽寒;軍中有一范,西賊聞之驚破膽。”韓琦和范仲淹是對抗李元昊的最強組合。

韓范兩人相識甚早,景祐三年(1036年),兩人同朝共事。寶元元年(1038年),時任知諫院的韓琦就多次向仁宗推薦 “忠正之臣”范仲淹。西北邊事甫起,范仲淹與韓琦一同被任命為陜西經略安撫副使、同管勾都部署司事,兩人成為西北戰壕里的戰友。

“大凡用兵,當先置勝敗于度外,生死置之度外?!边@是韓琦的金句,勇敢溢于紙外。范仲淹多智,故而在對夏戰略上,兩人意見不一。韓琦認為,大宋在西北僅正規軍不下二十萬,而西夏的野戰機動兵團卻不過四、五萬,只守不戰必使士氣淪喪、軍費糜耗。因此他主張集中優勢兵力,尋找西夏主力進行決戰,速戰速決。

而范仲淹則認為,宋軍兵多而不強,西夏軍少卻精。且西夏境內山川險惡、沙漠廣袤,宋軍若深入敵境,糧草輜重補給易被西夏割斷,難免大敗。西夏經濟薄弱,糧食和物資均依仗從外輸入,這是其致命弱點。宋軍應修固邊城、堅壁清野,令西夏軍勞師無功。對夏經濟封鎖一久,窮兵黷武的西夏必然經濟大危、戰力大損,大宋可以不戰而屈人之兵。

慶歷元年(1041年)初春,朝廷決定出兵討夏。韓琦多次要求延州的范仲淹合擊夏軍,后者則堅持等春天再進擊。范的好友尹洙前往延州勸說他,磨了兩旬之久,范仲淹不為所動。范還連上三表,強調貿然進擊之危險。頗有鍵盤俠作風的尹洙不滿好友的謹慎,吐槽道:“公于此乃不及韓公也?!?/p>

快意恩仇、勇往直前固然值得褒揚,但是兵國大事必須有謀有智方可??v然是任福為將,縱然有韓琦出征前的再三告誡,宋軍還是在好水川又悲劇了一把,擅長誘敵深入、圍城打援的西夏軍大敗從懷遠城出兵救援渭州的任福諸軍。好水川大敗后,數千陣亡將士家屬手持故衣、紙錢招魂,他們擁到韓琦馬前哭泣,“汝昔從招討出征,今招討歸,而汝死汝魂識能從招討歸乎?”哀慟聲動天地。靈魂受到極大震動的韓琦總算幡然醒悟,認可了范仲淹堅壁清野的正確戰略。

除卻攻守戰略的爭執,韓范兩人在修水洛城事上也各執己見。慶歷二年,知慶州的范仲淹請修水洛城,以打通秦鳳路與涇原路,而韓琦堅決反對修水洛城,一度鬧得沸沸揚揚。

君子和而不同。韓琦、范仲淹兩人雖然在軍國大事上爭得面紅耳赤,但是皆出于公心,彼此間不玩陰招、沒有小動作,兩人的私交一直很好。西北三年并肩作戰的戰友情,更成為兩人彼此割舍不斷的紐帶。韓琦修閱古堂后,范寫詩追憶道:

仆思寶元初,叛羌弄千鐔。王師生太平,苦戰誠未禁。赤子喂犬彘,塞翁淚涔涔。中原固為辱,天子動宸襟。乃命公與仆,聯使御外侵。歷歷革前弊,拳拳掃妖祲。二十四萬兵,撫之若青衿。

神一般的隊友

范仲淹得以穩步推行戰略

慶歷年間,在大西北聚集著一大群勇士能臣。他們有解民濟困的夢想,有慷慨赴死的勇氣,有痛定思痛的思量,也有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智謀。正是有了這個堅強團結的戰隊,范仲淹才能穩步推行他的戰略。

名將任福原是環慶路副部署,前來涇原路出差,韓琦令其統領鎮戎軍救援渭州。在好水川宋軍被李元昊大軍圍困,敵眾我寡,戰事異常慘烈。身中十幾箭的任福不愿先逃偷生,他一面大呼“吾為大將,軍敗,以死報國耳!”一面揮四刃鐵簡挺身決斗,最后與兒子雙雙戰死。勇將王珪擊殺數百人,鐵鞭都打彎了,三易坐騎。下馬步戰的他又殺了數十人,被箭射中眼睛后才怦然倒地。一寸山河一寸血,他們以鮮血書寫著宋人保家衛國的勇敢與不屈。還有堅守孤城的張旨、王凱等……在夏軍的肆虐巨流中,他們如砥柱一般,捍衛著城內的黎民,還有身后的萬里疆土。

除卻韓范兩人,王沿和龐籍也非等閑之輩。王沿知渭州時曾以空城計嚇退李元昊,韓琦對王沿也佩服有加。龐籍就是《少年包青天》《三俠五義》等影視劇、公案小說里大反派龐太師的原型,也是被黑化最深之人。西北戍邊建功后,龐籍又力薦狄青平儂智高之亂,最后官至宰相,實為一代能臣。

在西北戰場上,范仲淹與滕宗諒(就是重修岳陽樓的那位)、尹洙的友情更深了。慶歷二年閏九月,宋軍定川寨大敗后,李元昊包圍涇州。知州滕宗諒臨危不懼,他召集數千農民,令其戎服登城,虛張聲勢;又大設牛酒迎犒士卒,撫恤陣亡家屬,安定民心;范仲淹又及時率領環慶兵來援,涇州才得以保全。

西北用兵三年,前線浴血奮戰,后方也沒閑著,那是一個艱難卻奮發有為的年代。執政呂夷簡、晏殊、杜衍是韓、范的得力奧援,兩府停止休假,全員加班。當時北遼意欲舉兵南犯,想取漁翁之利,幸得王拱辰、富弼出使,于縱橫捭闔間化解危機。慶歷初,皇后、嬪御各上五個月俸錢以助軍費,宗室刺史以上也捐獻出一半公使錢助軍。

修筑城寨堅壁清野

西夏最終稱臣議和

在邊關朝廷、文臣武將的加持下,范仲淹得以放開手腳,認真規劃擊敗西夏的宏偉藍圖。慶歷元年(1041年)十一月,他向朝廷上奏攻守二策。在《守議》中,他從地理、兵制、供給三方面具體分析了夏宋強弱形勢:“臣觀西戎居絕漠之外,長河之北,倚邊面險,未易可?。唤ü僦帽挥玫撌?;每舉眾犯邊,一毫之物,皆出其下,風集云散,未嘗聚養。中國則不然……”簡而言之,其戍邊戰略就是步步為營,積極防御,陣地戰加游擊戰。其戰術就是修城,敵軍眾就召援兵,堅壁清野以困之;敵軍少就扼險設伏以待之。

說干就干,無論他知延州還是知慶州,他不停地修城、修城,還是修城!在延州時,他強化清澗城守備,修復南安等處眾多廢寨,招募安置弓箭手守衛。知慶州期間,他修筑城寨二十八座。

慶歷二年(1042年)春,大順城之修更是他的神來之筆?!皯c之西北馬鋪砦(同寨),當后橋川口,在賊腹中。仲淹欲城之,度賊必爭,密遣子純祐與番將趙明先據其地,引兵隨之。諸將不知所向,行至柔遠,始號令之。版筑皆具,旬日而城成,即大順城是也。賊覺,以騎三萬來戰,佯北,仲淹戒勿追,已而果有伏……大順既城,而白豹、金湯皆不敢犯,環慶自此寇益少?!比首谟H自賜名大順,大思想家張載寫《慶州大順城記》點贊,“深矣如泉,巋然如山。百萬雄師,莫可以前?!笨扉W杰作大順城成為阻擊西夏南下、交通要沖上一個可攻可守的堅強堡壘。

修城成為西北諸帥的共識。鎮戎軍東南修師子、攔馬、平泉三堡,屏蔽涇、渭;渭州有籠竿、羊牧隆城、靜邊、得勝四寨……李元昊環顧國境四周,城壘多得讓他患上密集恐懼癥。這一座座塞壘連成一條條鐵鏈,牢牢鎖死了西夏這只猛獸,困守一隅的西夏一直打破不了宋軍的囚籠戰略。此后元豐、元符年間修永樂、平夏等城,徐禧、章楶、種諤等名臣無疑都抄了范仲淹的劇本。

誠如范仲淹所料,宋夏戰至第三年,國力有限的西夏已經支持不下去了,國內物價飛漲,連布價都翻了幾倍。缺乏攻堅能力的夏軍困于范仲淹等的堡壘戰下,戰術上勝利不能改變整體戰略上守勢。當年年底,強弩之末的李元昊通過龐藉傳書,愿意稱臣議和。

慶歷三年(1043年)春,西北邊事暫歇。戍邊三年的豐功偉績像一束從天投射下來的華光,罩著范仲淹勇敢堅毅的身影,他有勇有謀,敢為天下先的人設已然樹立。恩師晏殊為相,范仲淹被招回朝任樞密副使、參知政事。他昂然東歸入朝,慶歷改革的大幕在他面前緩緩拉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