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穿越歷史夢境的心靈探險與奇幻書寫——張煒新作《去老萬玉家》簡析
張煒的長篇新作《去老萬玉家》延續了他以往的創作風格,烙印著“張煒出品”的徽記,又在敘事模式、人物塑造、思想主題、語言特點等方面進行了創造性探索,呈現出一些創新元素。
2024-11-15
-
在理想主義的懷抱中把握現實
歐陽黔森是當下最具活力的多棲型邊地寫作者之一,尤以小說、報告文學和電視劇創作最為顯著。
2024-11-15
-
王祥夫:好的小說內部都有著非凡的空間
如果中國沒有長江與黃河,我想中國文化將是另一個樣子。
2024-11-15
-
清吟冰雪文——評張學梁散文集《青城花開》
認識張學梁是從他寫的《愛證米倉山》這篇文章開始的。
2024-11-15
-
畢海林: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叫“幻?!钡某?/a>
蒙古族作家鮑磊的小說作品總能以其獨特的視角和深刻的內涵吸引讀者的目光,以奇崛的想象來構建他的小說世界,其長篇小說《幻?!罚ㄗ骷页霭嫔纾?023年11月出版)便是如此。
2024-11-14
-
理想王國的對面——讀《水邊的藍喉蜂虎》
“藍喉蜂虎”作為小說標題的中心語,通常會被讀者下意識地當作故事的核心。
2024-11-14
-
心理圖示、空間詩學與地緣文化——關于“新海洋文學”
饒有興味之處在于,當下海洋文學書寫重新煥發生機,首先得益于文學地方性的探討。
2024-11-14
-
《鵑漪》:當夢境的漣漪蕩入現實
杜梨的《鵑漪》以現實的關懷作為情節的切入口:一對在北京的年輕夫妻面臨住房與生育的緊迫問題,二人最終選定了一間發生過失蹤案的“兇宅”。
2024-11-14
-
徐則臣《尋找理想作家》:文學群星璀璨的瞬息全宇宙
大一暑假,我一個人待在校園里,某個黃昏,夕陽半落紅霞漫天,我抱著一本書兩眼迷離地從宿舍里走出來,迫切想找個人告訴他,我知道我該干什么了——當個作家。
2024-11-14
-
司馬一民《遇見唐宋八大家》:在文字的時空里邂逅唐宋八大家
提起中國古代的文章大家,我們總會想起唐宋八大家。
2024-11-14
-
別具美學意義的還原與重構
莊子無疑是中國哲學史和文學史皆占有輝煌地位的人物,也是中國文化軸心時代的奠基人之一,有關莊子的思想闡釋和文本探究可謂汗牛充棟。
2024-11-14
-
《極頂》的生命意識:生命是一條涌動的河
在中國作協“新時代山鄉巨變創作計劃”推動下,一批表現當下鄉村巨變的文學作品蓬勃而出,王宗坤的《極頂》(作家出版社)便是其一。
2024-11-14
-
地域文學創作中海洋文學的差異與共性
摘要: 受沿襲幾千年的農耕文化思維方式的影響,中國的海洋文學創作起步晚,且佳作不多。
2024-11-13
-
靜寂地張望著世界——溫文錦《世界盡頭的女友》論
摘要: 溫文錦以其新作《世界盡頭的女友》展現了80后作家對都市孤獨與青春憂傷的深刻洞察。
2024-11-13
-
張煒:AI時代的小說美學
01 必要的儀式 “小說”這種形式能夠存在多久,已經作為一個問號時隱時現。
2024-11-13
-
龐井君散文:性靈的涌現
龐井君的散文深沉清新,透著靈氣,蘊著哲理,含著陽光,藏著溫情。
2024-11-13
-
構建民間文學自主理論話語的有益嘗試
1949—1966年是民間文學學科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民間文學在新的國家體制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獲得了良好的發展契機。
2024-11-13
-
那些有情有義的故事,依然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周芳一直在寫非虛構,《重癥監護者》《在精神病院》《我亦是行人》等連續多部非虛構作品都獲得良好的反響。
2024-11-13
-
為城市立傳,在紀傳中刻寫城市精神
對于許多現代人而言,城市即是故園,都市皆為鄉土。
2024-11-13
-
朱朝敏《森林綠閃電》:以溫情與希望療愈心靈
朱朝敏中篇小說《森林綠閃電》以細膩的筆觸和深邃的洞察力,編織了一幅關于人性與內心救贖的復雜圖景。
2024-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