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_欧美日韩午夜_欧美网站一区二区_激情小说综合网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用交響樂奏響民間音樂寶藏
來源:北京晚報 | 卜大煒  2018年03月21日09:29

2018年全國舞臺藝術優秀劇目展演中的《哈尼交響》音樂會,3月5日在北京音樂廳上演,紹恩指揮中國交響樂團演奏。這臺音樂會無疑是“交響樂中國化,中國交響樂世界化”理念之踐行的成果展示。音樂會演奏了六部自國交云南紅河州交響樂創作實踐基地創辦以來涌現出的優秀代表作品。這些自首演以來受到了聽眾的喜愛,反響熱烈。作品挖掘到了山水靈秀之地的鄉土氣息和人文精髓,與當代世界先進交響技法結合,轉化為一種熾熱的音樂洪流,奔騰而出,沒有期期艾艾,沒有無病呻吟。音樂全部出自云南紅河、哀牢山地區少數民族群體的千年音調,穿越時空來到交響樂殿堂上空盤恒,聽來既古老又清新。

郭小笛的《彝鄉幻想曲》,再現了云南紅河彝族山寨人民載歌載舞,盛裝迎接遠方客人的動人場景。作品以一個舞蹈動機起始,引出一首抒情的民歌,貫通發展。巴赫的那些氣息綿長的復調巨作,都是源自古老西班牙的舞蹈音樂,我們的先人是歌舞一體,是歌也是舞,讓人通過聽覺幻化出一幅清新秀美的視覺水彩畫。趙石軍的《哈尼紀念冊》則是一幅色彩斑斕的重彩油畫。作品分上下兩冊,上冊“昂瑪突”描繪了哈尼人民的祭司活動“昂瑪突”場景,作曲家讓大號突出地成為神秘儀式中的主祭長者,并將銅管聲部作為調色板上的主導色調。下冊“尼阿多天梯”則將器樂人聲化,營造出山巔入云的天籟——哈尼合唱,仙樂飄飄,出神入化。作曲家創造性地將舞臺各個位置角落的聲部,組合劃分為逡巡四處的聲向,作為交響技法的一元。張朝的鋼琴協奏曲《哀牢山狂想》,體現了作曲家對交響音樂的戲劇性手法的把握、鋼琴表現力的把握。在作曲家筆下,結構范疇的主部和副部轉化為《易經》的陰與陽,源自哈尼古老的音樂素材“哈巴”已經超越了主題和動機的形態,成為“基因”融化在音樂中。來自新西蘭的鋼琴家黃紫楠豪情滿懷,在鋼琴上潑墨揮灑,盡顯大演奏家的風范。黃薈的交響音畫《“云之南”第二組曲選段“山里的孩子”》,以哀牢山民歌繁衍而成,沒有人為的結構性切割,開放式地發展,興之所至,點染成章。以長號比擬水牛的叫聲,是管弦樂技法的神來之筆。

指揮家紹恩是一位音樂天才,常年指揮生涯的二度藝術創作僅只顯現出天才的一半,創作不久的交響素描《哈尼印象》則顯露出其另一半天才暨一度創作。這部作品是他的第一部交響樂作品,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指揮了浩繁的中外交響作品,經典已在胸中,落筆如有神助。樂曲后兩段“古歌”和“歸天”,體現了作曲家對生與死的終極哲學思考,創作走心,聽來入心。弦樂演奏的老者唱的哈尼古歌,線條旖旎,旋律優美,意境深遠。夏良的《交響組曲》選段,并不特定展示某一首或某一段固化民族音樂素材,而是以一種流體形態的民族音樂風格流淌在作品中。海菜腔、跑馬調化為交響動力,天馬行空,傾情訴說,將音樂會推向終場的高潮。

始于19至20世紀之交產生的西方現代作曲技法對古典和浪漫時期的作曲技法全面解構,交響樂藝術發生了革命性的技術變革,大大拓展了交響樂藝術的表現力。但同時這種新技法的濫觴,也遮蔽了一些美感,失去了部分傳統價值。中國在改革開放后,新技法也對交響樂創作土壤產生了沖擊,一批新作曲家將許多新技法付諸實踐,使我們的交響樂創作能夠融入世界交響樂藝術的發展潮流。但是,也出現了唯技術至上和技術堆砌的弊病,失去了一部分聽眾,民族精神家園瀕臨失守。對此,中國交響樂團始終堅守中國特色交響樂藝術的打造,創作、演奏一條龍,為作曲家,為觀眾創作優美動聽的、表現力豐富的交響樂作品,充實我們的交響樂曲庫。

這臺音樂會用外來藝術形式交響樂來講述中國故事,這是中國交響樂團幾代藝術家從創作到演奏的初心,也是樂團深厚的藝術傳統和鮮明的藝術風格。這臺音樂會的作品全部是作曲家們到山野田間采集到的民間音樂寶藏,經過使用交響樂技法進行提純和升華,打造呈現具有鮮活生活氣息的交響樂精品。全場音樂都以嫻熟的配器技法來呈現新穎的和聲構思,令音響充具民族化的美感,深具匠心的曲式結構體現出中國人的音樂敘事方式;新技法保持在合理、合度的范圍內,成為音樂發展的助推劑。全部作品都有清晰的音樂走向和鮮明的音樂性格,音樂都是理性與藝術情懷的完美結合。六位作曲家對技術運用的不同方式和不同角度,形成六種個人風格。六位作曲家中有在樂團近年來青年作曲家培養計劃項目中擔任教師的、具有豐富創作經驗的老作曲家,更有在創作一線的青年作曲家,展示了聚集在樂團周圍的一支交響樂創作生力軍梯隊,力量雄厚。

中國交響樂團自2006年創辦了展示中國作曲家創作風貌的《龍聲華韻》系列音樂會以來,成果豐厚。樂團這兩三年組織作曲家赴哈尼梯田、南音故鄉和大漠駝鄉的采風,在云南紅河州和內蒙古額濟納旗建立的兩個交響樂采風和創作實踐基地,令創新達到集約化規模。而近年來通過這些舉措產生的新作品藝術性顯著提高,現代技法作為合理的表現手法,助力音樂思想內容的充分表達,作品顯現出一種文化自信,針對唯恐不“先鋒”的創作誤區起到了凈化、啟示的作用,對建立中國交響音樂審美標準,推出具有思想性、藝術性和觀賞性高度統一的新作品起到了示范作用。

聆聽膾炙人口的“哈尼交響”和“南音交響”,引發了人們對“大漠交響”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