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網絡文化時代精品 助推網絡文明建設
近日,新華網、中國互聯網聯合辟謠平臺邀請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作協第九屆副主席、網絡文學委員會主任陳崎嶸,就如何提升網絡文學質量、打造健康的網絡文化等話題接受專訪,以下是具體內容。
一、近年來,我國網絡文學發展迅猛。請問,網絡文學創作領域發生了哪些新變化?
答:近年來我國網絡文學的新變化有目共睹,非常可喜。在我看來,主要是“三化”。
主流化:網絡文學作品自覺接納并融入主流意識形態、主流文學傳統、主流審美體系,成為社會主義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開始與傳統文學平分秋色。
現實化:網絡文學中玄幻作品一枝獨大的現象逐步改變,現實題材作品占比越來越大,創作現實題材的網絡作家越來越多,優質的現實題材作品不斷涌現。
國際化:中國網絡文學走向世界的步速加快,不僅是數量眾多的中國網絡文學作品受到國外網民的喜愛,而且,中國網絡文學作為一種文化創造與傳播的范式,已被越來越多的外國作者及網站所移植所仿效。這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是罕見的現象,預示著中國網絡文學將成為一種世界級文化現象。
二、文學作品不僅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同時也是時代記錄者。請問,網絡文學如何提升質量?
答:應當說,中國網絡文學已涌現出并將繼續涌現一批批高質量、高人氣的精品力作,獲得網民讀者和社會各界好評。數億人的閱讀和擁躉,已充分證明了這一點。但同時必須承認,與波瀾壯闊的新時代潮流相比,與人民群眾對網絡文學的期待相比,與傳統文學經典作品相比,目前網絡文學的質量還不盡如人意。
中國網絡文學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將是中國網絡文學界緊迫的也是永恒的課題。竊以為,提升網絡文學作品質量的基礎和關鍵,是要提升網絡作者的眼界、境界和素養。也就是要提高網絡作家把握新時代、認識新生活、理解新人物的能力與水準,引導他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洞悉時代,掌握藝術,不斷探索并實踐新時代的當下表達、中國故事的網絡表達,創作出反映新時代、謳歌真善美,并具有鮮明網絡特質的優秀作品。同時,做好對網民讀者的引導工作,提升網民讀者的閱讀品味和審美趣味,倒逼網絡作者不斷提升自己作品的思想價值和藝術吸引力。
三、當前加強互聯網內容建設和管理,發展積極健康的網絡文化的重要性凸顯。請問打造健康的網絡文化應體現在哪些方面?
答:健康的網絡文化,根植于健康的網絡環境。從某種意義上說,有什么樣的網絡環境,就會產生什么樣的網絡文化。我個人建議從“五個環境”入手進行打造。
一是體制環境。加強國家層面的頂層設計。將建設健康的網絡文化,納入文化強國建設的目標體系和長遠規劃;將營造健康的網絡空間,作為國家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是法制環境。加強加快網絡立法,依法依規管理網絡文化,填補法律空白,堵塞管理漏洞。
三是政策環境。遵循網絡文化的發展規律與特點,出臺有利于網絡文化健康發展的政策措施,重在扶持,重在引導,重在優化,重在凈化。
四是輿論環境。營造健康清朗、自由寬松的網絡輿論空間,通過評選、評論、評獎等多種手段,扶正祛邪、激濁揚清,為網絡文化健康發展構筑良好文化生態。
五是供需環境。套用一句經濟領域的術語,就是加強“供給側改革”,要為億萬網民提供健康的高質量的有吸引力的網絡文化產品。這既是打造健康網絡文化的手段與途徑,更是打造健康網絡文化的目的與標志。
四、展望“十四五”,請問網絡文學對建設文化強國有哪些重要意義?
答:網絡文學對建設文化強國的意義是多重的全方位的深層次的。主要意義和價值有四。
其一,它充分說明中華民族具有極其強大而充沛的文化原創力,而中國共產黨執政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恰恰能發掘并讓這種文化原創力噴涌而出。這就極大地增強了我們對建設文化強國的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其二,網絡文學的出現和發展,在中華民族歷史上第一次真正實現了全民寫作、全民閱讀的夢想,使文學真正成為億萬人的文學,擴大了文學受眾和版圖,這是中國文化創造、文化普及的典范,也是我們建設文化強國所應選擇的路徑。
其三,網絡文學較好地回答并解決了文化建設與當下受眾的審美選擇、現代高科技、市場機制等的關系,對我們建設文化強國將起到示范與借鑒作用。
其四,在數以億計網民的擁躉和催更下,數以千萬計的網絡作者辛勤耕耘,假以時日,從中必將產生名家大師、鴻篇巨著,并為影視、動漫、游戲及其他藝術樣式和文化產品源源不斷地提供文學母本與創作啟迪,由此崛起文化的高原與高峰。
五、順應社會發展,未來網絡文學如何打造更多的時代精品?
答:的確,時代在呼喚精品,人民在期待精品,中國網絡文學界征途漫漫、任重道遠。時代精品,由時代和作家兩個因素融合而成。我們所處的新時代,不乏宏闊性、深刻性、豐富性、復雜性,不缺生動的故事、典型的人物、獨特的場景、鮮活的語言,但歸根結底,這些都需由高品位、高水準的網絡作家創作完成。因而,組織網絡作家、引導網絡作家、服務網絡作家、提高網絡作家,應當成為我們基礎性日常性工作。
同時,政府有關部門要積極扶持、科學管理、有序推動。文學網站、新聞媒體和網絡文學評論界要根據網絡文學特點,逐步建立網絡文學精品評價體系,做好精品力作的推薦、評選、評論、評獎工作,樹立標桿,鍛造樣本,以此引導創作和閱讀。我深信,在由千萬名網絡作者組成的創作大軍和每年幾百萬部作品堆疊的網絡文庫中,必將涌現出一大批時代精品,從而向世人證明中國網絡文學的生機、活力與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