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好書2019年8月榜揭曉
本期評委:劉蘇里 劉憶斯 陸梅 綠茶 項靜 許金晶 楊慶祥 楊早 羽戈 張弘 張明揚 張英 張勁碩
策劃人:王姝蘄
根據評委投票,本期評出8月好書榜top10。
根據讀者投票,本期評出8月人氣榜top3。
《人文的互聯網:數碼時代的讀寫與知識》
徐賁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9年6月
評委說
該作的主要特點在于,作者在恰當的時候,提出了恰當的問題,即網絡時代的閱讀 / 寫作與自由的關系。因其重要性,這本該是一個更早被提出的問題。作者彌補了這一遺憾,為該問題的深入持續討論,開了個頭。
作為工具的互聯網(乃至廣義的AI技術),對人類的影響,遠遠超過印刷機的發明。它在改變人類認知的同時,也正在被鉗制自由的力量所利用。這將是一場持久的博弈,文明與前文明,鉗制與解放的戰爭,而構建人文互聯網絡,或可成為決定勝負的因素之一。作品的后半部分認真討論了這一問題。
—— 劉蘇里
《有所不為的反叛者》
羅新
理想國 | 上海三聯書店
2019年5月
評委說
這是一本為歷史研究與學習“說法”的書。作者從理論論述與個案分析雙重視角入手,闡述“記憶與遺忘”與歷史的復雜關系,并以民族起源、帝國內外、邊疆變化、民族主義史學等話題及書籍為例,展示了“有所不為的質疑”這種解讀歷史的合理態度。
—— 楊早
《生死秦始皇》
辛德勇
中華書局
2019年7月
評委說
西漢竹書《趙正書》的出土,使得《史記》記載的一些史實備受質疑。辛德勇教授通過對讀《史記》與《趙正書》,既論證了《史記》等傳世文獻的可靠性,又揭示了《趙正書》的小說性質。此外,本書對始皇帝姓氏,對趙高去勢的研究,顯示出歷史偵探抽絲剝繭般的分析能力,既有豐富的史料為依據,更有嚴密的邏輯推理做支撐。這使得本書在厚重的專業性之外,對非專業人士也具有獨特的吸引。
—— 張弘
《尋跡北京問年華》
陸波
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2019年6月
評委說
該書是《北京的隱秘角落》一書作者陸波的最新作品,由作者遍訪北京各處古跡后,寫下的旅行隨記組合而成。
陸波的歷史文化游記,既基于第一手史料檔案的嚴謹考證辨析而寫成,又時刻把這些古跡的歷史典故和人文往事,跟自己對于歷史、對于家國變遷、對于生命體驗的諸多深邃感悟,融合在一起去記述。
讀這樣一本小書,既能增進對于北京城歷史文化知識的了解,又能為現今越發流行的北京深度文化行走,提供上佳的指南,還能從一個接近知天命之年的知識女性的文字之中,感悟歷史的博大與生命的真諦,可謂一舉多得。
—— 許金晶
《清代的案與刑》
鄭小悠
山西人民出版社
2019年7月
評委說
看了這本書,你甚至會覺得,清代的司法體系盡管仍然屬于前現代,但很多制度安排仍然可以稱得上高明和精密,連皇帝都有“螺絲釘”之感,以至于你覺得它很有問題,但卻有無從下手之感。這本書對清代一些大案的“舊案重審”固然精彩,但我最愛的還是其間的官場生態、人性之惡(美)和世道人心。
—— 張明揚
《當代中國社會分層》
李強
生活 · 讀書 · 新知三聯書店
2019年7月
評委說
李強先生研究社會分層,已經近三十年之久,所出版的以社會分層為名的著述,足有十本之多,如《轉型時期中國社會分層》(2004)、《當代中國社會分層:測量與分析》(2010)、《社會分層十講》(2008、2011)等,在業內極具影響力。
開放社會的社會分層,乃是一個與時俱進的論題,一直呈流動、開放狀態,所以這本《當代中國社會分層》,依然可視作一本新書。譬如書中對中產階層的研究,遠比十年前深入,除了歸功于作者學力日進,更重要的原因,則在這十年來,中產階層在中國蓬勃發展,蔚為大觀。
通過書中列舉的種種數據與圖表,中產階層的曲折與展開,呈現為另一種圖景,這也是社會學的特色所在。此外,作者堅持使用“階層”而非“階級”,也許令一些讀者感到不適,然而這正體現了冷靜與嚴謹的學術與政治態度。
—— 羽戈
《博物之旅:山水間的自然筆記》
金文馳
人民郵電出版社
2019年5月
評委說
本書精選了作者歷時十年有余在中國、美國本土、夏威夷、波多黎各和俄羅斯等地開展科學考察后留下的自然文學筆記,以及大量精美照片。本書以第一人稱敘事,作者與周圍的自然、生命緊密聯系在一起,是“我”與大自然的故事,其中融入了動物學、植物學、生物地理學、地理學等博物知識;同時也展現出相當水準的文學價值。我國目前的原創自然類書籍主要屬科普范疇,兼顧科學性和文學性的自然文學作品較少,本書提供了一個融合科學性和文學性的范例。
—— 張勁碩
《史詩時代的抒情聲音》
王德威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19年7月
評委說
王德威的《史詩時代的抒情聲音——二十世紀中期的中國知識分子與藝術家》,納中國文學中的抒情為一種參數,描述了抒情話語與啟蒙、革命之間的三角互動關系和另一種思辨的現代性。此書以沈從文的文學和考古學,馮至和何其芳的詩歌,胡蘭成的散文。林風眠的繪畫,姜文也的音樂,梅蘭芳的戲劇,費穆的電影,臺靜農的書法,臺靜農、普實克的文學批評等作為抒情聲音的例證,去觸摸現代中國的歷史危機和“感覺結構”,以抒情對應世變,是對中國現代主體性的生成與發展的重新思考。
—— 項靜
《蛋鎮電影院》
朱山坡
上海文藝出版社
2019年5月
評委說
朱山坡構建了一個充滿傳奇和陌生感的蛋鎮,這里面有匪夷所思的生活情狀,也有光怪陸離的八卦緋聞,但它們最后都服從于一種原始的生命力量,野性、勃發、反諷,這是朱山坡貢獻的獨特的美學世界。
—— 楊慶祥
《中國文學縱橫》
夏志清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9年5月
評委說
可論中國文學之縱者,文壇學界不在少數,而能論中國文學之橫的專家卻不多,夏志清就是這樣學貫中西,既可論縱亦可論橫的權威。
夏志清先生是耶魯大學英美文學博士出身,生前常年在美國高校教導中文,熟悉西方文學的精神與內涵,又了解中國文學的脈絡與審美,他往往以中西比較的高度,適當運用西方文學的某些標準來觀照中國文學。
從《中國現代小說史》到《中國古典小說》,夏先生的著作不但廣受歐美漢學界好評,同樣也受到了中國文壇的推崇,蓋因他的研究具有開創性的發現,同時就事論事,直言不諱。這本《中國文學縱橫》收錄了十四篇關于中國文學的評論文章與研究論文,都是夏志清在哥倫比亞大學任教時發表出版的,文章在探討中國文學的實質與意義之余,也檢驗了西方讀者欣賞、評論中國文學的角度和方法。此外,較之我們之前閱讀的夏先生作品,這部大作涉獵范圍更廣,開創討論的范圍更闊,新解隨處可見,甚至不乏驚人之語,即使時光荏苒,“舊文”的鋒芒依然。
—— 劉憶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