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舉辦“邊地女性寫作”培訓班暨張莉新書主題分享會
為進一步梳理當代云南女性作家文學創作,進行系統專業研究,尋找短板與優勢,探索未來發展路徑,為云南女性作家創作提供更好的平臺,云南女性作家“邊地女性寫作”研討會暨培訓班于2020年10月19日至22日在麗江古城舉辦。共有42位云南省各州市女作家參加此次培訓。
培訓班上,作家周曉楓分享了自己的寫作經驗。中國作協創研部理論處處長、副研究員岳雯緊扣"邊地”"女性""寫作"三個關鍵詞,暢談女性意識、女性意識寫作、女性寫作的認識、維度以及有可能抵達的疆域。鼓勵女作家們通過寫作的方式完成自我實現。《人民文學》編輯部主任馬小淘從時代變局社會變遷的角度談如何尋找當下寫作形式,指出時代背景對人心的影響,認為作家要追求準確而有難度的寫作,為時代負責。并點評了學員作品,指出其存在的問題。新疆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評論家何英為學員們分析了三位邊地作家的寫作特質。兩天緊張的聽課學習,學員們紛紛表示受到啟發,收獲很大。
10月20日晚,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張莉攜新書《中國現代女性寫作的發生(1898—1925)》做客麗江三聯韜奮書店,暢談“邊地女性與中國現代女性寫作的發生”。
張莉從她的新書說起,從中國現代教育史上的第一代女大學生、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第一代女作家,到一百多年前的文學現場,以社會史、教育史、婦女史為參照,重現了中國最早一批現代女作家走出閨房、走進學堂、走進社會、開始文學創作的過程,是一部有關中國現代女性寫作發生史的研究論著。張莉試圖從源頭進行的發生學研究,是女性文學研究的新嘗試。她認為,如果把中國現代文學理解為“用現代文學語言與文學形式,表達現代中國人的思想、感情、心理的文學”,那么,女性寫作史也不只是女性文學史,它還是現代女作者出現的歷史,是具有“現代精神”的女性文本如何生成的歷史。尋找到源頭,百年現代女性文學的歷史帷幕也就由此鄭重拉開。
張莉說,當我們討論“現代精神”時,隨著社會生活發展日益凸顯的“中心”是我們的主要關注對象,但與此同時,與“中心”相對應的“邊地”同樣是“現代精神”“現代中國”的重要組成部分。張莉的“邊地”概念,并非狹隘理解為某個疆域或某個局部,而是指野蠻生長的風物、廣闊無垠的天地和超然一派的生活。近年來,邊地小說因其自身獨特的藝術品質逐漸引起人們的關注,邊地女性寫作也是循著“從周邊看中國”的思路,引申出“從邊地女性看中國女性”的視角。
此次主題分享會由云南省作家協會與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保護管理局聯合舉辦,麗江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協辦。云南省作協外聯部主任、納西族女作家和曉梅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