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_欧美日韩午夜_欧美网站一区二区_激情小说综合网

反映偉大時代歷史巨變
描繪人民群眾精神圖譜
創作更多思想性藝術性相統一的文學精品
劉云山

  今年是新中國60華誕。60年前,剛剛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不久,毛澤東主席應茅盾同志之邀,為《人民文學》創刊號題詞:“希望有更多好作品出世”。這一希望,是黨的希望、人民的希望,也是時代的希望、歷史的希望。60年來的中國文學,始終與民族振興聯系在一起,始終與祖國進步息息相關。[詳細]

鐵凝:走向世界的中國文學


  每一個作家的寫作,都有隱含的和預設的讀者,在過去,這個讀者基本上是不言而喻的,他就是中國人,但現在,作家們會意識到,一個歐洲的青年或老人也會讀到他正在寫的這本書,而且這個讀者正是從這書里認識中國。隨著中國走向世界,中國的文學也在走向世界。這種全球化語境中的寫作,給中國作家提供了更廣闊的可能性,當然,中國作家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直接地意識到,他對于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承擔的文化責任。[詳細]

文學創作座談會

中國作協10月29日在京召開文學創作座談會,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劉云山出席會議并講話。他強調,廣大文學工作者要堅持“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從當代中國人民偉大創造中尋找和發現文學創作嶄新的主題、情節、語言、詩情和畫意,反映偉大時代的歷史巨變,描繪人民群眾的精神圖譜,為時代寫史、為時代畫像、為時代立言。
  會議認為,60年來的中國文學始終與民族振興聯系在一起,始終與祖國進步息息相關。新中國成立后,伴隨著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事業的不斷推進,文學事業蓬勃發展,涌現出一大批膾炙人口的優秀作品,極大地激發了人民群眾當家作主人、建設新中國的旺盛熱情。[詳細]

作家、評論家、編輯家代表發言

李敬澤:關于思想性
李敬澤:關于思想性

生活是一切文學創作的源泉,毛澤東同志的這一論斷是顛撲不破的真理。對此時的中國文學來說,迫切的問題是我們對生活知之不多,人民的生活與創造如汪洋大海,在它面前,我們總是感到,我們的目光非常有限,既不夠深,也不夠遠。 不僅是作家如此,評論家也是如此。我一向認為,評論也有一個深切地認識生活的問題——我自己作為評論家常常也是靠大驚小怪過日子,看作品不夠多,對生活的變化、對世道人情的變化也所知有限,一個作品到了眼前,“友邦人士,莫名驚詫”:啊,都這樣了?[點擊查看]

賈平凹:我們的文學需要有我們的文化立場
賈平凹:我們的文學需要有我們的文化立場

經過了辛亥革命,四九年的解放,改革開放,一個世紀多來,中國在巨變著,轉型著,一步步復興著走向富強,我們的文學也在適應著,試驗著,一步步掙扎著走向成熟。但時至今日,當我們欣然地彈冠相慶之后,認真地回頭析點,我們的文學還存在相當大的缺憾,不僅還沒有堅挺在世界文學之林,就是在國內,廣大的讀者和社會仍不滿意,質疑和指責聲不斷。我們需要反省,其實也都在用心反省著,當然,這種反省是具備了一定實力后的意識……[點擊查看]

雷達:對現實主義生命力的幾點思索
雷達:對現實主義生命力的幾點思索

縱觀中國當代文學的六十年,不難發現,六十年來,真正有生命力的,經得起時間淘洗的作品,大都是堅持了現實主義精神,具有勇氣和膽識的,努力維護了文學的自由審美品格的作品。這樣說絲毫沒有輕視其它創作方法,惟現實主義獨尊的意思。但我在這里所說的現實主義,主要還不是指文學對自然的忠誠,它的客觀真實性原則,典型化原則,整體性原則等等定義性的東西,而是強調一種可稱之為現實主義精神的質素,那就是,對時代生活……[點擊查看]

次仁羅布:給文學作品注入精神的內核
次仁羅布:給文學作品注入精神的內核

當下的我國文學作品創作,呈現出一派繁榮景象,每年都有一千多部長篇問世,還有無以計數的中短篇被文學期刊推出,讓讀者目不暇接,紛至沓來。我們暗自慶幸這種文學創作繁榮的同時,不得不產生一絲憂慮。被發表的很多文學作品只注重作品的故事性、趣味性和現實性,缺少了文學所固有的人文關懷和悲天憫人之情,缺少了對人類未來的憂患意識。這種文學精神內核的缺失,勢必會導致經典作品的不能涌現,勢必會造成一種繁華下的貧瘠……[點擊查看]

周大新:矚目我們所處的時代
周大新:矚目我們所處的時代

這個時代給作家提供了一個比較安靜的寫作環境。如今,和平成為世界上大多數人的向往,協商成為世界上多數國家處理爭端的政策首選,加上我國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外交工作,世界相對安寧。中國因此獲得了和平建設的機會,這使作家也有了一個比較安靜的寫作環境,可以安心地去從事創作活動。有沒有一個安靜的寫作環境,對作家其實是很重要的。我們當然承認戰亂時期也會出好作品好作家,但誰愿意在槍炮聲中、在生命隨時會受到威脅的環境下寫作呢?[點擊查看]

張悅然:神奇的中國
張悅然:神奇的中國

如我這一代的年輕人,是讀外國小說長大的。外國小說里,有更繁華的都市,更新奇的景象,我對著這些看也看不完的“西洋景”展開無盡的想象,是這些想象,促使我有強烈的表達欲望,因此成就了那最初的一些小說。現在想來,那個時候所動用的,看似天馬行空、張揚跋扈的想象力,始終蜷縮在一種羞怯而閉塞的情懷中,盤旋在西方文學籠罩下一小塊低空里,從未飛躍真正的邊疆。[點擊查看]

崔道怡:老編輯說編輯
崔道怡:老編輯說編輯

建國60年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來,作家隊伍人才輩出,創作成果花團錦簇。在文學事業日益興旺的進程中,期刊及其編輯是一個舉足輕重、不可或缺的環節。期刊為作家作品的出世與成長,提供搖籃和園地;編輯可以說是新人新作的助產士和護花人。作為精神文明的心血結晶,在文學的生產線上,所有作家作品無不都是經由編輯審讀把握、鑒定成色、出謀劃策、加工潤色而后推向社會的。因此,編輯工作的特點和作用,被比喻為:“給作家開出生證”……[點擊查看]

文學創作座談會現場

文學創作座談會會場

文學創作座談會會場

劉云山與作家代表握手

劉云山與作家代表握手

鐵凝、李冰、雷抒雁

鐵凝、李冰、雷抒雁

鐵凝(左三)葉梅(左二)與少數民族作家代表

鐵凝(左三)葉梅(左二)與少數民族作家代表

李冰與少數民族作家代表親切交談

李冰與少數民族作家代表親切交談

標題欄

座談會發言作家、評論家、編輯家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