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_欧美日韩午夜_欧美网站一区二区_激情小说综合网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2021中國一日·工業興國——中國作家在行動”全國作家聯動大型文學主題實踐活動采風作品—— 安建功 李保林:五洋擊水護蛟龍 九天攬月著彩虹 “中國作家在行動”走進神馬股份簾子布公司
來源:中國作家網 | 安建功 李保林  2021年05月24日13:12

嫘祖繅絲而母儀天下,黃母織帛而衣被眾生。青青子衿而有千古吟誦,飄飄衣袂而繼永續歌唱,華夏之燦然文明得以綿延而日新也。

適盛會,制良策,敞國門,興邦運。東風起而凌云舒卷,春日騰而彩霓氤氳。湛水清而東流兮,不舍晝夜;青山巍而日躋兮,不負星辰。弄潮者逐浪而擊,奮楫者溯流而櫓。星月披戴而夜繼兮,風雨櫛沐而日兼。國華繞絲而成大國工匠,永紅織錦而如飛天神女;鐵臂執堅兮烏金如流,纖手弄巧兮匹緞若練;九天攬月以佑神舟還家,五洋擊水以護蛟龍歸港。有精工之技匠,有經業之精英,高品雅質兮一脈傳承,興國良才兮燦若繁星。遂成錦綸簾子布大業,神馬由是而肇始也。

——寫在前面

作為中國平煤神馬集團企業文化和黨建品牌建設示范基地,神馬股份簾子布公司,這個全球產能最大的尼龍66工業絲、簾子布制造商,今年正值建成投產40周年的大喜之年。一年來,這家企業已先后迎接了來自省內外和集團的上百家企業參觀學習。

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企業何以有如此大的魅力?帶著這個疑問,4月30日,響應中國作協關于開展“2021中國一日·工業興國——中國作家在行動”全國作家聯動大型文學主題實踐活動的要求,筆者來到了這個助力中國航天事業九天攬月,護佑蛟龍號深海探測的傳奇企業。

平煤神馬集團神馬股份簾子布公司座落于國家特大型煤炭基地——河南省平頂山市。瀕臨京廣鐵路和焦枝干線,廠區位于繁華的市中心,市區主干道新華路和建設路從在其東門和南門前穿過,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公司于1981年建成投產,是中國第一卷高品質尼龍66浸膠簾子布的誕生地。其主導產品尼龍66浸膠簾子布是生產橡膠輪胎的主要骨架材料,產品廣泛應用于汽車輪胎、飛機輪胎、航空航天、綠色能源風力發電以及高速縫紉線等領域。公司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和中國實驗室國家認可委員會(CNAL)認可的實驗室,擁有31項國家專利。目前公司與國際知名的前20大輪胎生產企業都保持著戰略合作關系,客戶遍布歐洲、美洲、亞洲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產品出口量達60%,國際市場份額達37%,在國內外享有較高聲譽。

走進神馬股份簾子布公司,筆者首先被廠區“芳草碧連天,繁花似錦緞”的景象所震撼,只見廠區綠蔭蔽日,鳥語花香,三步一景、五步一亭,就連公司的院墻都淹沒在上千棵刺玫編織的花海里,置身其中,仿佛行走在花的世界,樹的海洋。解說員丁燕告訴筆者,廠區占地面積800畝,是平頂山市首批園林小區和環保綠化達標單位。建廠以來,公司先后榮獲國家一級企業、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科技進步獎、全國企業管理“金馬獎”、中國國家質量獎、中國簾子布生產之王等稱號。公司的“神馬”品牌系“中國馳名商標”、“神馬”牌尼龍66工業絲系“中國名牌產品”。獲得全球汽車行業和國際質量體系審核方的雙向認證。公司以振興民族工業為己任,被業界譽為“引進、消化、創新國外先進技術的成功典范”。目前,公司正以建設競爭力世界第一的卓越企業為目標而奮力前行。

然而,有誰能想到,就是這個赫赫有名的廠子,卻有著一段悲壯波瀾的歷史。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中原大地、平頂山下、湛河之濱,1955年10月,新中國第一個自行勘探、設計、開發、建設的特大型煤炭基地在這里落成。從而為平頂山贏得了共和國煤炭工業“長子”的美譽,建國初期,這里被國家設立為特區,號稱“煤城”。

1977年,依托豐富的煤炭資源,河南平頂山錦綸簾子布廠與上海寶山鋼鐵廠等被確定為國家重點項目。1980年4月9日,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原平頂山錦綸簾子布廠(簾子布公司前身)作為國家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與裝備的重點項目,在平頂山這片熱土上打下第一根樁。來自五湖四海的創業者以敢為人先的創新實干精神,夜以繼日地趕工期,僅用18個月,就于1981年10月建成投產,中國第一卷高品質尼龍66浸膠簾子布的誕生,結束了國內高品質輪胎骨架材料完全依靠進口的歷史,開啟了中國輪胎骨架材料走向世界的新征程。

為按時保質保量完工,簾子布公司的開拓者倒排工期,編制了科學的施工網絡進度圖。所有的參建部門和人員,無論是誰,都要嚴格按照這個“網”積極開展工作。各施工單位按網絡計劃檢查,白天沒完成的任務夜晚加班完成。施工中,安裝任務很大,中外設備總重量1萬噸,各類管道總長度142公里,電氣設備1366臺,各類儀表1950臺(套),各類閥門8911臺,供水管路長18公里,高壓輸電線路30公里,都要完全按照施工網絡計劃進行。為按時完成工期,大家節假日都不休息。有的青年推遲了婚期;有的人犧牲掉了跟家人休息游玩的時間;特別是在春節期間,家在市內的職工未來趕進度,不回家過年,讓家人把餃子送到工地。

參建人員在施工質量上一絲不茍。油罐區的一個油罐,因垂直度偏差超過標準,硬是推倒重新豎立焊接。車間一根水泥立柱,已插入承臺并灌了漿,經檢查發現垂直度偏差5毫米至6毫米,就把已經凝固的水泥漿去掉,用鉆頭鉆兩天把直柱拔出,再插入承臺孔;經質量檢查人員用垂直儀檢查合格后,才進行下一步工作。

在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里,對于簾子布創業者來說,他們所面臨的是一個全新的領域。在先進的設備和技術面前,第一代簾子布人都是名副其實的“門外漢”。大家意識到,要“玩”轉洋設備,使之發揮最大效能,吸收、消化、創新是唯一的出路。

這是一條艱難的創業之路。唯其艱難,更需勇氣;唯其艱難,更需求索;唯其艱難,更需創新。1981年11月20日,中日雙方進行第201次投料試車。試車有兩條生產線,日方負責的生產線排廢料55噸,而我方試車出的廢料不到5噸,這讓簾子布人信心大增。

開車一年后,日本專家回訪,說了3個沒想到:“沒想到你們把工廠管理得那么好,沒想到你們生產的產品質量那么好,沒想到你們開停車沒有請我們的專家也干得這么好。”但驕傲的日本專家提出進行一場掛絲比賽,檢驗中國工人的技術水平。年輕的小伙子張國華被點將。在眾人的企盼中,張國華手握吸絲槍,一氣呵成,只用19秒就完成了掛絲操作,比對手快了5秒。短暫的寂靜之后,現場響起一片掌聲。日本專家豎起大拇指,說:“中國工人,了不起!”

幾度風雨,幾多艱辛。簾子布創業者憑著自強不息的創業品格和永不滿足的創新精神,乘風破浪、高歌猛進——1987年,簾子布公司二期工程投產;1994年,神馬股份成為河南首家登陸上交所的企業;1997年,簾子布公司國產化設備上線;2010年,簾子布公司建設投產的萬噸生產線標志著尼龍66工業絲向民用領域成功轉型。2012年,擁有世界一流技術裝備水平的現代化“智”造工廠簾子布發展公司在“中國尼龍城”建成投產。至此,中國尼龍66簾子布實現了從零到規模產能世界第一的歷史性跨越,撐起了中國民族工業的一片藍天。

再創業,惟一靠奮斗

歷史的回眸,闌珊處,往往給今人以智慧的啟迪——

作為一個設備運轉了幾十年的企業,靠什么仍然能為世界頂級的輪胎企業提供一流的產品?靠奮斗!

作為一個年僅四十周歲的企業,靠什么在尼龍66行業“領跑”?靠奮斗!

作為一個現代的國有企業,在市場呈現飽和競爭的情況下,靠什么做強做優做大?靠奮斗!

作為共和國尼龍產業的長子,簾子布公司不僅承擔著挺起中國民族工業脊梁的重任,還與簾子布公司“一體化”運營的簾子布發展公司,同為建設“千億級”中國尼龍城的骨干力量。40年來,簾子布公司作為中國尼龍66行業的拓荒者,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走出了一條奮斗發展之路。現在,簾子布公司和簾子布發展公司已聯手成為世界最大的尼龍66工業絲、簾子布生產基地,是全球前20大頂級輪胎企業的一流供應商,填補了中國尼龍66行業的空白,鑄就了一個馳譽海內外的民族工業品牌——“神馬”!傳承于中華民族最鮮明的創新稟賦,奮斗精神已深深融入簾子布人的血脈當中!

2008年,原平煤集團和原神馬集團兩家中國500強企業聯合重組,成立中國平煤神馬集團。強強聯合,疊加巨變,不但實現了倍增效應,而且一舉打通了以煤為源頭、全球最完整的尼龍化工產業鏈條,為集團轉型發展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空間。集團黨委把尼龍板塊作為集團的核心產業、轉型的主攻方向。13年來,集團為尼龍產業投資438億元,占集團項目建設總投資的43%,是集團傾注心血最多、投資力度最大、規模提升最快一個板塊,也是尼龍公司40多年歷史上發展最快的一個階段。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為打造產品高端、國際一流的尼龍新材料產業集聚區,建設千億級“中國尼龍城”,在中國平煤神馬集團的指導謀劃和簾子布公司的全力支援下,2012年在平頂山尼龍新材料產業集聚區成立簾子布發展公司,該公司也是集團首家入駐園區企業。

簾子布發展公司堅持走高端高效發展道路,三大主生產工序的設備全部達到世界一流水平。原絲工序在大幅提升質量穩定性的同時,通過設備增容、工藝優化,實現了原絲增速47.3%的突破;紡織工序引進的高速直捻機實現了“一步法”捻線,提高工效1.32倍,高速噴氣織機使生產效率提高了20%;浸膠工序引進世界上最先進的貝寧格生產線,使生產效率提高了43%。走出了一條機制活、用工少、效率高、質量好的發展道路。

2017年10月6日,簾子布發展公司四萬噸尼龍66差異化工業絲項目正式啟動。該項目依靠科技創新驅動,以互聯網、大數據為抓手,智能化裝備為平臺,實現生產流水線智能技術提升。引入世界上最先進的工藝設備技術,可根據市場需要開發生產細旦絲、超高強力絲、色絲等高端差異化產品,滿足高端客戶的差異化需求。通過智能化裝備改變原有生產狀態,加快傳統產業升級換代,實現尼龍66工業絲從“傳統制造”走向“智能制造”的華麗轉變。

經過七年多的發展,簾子布發展公司目前已具備年產4萬噸尼龍66工業絲和年產5萬噸尼龍66浸膠簾子布的生產能力,產品規格由10多種增至300多種,差異化產品比例高達90%。未來的3~5年內,簾子布發展公司將新增8萬噸尼龍66工業絲、2萬噸浸膠簾子布,使其在全球纖維骨架材料制造行業的龍頭地位更加穩固。

簾子布事業發展過程中也曾遇到過困境,設備逐漸老化,以工業絲、簾子布為主體的產品結構單一,面對國內外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企業利潤率越來越低,企業發展前景堪憂。

面對曾經先進的設備已經老化或正在老化的境況,簾子布人秉承“設備雖老,創業精神不老;設備雖老,創新精神永不老”的創業品格,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工匠精神、創新精神和長征精神,并重獎干部職工的技術革新。來自一線技術工人的發明創造讓老設備不斷煥發新機,源源不斷地制造世界一流產品。其中“集團首席技能大師”王建勛一個人就有46項發明專利,他發明的“棉塵收集裝置”能把棉塵收集率從25%提高到88.5%,解決了行業最大難題。

兩家公司還不斷提高全員操作技術水平,把職工群體嫻熟的操作技能優勢轉換成先進的生產力。簾子布公司因地制宜,開展“絕招傳授”活動,讓老師傅將治服老設備的“獨家秘籍”傾囊相授,并讓勞模帶出勞模,在導師培訓和硬件設施上強力發揮兩個省級“示范性勞模創新工作室”的孵化作用。

在“相關多元”的路上,每邁出一小步都是艱難求索,極需創新勇氣和進取精神。兩家公司瞄準航空航天、高鐵裝備、國防等高端市場,加大汽車傳動帶、空氣彈簧、工業濾布、軍工裝具等非輪胎領域的產品研發力度。2020年上半年,兩家公司開發重旦多股浸膠簾布、非輪胎領域用布、低收縮樣布等新產品91個,高端產品差異化率90%以上。推動裝備高端化、控制自動化、制造智能化,從安全、生產、研發、物流等方面推動智能化升級,熱媒站防泄漏智能監測系統、智能監控報警系統、自動落筒機、AGV小車自動運輸等智能化裝備和技術的運用,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2020年,適逢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貿易競爭和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嚴重沖擊,簾子布事業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如何扭轉困局、突出重圍?集團黨委主動求變,創新管理體制,成立神馬股份銷售公司主攻國內市場,實施簾子布公司、簾子布發展公司、神馬股份銷售公司三家單位“一體化”運營的戰略決策,超前應對今年疫情造成的經濟下行形勢。神馬股份銷售公司全體銷售人員臨危受命,轉變思想,創新內部營銷機制,僅用3個月時間就實現了銷量翻番,并創內貿單月銷量歷史新高,打出了漂亮的“翻身仗”。機制的創新為簾子布人“攻城拔寨”披上了厚重的“鐵甲”。

企業之行,因人才興,依研發盛。人才與研發猶如“車之兩輪、鳥之雙翼”,輪堅則致遠,翼硬則高飛。為了讓簾子布這艘巨輪行得更快更穩,兩家公司黨委著眼未來、立足長遠,緊緊扭住“人才”和“研發”這兩個創新的根本元素,成立“聯合人才中心”和“聯合研發中心”,實施“雙輪”驅動,優化組合資源,為人才培養、產品研發提供強有力的機制保障,為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提供強勁的動能。

兩家公司黨委創新完善高端院校主體專業的優秀畢業生“引、育、留、用”制度體系。發揮聯合人才中心超前謀劃作用,建立科學系統的一體化教育培訓體系,為大學生提供全方位成長規劃,為企業發展提供高質量的后備力量。

“三推一考察”和“三推三考”相結合的選人用人機制和“四縱三層”人才培養網絡為員工的成長成才、干事創業搭建了好的平臺。“雙一流”大學畢業生薪酬待遇嚴格落實集團人才激勵政策,執行頂格發放,并大幅提高專業技術人員的職稱技術津貼。2020年,兩家公司招聘南開大學化工專業、東華大學紡織專業等“雙一流”院校主體專業優秀畢業生17人,其中碩士研究生15人,因超額完成集團高等院校畢業生招聘計劃受到集團通報表揚。同時,簾子布發展公司積極實行校企聯合,牽手院校的高端人才,成立由其牽頭的聯合研發中心,實現知識與實踐的共生共長。完備的人才機制和研發機制為巨輪的行穩致遠提供強大的引擎。

2020年6月12日,兩家公司黨委召開一體化運營全方位對標啟動會,全力推行一體化運營,產銷協同作戰,以研助銷,以銷帶產,以產促銷,以改革創新激活力、增動力,進一步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危局中破冰前行。

為“搶時間、奪損失、保全年”,簾子布公司、簾子布發展公司增強“一盤棋”思想,共同優化生產組織,根據設備、技術、工藝等條件的不同,以更優的生產方式、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更好的質量統籌安排調度計劃,組織生產。對于一些通用物資,實行一體化大宗采購,確保在采購過程中更有話語權,成本更低,僅2020年上半年,兩家公司通過深挖內潛共增效3725萬元。

在堵住“失血點”的同時,兩家公司還激活“造血細胞”,提升市場核心競爭力。兩家公司的研發中心、纖維骨架材料工程技術中心密切合作,集中優勢資源,通過開發高端差異化產品實現“開源”,開發超高強尼龍66工業絲、超細旦絲、高強色絲、芳綸胎圈、人造絲簾布等技術領先型產品,拓寬非輪胎領市場領域,不斷鞏固行業龍頭地位和產業領先地位。

同時,兩家公司以“紡最好的絲,織最好的布”為共同的質量追求,開展生產經營、技術研發、采購管理、庫存控制、后勤保障、黨的建設等“六位一體”全方位對標活動。從部室到車間,從一線到后勤,面對面交流學習,找差距、補短板、強弱項、互為榜樣,攜手并進,全力推動工業絲、簾子布產業度過危機。

2020年6月份,簾子布公司、簾子布發展公司內外貿銷量共增加2400多噸,增幅達43%,其中出口量增幅32%;7月份,簾子布銷量超過8000噸,比一體化運營前將近翻了一番。

2020年7月19日,原絲一系列順利開車的好消息傳出,簾子布公司原絲的生產負荷由36%恢復到64%,捻織、浸膠由50%分別恢復到80%、90%;簾子布發展公司原絲、捻織、浸膠的生產負荷已分別達到65%、80%、80%。

2020年9月初,一份郵寄來的檢驗報告讓所有人歡欣鼓舞,簾子布公司聯合研發中心與地毯絲廠生產技術人員經過3年潛心研發的尼龍66阻燃絲地毯順利通過國家地毯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的檢測,這一重大科研成果意味著簾子布公司在阻燃絲領域的研發水平邁上新臺階,也是簾子布公司實施“絲布為本、相關多元”發展戰略的一項重大突破。

2020年10月。作為國內尼龍行業領跑者的簾子布公司扛過了疫情肆虐的嚴冬,生產經營困境逐步扭轉,生產負荷逐步恢復,內貿銷量實現翻番,外貿增幅50%,產品庫存穩步下降,職工工資穩步回升,士氣振奮、信心高漲,尼龍行業“龍頭”的精氣神正在逆勢回歸。

40年風云激蕩,40年晨霜暮雪,一代代簾子布創業者接續奮斗,創新發展,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在一片貧瘠的土地上建立起了“引進、消化、創新國外先進技術成功典范”的國際化公司。而兩家簾子布基地聯手,又實現了從“跟跑者”到“引領者”的巨大飛躍,成為全球尼龍66產品開發建設的重要推動者。

今天的簾子布,實現了全套生產線從進口引進到國產化替代,尼龍66工業紡絲技術從單頭紡到雙頭應用,高速四頭紡絲實現批量生產,保持世界領先技術水平;捻織從有梭織機到噴氣織機,生產效率提高了4倍;浸膠工序實現自動化升級,滿足了國內外客戶的需求,挺起了中國尼龍產業的脊梁,書寫民族工業蓬勃發展奮斗史上的絢爛篇章。

看今朝,喜慶年年有

40年櫛風沐雨,簾子布人以“紡最好的絲,織最好的布”為質量追求,不僅與米其林、普利司通、固特異等世界排名前十的輪胎制造商長期保持戰略合作關系,而且產品由于強度高、單重輕、耐熱性好的特點,被選作神州系列載人航天飛船降落傘的傘繩,伴隨神舟系列飛船翱翔太空,為實現中國人的載人航天夢做出了積極貢獻。

2020年,在簾子布事業遭遇前所未有挑戰的情況下,集團黨委站位“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審時度勢、科學決策,對簾子布公司、簾子布發展公司和神馬股份銷售公司三家單位實施“一體化”運營。迅速扭轉了生產經營被動局面,產銷量逐月增長,經營指標由負轉正,職工工資恢復性七連漲。簾子布公司、發展公司、尼龍新材公司三家單位全年完成銷售收入37.4億元,盈利4191萬元,在開局極為不利的形勢下,創造了“V”型反轉的發展奇跡。

據不完全統計,“十三五”期間,兩家公司榮獲省部級、市級、集團級創新成果40多項。錦綸66工業絲(簾子布)榮獲國家2019年度制造業單項冠軍。“內部市場化考核體系的建立與實施”獲得第十一屆全國石油和化工企業管理創新成果二等獎,“以技術進步為引領的運營提升管理”榮獲河南省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一等獎,“超高強尼龍66工業絲及浸膠簾子布工藝技術研究開發”“高初始黏合型錦綸66浸膠簾子布及工藝技術開發”分別榮獲河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三等獎。“高性能聚酰胺66工業絲制備產業化技術開發及應用”榮獲集團科技進步特別獎,“尼龍66四頭高速熔體一步紡關鍵裝備及工藝技術推廣應用”榮獲集團科技進步一等獎。

目前,兩家公司擁有國家專利82項,成功開發的高強超低縮錦綸66纖維、高性能聚酰胺66工業絲、單股及多股重旦尼龍66浸膠簾子布、高初始黏合型浸膠簾子布、冠帶專用精密空經標示型簾子布等產品填補國內產業化空白,編制國家標準4項,紡絲行業標準6項,領航尼龍66行業,獲得國際市場“綠色通行證”,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大大增強。

望未來,英雄競風流

悠悠湛河,承載了一個共和國長子40年的追求與不舍;巍巍山巒,見證了一個中國尼龍行業龍頭的誕生和崛起。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也是簾子布公司建廠40周年的重要時刻。

簾子布公司、簾子布發展公司堅持對技術人才和技能人才實施榮譽、待遇、重用“三傾斜”原則,50%以上的勞動模范、技術工人因技術過硬走上中層領導干部崗位,部分人還走進了集團中層干部的隊列。

40年來,從誕生中國尼龍行業第一位勞動模范開始,不斷涌現出的英模人物,成為兩家公司發展史上最亮麗的風景線。一位位英模人物、技能人才奮斗在中國尼龍行業的發展征程中大放異彩,也使簾子布公司、簾子布發展公司被業內譽為中國尼龍行業的“黃埔軍校”。而打造“黃埔軍校”的核心就是為職工營造重技、練技、尚技的濃厚氛圍,讓廣大職工實現全面發展。

“中原大工匠”王建勛,34年扎根一線、愛崗敬業,勤于鉆研、銳意創新、精益求精。他敢給“洋設備”換“心臟”,用三個小時改寫了簾子布公司無人敢動進口噴氣織機齒輪箱的歷史,僅用100多元的軸承費就解決了30萬元的難題。他敢向“花毛”這個一直困擾捻織車間的老大難問題出手,發明“棉塵收集裝置”在噴氣織機上推廣應用,棉塵收集率達90%以上,為公司每年創造效益60多萬元,成功破解了困擾簾子布行業的棉塵火險防治難題,并獲得國家專利,被世界頂尖輪胎企業技術總監稱為“全球同類供應商中最干凈的車間!”他累計發明創造44項,獲得國家專利14項,為公司創造近億元的經濟價值,被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毛譽為“新時代技術工人創新奉獻的典范”。

今年剛剛被提拔的簾子布公司三級工程師丁宏就是通過“綠色通道”任用的專技人才,在他身上也體現了該公司黨委對招聘“雙一流”高校畢業生人才的培養。廈門理工學院碩士畢業生丁宏來到該公司后,他所在的生產廠就讓他參加班子會、質量效益提升會,加入技術攻關小組,并讓集團勞模張東海與他組成“黃金搭檔”,使他的專業特長與師傅的實踐得到充分融合。他們共同完成了多個創新項目,每年可為簾子布公司節約成本100多萬元。

晁尹莉曾是大莊礦職工。隨著礦井關閉,她生活一度拮據,還要靠老人扶持。轉崗到簾子布公司后,她通過苦練技能,成為省技術能手,不僅榮獲省五一勞動獎章、集團勞動模范,又通過專技人才“綠色通道”成為該公司的三級技師。如今的晁尹莉,本領長了、待遇高了,生活大大改善。用她的話說:“我現在過得很幸福。”

“織機醫生”“一線發明家”李軍的20多項發明,截至目前已為企業創造經濟效益2064萬元……

今年,兩家公司共招聘“雙一流”高校畢業生27名,其中有15位是來自南開大學、東華大學等國內知名院校的碩士畢業生。

經濟上優待,政治上培養,讓兩家公司職工明白一個道理:有技術光榮、技術高吃香,提升技術才是讓人生出彩的捷徑。在今年河南省石化系統職業技能競賽簾子布浸膠操作工工種比賽前夕,兩家公司的簾子布浸膠操作工日夜不停反復練技。有的職工能把2000多道題倒背如流,有的職工能把操作動作完成得分毫不差。尤其是簾子布公司選手任根坡,賽前他右腿骨折,卻仍以強大的毅力堅持比賽。當時,任根坡拄著雙拐上賽場感動在場所有人。

如今,新導向讓平凡職工看到曙光,通過“不靠關系靠技術”“不憑學歷拼能力”都能走向職業巔峰;新導向也讓更多職工充滿希望,任何一名勞動者無論從事的工作技術含量如何,只要勤于學習、勇于實踐,就一定能夠造就閃光的人生!

“抗疫情、穩經營、保安全”勞動競賽源于簾子布公司和簾子布發展公司連續舉辦3年的“百崗千人大比武”。3年來,兩家公司共舉辦470場“百崗千人大比武”,讓10000多名職工通過比賽提高技能。通過比武,有2位河南省技術能手、470位“金牌技術工人”脫穎而出。

40年來,簾子布公司先后涌現出了21位省部級以上勞模,其中有“470萬米無疵布”魏紅梅、“紡織天使”王永紅兩位全國勞模,“中國第一卷繞工”張國華、“新時代技術工人創新奉獻的典范”王建勛等省級勞模。現在的簾子布擁有一大批優秀的管理人才、技術專家、技能人才、高端人才、特殊貢獻人才和勞動模范的人才集群優勢,是持續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堅不可摧”的軟實力。

【作者簡介:安建功,平頂山市作家協會副主席,魯迅文學院首屆煤礦作家高研班學員、平頂山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中國化工作家協會副秘書長,中國煤礦作家協會理事,平頂山市文學青年學會會長、《開拓》雜志主編,“新文學青年”微信公眾平臺總編。先后在《人民日報》《中國青年》《陽光》《莽原》《奔流》《散文》等60余家報刊雜志發表純文學作品100多萬字,中篇小說《門》榮獲由中國作協、中國煤礦文聯共同舉辦五年一度的“烏金獎”。】

【作者簡介:李保林,中國平煤神馬集團黨委宣傳部(企業文化部)副部長,中國化工作家協會副主席。常有散文、詩歌散見于報刊,代表作有報紙整版長詩《礦山脊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