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_欧美日韩午夜_欧美网站一区二区_激情小说综合网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堅持歷史唯物主義的研究立場和方法
來源:文藝報 | 王嘉良  2018年06月29日07:43

魏金枝堪稱中國現代優秀小說家。他的小說創作以其扎實的生活作基礎,以對浙東山區村鎮為描寫對象,生動地描寫了浙東山區的人生狀態,表現了浙東民情風俗,反映了20世紀中國偏遠封閉的山區村鎮的歷史風貌及其演變歷程,顯示了濃郁的鄉土氣息,烙刻著深刻的民族文化歷史印記,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然而,以往人們談起魏金枝,通常注意的僅僅是其作為左翼小說家的一個側面,對其創作的多方面成就關注較少,欠缺對其進行全面的整體性研究。劉家思、劉桂萍合著的《浙東山區世界的審美表現——魏金枝小說創作研究》(以下簡稱專著),分6章對魏金枝的小說展開了系統深入的研究。

通讀這部專著,我們對魏金枝的小說創作歷程和審美特征有了深刻的認識。魏金枝是一個五四時期走向文壇的中國現代著名小說家,他的鄉土小說“堪與臺靜農媲美”,表現鄉土沉滯之氣的《留下鎮上的黃昏》《七封書信的自傳》都以其出色的描寫而受到魯迅的贊譽。1930年加入左聯后,成為左翼前期與張天翼齊名的新人,致力于創作左翼小說,以其獨特的筆致受到讀者的歡迎,贏得了很高的聲譽。抗戰爆發之后,他主要創作諷喻性與暴露性小說,以其先鋒性呈現出強烈的美感。新中國成立后,他創作了頌歌式小說,但富于民間情調,顯現了不懈的藝術追求。這部著作從作家研究透視了20世紀前70年的文學發展概況,對于把握和書寫中國20世紀文學史,提供了一個窗口。

魏金枝是土生土長的中國農民作家。他的成功不僅在于他繼承了五四文學傳統,承傳了魯迅的藝術精神,而且在于他吸收了豐富的外國文學營養,從而形成了自身的文學素養,使他能夠創造出屬于他自己的浙東山區鄉村的文學世界。這部專著深刻地揭示了魏金枝筆下這個文學世界的鮮明特色。魏金枝的文學世界豐富了中國現當代文學的多彩風景,顯示了中國現當代文學的發展演變軌跡,有利于我們全面認識和理解20世紀中國文學的生態狀況。這部專著對魏金枝創造的浙東山區世界予以系統深刻的論述,其學術意義不言而喻。

本書最重要的特點體現在創新性上。魏金枝的小說研究很薄弱,成果很少,有新意的成果更少。本書不僅形成了全新的整體框架,而且發現了很多新史料,提出了很多較為新穎的觀點。這部專著不僅為我們呈現了一個嶄新的小說家魏金枝形象,展現了魏金枝小說創作的嶄新面貌,而且透過他的小說可以進一步認識20世紀中國偏遠山村從封閉落后走向文明進步的真實歷史情景,為我們把握20世紀中國現代化進程提供了鮮活的依據。作者采取宏觀審視與微觀剖析相統一的方式,既從中國社會轉型時期的新文學發展歷史背景中去認識和把握魏金枝的小說創作,又對其小說文本進行深入的解讀。無論是對鄉土小說的新論,還是對人性化左翼小說的立論等一系列觀點都具新意,而且展開了令人信服的論述。魏金枝的小說創作長達50年,經歷了中國現當代文學從誕生到成熟的曲折歷程,既貫穿整個現代文學史,又是十七年文學的親歷者和推動者,在每一個時期都具有參照系價值。

本書第二個特點是方法得當。對于魏金枝的小說,以往沒有重視系統的整理和研究,只是提到他少數幾篇小說,零零散散,脈絡不清,不成系統,似乎魏金枝是沒有特色、缺乏個性、深度不夠的一個小說家。然而,本書作者在研究中將其置于整個中國現當代文學史和世界近現代文學史的視閾中予以系統研究。例如,論述其鄉土小說,就將其放在整個現代鄉土小說的創作背景中。正是對魏金枝小說創作歷程展開了系統的整體研究,所以能夠發現小說《校役老劉》是魏金枝小說創作的重要的界碑,這部小說描寫的主要對象從鄉村知識分子轉向勞動者。全書對于魏金枝小說的剖析、評價克服了分割式局部的不足。

本書第三個特點就是學風嚴謹。學術研究既是一種發現問題的知識創新工作,也是文化傳承的重要工作,必須具有對歷史負責、對文化負責、對未來負責的態度,因此認真治學本來是一個基本要求。本書作者能穩坐學術冷板凳,始終保持嚴謹治學的精神,樹立了純正的學風。作者致力于科學架構,追求卓越,打造學術精品。本書的框架體系就體現了這一點,全書詳略得當,形成了比較科學的框架體系。本書的引言是一個概述,集中論述了魏金枝小說創作的發展歷程和審美特征,這是一個總體把握,提示基本觀點。而正文6章則對魏金枝小說創作的專題進行了系統全面的論述,立論持重,論證充分,邏輯嚴密。其中前5章按照時間進程和主題思想展開全面深入的論述,第6章則對其藝術淵源進行追問,可視為對其藝術特征的總體把握。結語則理論提升,突出研究的基本目的。全書的框架體系是比較完美和自足的。另外,本書的學術評價客觀,操作規范,顯示了科學求真的學術品格。全書不僅引證文獻交代明白,而且表述規范,評價中肯,闡釋適度,既對魏金枝小說創作進行了深刻的剖析,充分評價他的文學成就,也對他的一些作品的缺陷進行了批評,顯示了歷史唯物主義的研究立場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