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_欧美日韩午夜_欧美网站一区二区_激情小说综合网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羅偉章:個人經驗與時代視野
來源:文藝報 | 羅偉章  2021年12月13日07:29

作代會被關注,是因為它能發出新的聲音,且能在新的聲音引領下,催生新的作品。作家們對時代的把握多從個人經驗出發,這當然是根本,也往往是讓一個作家和一部作品閃耀光芒的源頭,但也會因此形成視野的局限。如何在宏闊的背景上處理個人經驗,使之盡可能抵達時代精神的本質,是作家一生的功課。在人類命運面臨考驗的復雜時代語境中,如何在文學的尺度上審視個體的存在以及意義,如何在多元化的洪流中構建主流價值觀,如何在主流觀念的版圖上體現百花齊放,是我特別希望從本次作代會上聽到和學習到的。

作家們曾經有意無意地回避社會生活,將筆觸收縮到內心,這在某種角度上也收獲了文學的解放,但長此以往,文學將變得晦澀、艱澀、枯澀,變得與他者無關,從而喪失了共情能力,終被讀者厭倦。近五年來,脫貧攻堅成為時代主題,愚公移山的古老寓言在精神層面變成了現實,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許多小人物的巍峨情操在這片大地上生長,加上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等重大事件,必定會吸引作家們的目光,由此,同類題材作品的發表和出版浩如煙海,有效地喚醒了作家們的人民情懷和社會擔當,徹底扭轉了文學的自語性局面。但同時我們也注意到,書寫這類題材的作品,往往會陷入雷同化、表面化、新聞化、事件化等誤區,極少能深入到文學的肌理,對波瀾壯闊的歷史和當下,作出有內涵和有深度的表達。

任何一種對文學的傷害,都可視為文學的危機,正如文學語言的工具性、人文性和獨特性,文學作品理應在這三種特性上奉獻自己的力量,成為時代的增光者。檢視自己這五年,還算得上努力,長篇小說《聲音史》《誰在敲門》和中篇小說《寂靜史》都在這期間發表和出版。2019年,作為中國作協“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25位作家之一,我深入大涼山昭覺縣采訪,寫成長篇報告文學《涼山熱土》,以《涼山敘事》的題目在《十月》發表。2021年,我受中國作協創研部委托,深入重慶市巫山縣下莊村,采訪“全國脫貧攻堅楷模”毛相林,寫成報告文學《下莊村的道路》,先以中篇形式在《人民文學》發表,后寫成同題長篇,即將由作家出版社和重慶出版社聯合出版。長篇小說《隱秘史》前不久獲得首屆鳳凰文學獎,即將由江蘇鳳凰文藝社出版單行本。

對一個小說作家而言,報告文學的寫作給了我很多啟示,它幫助我走向大地,走向嶙峋的生活深處,去真切地理解百姓的含義,攻堅、奮進、砥礪前行等諸多詞語,從此有了體溫和質地。當我在昭覺縣的高寒山區,與孤守陣地的駐村干部在星光和冷風中作別,我內心震動,這種震動先是痛后是敬,再后是化為我自身的骨力。當我走在下莊村那條苦戰七年修成的八公里絕壁天路上,那些不等不靠、自力更生的事跡,那些為此付出年輕生命的勇士,便在山山嶺嶺間復活,以屹立的姿態成為某種象征。我很同意這樣一種說法:古人崇尚俠士,而“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到今天,那些支教老師,那些戰斗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第一線的人們,就是不帶寶劍的俠士,是這個時代的脊梁。

這樣一些切身感觸,對我理解生活和生活中的事,對我理解時代和時代中的人,對我的小說寫作都大有裨益。事實證明,某些時候,當一些人在急急忙忙解構的時候,另一些人正在嘔心瀝血地建構,建構者做的工作很笨、很吃力,卻是這個世界的支撐。當然,文學有文學的法度,文學也有更多的任務。“現實”這個詞有很多指向,但我更愿意把現實看成是一種狀態,一種傾情打開的狀態。也就是說,現實是開放的,否則就不是真正的現實,為此而創作出的作品,也不是現實主義。作家充分珍惜和利用自己的個人經驗,在現實提供的廣度上,努力逼近深邃和真實,才不負偉大時代的饋贈。我將盡我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