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劇《龍騰伶仃洋》聚焦港珠澳大橋建設
2020年1月7日至8日,由珠海演藝集團打造的大型原創(chuàng)話劇《龍騰伶仃洋》將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大劇場上演。
2019-12-18
-
一則“政協(xié)提案”催生劇目孵化平臺
原創(chuàng)劇本的創(chuàng)作滯后于導演、表演甚至舞美,早已是公認的舞臺頑疾,針對這一現(xiàn)象,北京市政協(xié)委員馮遠征今年的一則提案,不到一年的時間便轉化成為一個“震動”北京戲劇界的孵化平臺。
2019-12-18
-
人藝風格不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北京人藝歷史上首個“表演學員培訓班”正式開班。
2019-12-17
-
藍天野為“準人藝演員”開講第一課
“1952年6月12日,北京人藝正式成立……”菊隱劇場,92歲的藍天野為15名北京人藝“表演學員培訓班”開講,同時也是這些“準人藝演員”融入北京人藝的第一課,開啟了他們在北京人藝為期一年的學習與實踐。
2019-12-17
-
兒童歌劇,高雅藝術試驗田?
《沒頭腦和不高興》演出現(xiàn)場。
2019-12-17
-
戲劇能給孩子帶來什么
圖為一群孩子在參加Galli兒童戲劇課。
2019-12-17
-
百里挑一的機遇 人藝與學員相互成就
藍天野 從10月12日拋出舉辦表演學員培訓班的消息后,北京人藝沖破體制壁壘義無反顧地直奔主題。
2019-12-17
-
重讀“蘇三”常秋月有新知
荀慧生和于連泉(筱翠花)是兩位著名的京劇花旦表演大師。
2019-12-17
-
中芭《過年》將來滬,“中國版《胡桃夾子》”展開民俗風情長卷
芭蕾舞劇《過年》年味十足,講述了一個老北京家庭“過大年”的故事。
2019-12-17
-
兒童劇《長城的傳說》首演
中國兒童藝術劇院2019年壓軸大戲《長城的傳說》日前首演。
2019-12-17
-
睹物思人,仿佛歷史都活了
韓家潭胡同、百順胡同,是國粹京劇的發(fā)源地,當年有“人不辭路,虎不離山,唱戲的離不開百順韓家潭”之說。
2019-12-16
-
上海滬劇院遷址“白公館”,打造市民共享的海派文藝空間
上海滬劇院昨天在其新址、有著百年歷史的“白公館”上演精彩首秀——一場沉浸式的滬劇交響演唱會。
2019-12-16
-
國家大劇院線上IP形象亮相
12月12日,國家大劇院線上IP形象Art鵝在國家大劇院新聞發(fā)布廳亮相。
2019-12-16
-
濮存昕塑造民族英雄震撼人心
“我泱泱中華,四萬之眾,吸食鴉片者,上自官府縉紳,下至商賈工匠……”上周六下午,“禁煙英雄林則徐”主題展在福州新館開展,在國家大劇院原創(chuàng)話劇《林則徐》中飾演林則徐的濮存昕現(xiàn)場誦讀了一段令人熱血澎湃的獨白。
2019-12-16
-
黃梅調音樂劇《花漾年華》在京上演
日前,由湖北省枝江市委、市政府打造,枝江市歌舞劇團(枝江市黃梅戲劇團)創(chuàng)排的黃梅調音樂劇《花漾年華》在京上演。
2019-12-16
-
國家大劇院原創(chuàng)兒童歌劇《沒頭腦和不高興》再度上演
極富童趣童真的視覺元素呈現(xiàn)在舞臺上,給予了觀眾強烈的視覺沖擊。
2019-12-15
-
中外戲劇人共論戲劇合作
日前在北京舉辦的首屆“世界好戲 中國觀眾”論道周上,來自歐洲與中國的戲劇人一起從戲劇創(chuàng)作、戲劇制作、劇場功能、全民戲劇教育、戲劇孵化與國際合作等角度全方位展開深度對談與探討。
2019-12-15
-
中俄文化交流新實踐:歌劇《復活》在京首演
今年是中俄建交70周年,由中俄兩國藝術家合作、改編自列夫·托爾斯泰原著小說的同名歌劇《復活》11日在京首演,通過男主人公涅赫柳朵夫與女主人公瑪斯洛娃之間的情感故事,抒寫了一支贊頌人性和生命復活的心靈交響曲。
關鍵詞:  《復活》2019-12-14
-
大劇院建院十二周年“公眾開放日藝術節(jié)”即將開幕
2019年12月22日,一年一度的國家大劇院“公眾開放日藝術節(jié)”如約而至。
2019-12-13
-
“非遺”相聲大會 苗阜王聲《學外語》
姜昆啞著嗓子能從老太太模仿到小孩;王謙祥翹起蘭花指,與李增瑞漫談京劇角色;苗阜飆一口中國味的外國話;高曉攀現(xiàn)場跳起了街舞……12月8日至13日,這些相聲名家在北京民族文化宮大劇院舞臺上的精彩表演,拉開了首屆“非遺”相聲大會的序幕。
2019-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