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洪:“仙俠花旦”筆下有擔當 ——“繁榮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山西網絡文學”系列報道之四
互聯網時代,網絡作家因創造精神財富給讀者帶來閱讀享受,文章因網絡而廣為傳播,成為這個時代獨特的精神。在2017年1月新公布的中國知名網絡作家排行榜中榜上,山西網絡文學院簽約女作家竹宴小生以192名的高人氣投票排名,贏得汪粉的尊重和贊譽。
兩次創業 “仙俠花旦”愛折騰
2016年12月15日下午,省城太原霧霾鎖城,位于山西大學文學院附近的一家咖啡廳,在流淌的音樂、咖啡的飄香中,一位圓臉、身著墨綠色上衣的女子正捧著一杯拿鐵,靜靜地翻閱手機上的微博內容。
她叫汪洪,網名竹宴小生,晉江文學城簽約作家,1985年出生,安徽蕪湖人,中國作協會員,山西網絡文學院簽約作家。在全國網絡作家群體中,汪洪因作品以仙俠為主,被譽為“仙俠系當紅花旦”。
“我父親愛看武俠仙俠小說,我受他的影響,從小就愛看武俠小說。初中時看的第一本書是《鏡花緣》,最喜歡的一部作品是《蜀山奇俠傳》。讀著金庸老先生的作品長大,生平最愛的也是他老人家的俠骨柔情。取筆名‘竹宴小生’,也是源于‘蒼穹之上,云中竹宴’?!蓖艉楹唵谓榻B著自己。
汪洪涉足網絡小說的寫作,純屬偶然。2007年畢業于中華女子學院社工專業的她,初入社會,就因創業而成為同學們推崇的榜樣。
“我喜歡折騰。上大學期間,因為特別喜歡動漫,就把大把的課余時間扔在了北京的動漫界。畢業后留在北京開始創業。我在北京經歷了兩次創業。第一次是大學剛畢業,2007年,我跟另外兩個女孩子一起籌錢搞舞臺劇,七拼八湊弄了些錢,然后自己寫本子,找演員、導演,宣傳,租劇場。什么商業運作、拉贊助,都不懂,就是喜歡,根本不知道這行水有多深。那時,感覺天天一睜眼就是要錢。最后在北展劇場演了3天,觀演人次上萬,看著挺熱鬧,實際賠得血本無歸,錢都讓導演掙了。第一次創業失敗后,我那兩個朋友都找了穩定的事業單位,老老實實工作了,只有我又開始了第二次創業。我不喜歡逛街之類的消遣方式,我閑下來的唯一的愛好就是打網游和寫作。”
“那會,工作不算很忙的時候,下班回到租住的房子,閑著沒事,我就想寫點東西,記錄我的生活。漸漸寫著寫著,就積累了上萬字。有一次,我突發奇想,把這些文字發到了網上,沒想到當時就得到零星回應,也有編輯發來消息想要簽約,也正是這樣的鼓勵讓我堅持了下來,那段時間即便每天辛苦工作,晚上也要保持3000字的更新。而且一旦文章開了工,就很少斷更?!?/p>
令汪洪沒想到的是,正是靠著這份堅持和執著以及不錯的文筆構思,她在北京的第二次創業不僅成功了,2010年還簽約晉江文學城,兼職完成的網絡文學作品也漸漸走紅網絡。
“三觀正” 作品才有生命力
互聯網時代,每個人都是創造者,每個人都可以是作家,都可以用自己的作品來影響別人。在良莠不齊的網絡小說界,汪洪的小說,以干凈著稱。她的文字細膩,意境優美,人物形象理性而積極向上,有著滿滿的正能量。比如《天后進化論》中的女主人公。
而現實生活中的汪洪,也是人緣頗佳。“我喜歡站在別人的立場上想問題,從對方的角度去思考矛盾產生的原因,然后去試著理解對方,最后釋懷。即使遇到大困難,也不想去抱怨。覺得與其那樣,還不如想辦法改變。這可能和我上大學時所學的社會工作專業有關?!?/p>
據粗略統計,從2009年開始網絡寫作至今,汪洪前后創作千余萬字,完成代表作《白露為霜霜華濃》《不知何事憶人間》《天后進化論》《女神的逆襲》等多部網絡小說,出版簡體中文小說12種,繁體中文版8種。每月稿費收入過萬元。
2016年3月,汪洪簽約山西網絡文學院。作為我省作家協會推薦加入中國作家協會的唯一一名網絡作家,汪洪于2016年7月下旬第一次參加中國作協會員(山西?。┡嘤栄杏懓啵⒈话才抛鳛樽骷掖戆l言。
身為作家,作品能印成鉛字流芳百世,是一生的心愿。說到網絡文學的生命力和影響力,汪洪說她一直有一個明確的觀點:“文學作品對于讀者的影響,也許是一生的。而我們的網絡文學讀者中,很大一部分是青少年。也可以說,他們是閱讀我們作品的主力軍。因為還沒有社會經驗,他們的‘三觀’形成,多數會通過閱讀文學作品而鑄就。文學作品中人物的形象,于他們來說可能就是學習的榜樣。也許以我的能力,寫不了那些家國天下、民族大義的東西,但我至少要保證寫的東西三觀正,有正能量、不撕扯、能讓讀者身心愉悅?!?/p>
第二故鄉 扎根山西求轉型
“85”后汪洪骨子里是一位傳統女性。因結識的老公是太原人,2013年,她放棄了北京蒸蒸日上的創業成果,來到太原與先生結婚生子并定居太原。
初到太原,汪洪并不適應。愛折騰的她,開始時很渴望有一份穩定的工作。“不然沒有安全感?!彼ナ∈腥瞬攀袌?,希望找一家動漫公司,結果因不規范的業界環境,巨大的工資收入差距,產生了強大的心理落差。婆家幫她找了一份高速路收費員的工作,她不能忍受被限制,放棄了。一番痛定思痛后,她做公婆和丈夫的工作,準備做回老本行——做一名全職網絡作者。
“山西是我的第二故鄉。這里出過很多知名的老作家,比如‘山藥蛋’派。我很喜歡這里的文化氛圍,我希望扎根于這方沃土。我想說的是,我不是作家,我只是一名作者。因為我距離作家的差距還很大。另外,生活中我希望我是一名獨立的女性,靠自己的能力養活自己。但太原的工資收入與北京的收入差距之大,是我始料未及的。這種落差,最終迫使我放棄了給人打工的想法。我是一個憑興趣和愛好選擇工作的人,我不能忍受為了那點工資,而把自己變成時間的奴隸。我婆婆也很知書達理,她聽了我的想法后,很支持我。我感謝我的家人。”
可是如此一來,新的問題又產生了 。網絡作家收入豐厚,但用汪洪的話說領取的是“年薪”,往往要到一部作品結束后,才能收到報酬。而這期間,就會有幾個月的時間需要吃老本。于是,她有了轉型的心思。
“做全職網絡作者,雖然不用每天去坐班,但我要想不讓讀者失望,就得保證每天至少3000字的更新量。孩子出生后,一直是我婆婆幫我帶,我雖然可以省心不少,但思維卻沒有以前活躍,好像進入了瓶頸期,就想著換一種工作試試。正好朋友推薦我做編劇,我很想嘗試一下。做編劇一來可以看到自己的作品在熒屏上播放,感覺很嗨,再者收入也很高。如果成功了的話,我還準備嘗試一下作家經紀人的角色。人生更豐富,寫作思路就會更開闊。”
汪洪的轉型之路相對來說比較順利。經過2016年前半年的摸索,她已經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目前,正與多家影視公司洽談,拍攝一部影視劇。出于保密的原因,汪洪沒有向記者透露劇情內容。但在她的微信朋友圈里,一張合同書成摞的照片,引來點贊聲一片。
“讀萬卷書,行千里路。用輕松的筆調,寫盡十方世界,寫盡人生所感。求不得。”這是汪洪的座右銘。愿這位網紅作家在山西能夠創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