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_欧美日韩午夜_欧美网站一区二区_激情小说综合网

中國作家網>> 評論 >> 正文

春在千門萬戶中(索泓依 等)

http://www.8bwg.com 2016年02月14日10:11 來源:人民日報 索泓依 等

  圖片由上至下依次為:巴西狂歡節上頭戴面具、身著盛裝的演出者,參加狂歡節游行的兒童們;身著瓦哈卡彩裙的舞者在墨西哥五月五日節慶祝活動上跳起哈拉貝舞;泰國民眾歡度宋干節,青年人在宋干節潑水嬉笑。

  世界很大,每個國家都有可與春節之于中國相比的重要節日。節日里唱起的歌、跳起的舞、烹制的美食繽紛多彩。時光流轉,地域寬廣,人們心中對生活、對未來的美好祈愿永遠不變。

  相約二月嘉年華

  索泓依

  中國農歷春節來臨之際,巴西也迎來一年一度的重要節日——狂歡節。每年的2月中下旬,巴西各地都會舉辦異彩紛呈的慶祝活動。在為期3天的節日中,無論貧窮還是富有,人們都盡情融入這場盛況空前的街頭狂歡。

  起源于中世紀歐洲的狂歡節是許多西方國家的傳統節日。當葡萄牙人第一次將這個節日的雛形帶到巴西,它就和當地居民樂觀奔放的性格一拍即合。隨著歲月流逝,狂歡節成為最受期待的全民慶典。

  狂歡節是巴西最具特色的文化符號之一。對于這個移民國家而言,狂歡節的演變過程是多元文化融合的一個生動注解,同時也流露著一種包容的情懷。15世紀, 葡萄牙傳統天主教節日“懺悔節”隨著殖民者漂洋過海來到巴西。在巴西歷史上第一個首都薩爾瓦多,在最初的狂歡游行中,人們互相投擲面粉和水球,對這種單純 的、惡作劇式的游戲樂此不疲。

  19世紀中葉,音樂和舞會出現在了狂歡節上,貴族們穿戴著從歐洲買來的盛裝和面具從白天跳到黑夜,節奏明 快的樂曲也走上了街頭。奴隸制廢除后,更多的黑人加入到游行中,融合歐洲白人音樂和非洲黑人音樂的桑巴成為主角,狂歡節越來越全民化。今天的巴西狂歡節充 滿歷史的積淀,無論歐洲裔、非洲裔還是印第安裔,每一個巴西人都能從中找到自己的文化歸宿。

  有人根據單詞的發音將狂歡節譯作“嘉年華”,與這個節日的精神實質有種巧妙的契合。它主張的是拋卻煩惱和矜持,縱情歌舞,肆意抒發,享受自由和歡樂的時光。在這幾天里,人們極盡想象,看不完的奇裝異服、跳不完的舞、數不清的羅曼史,給生活增添了許多色彩。

  這種歡樂的氣氛也吸引著來自異國他鄉的旅行者。狂歡節逐漸成為一種文化產品,商業化運作使狂歡節游行變得更加華麗恢弘。最負盛名的里約熱內盧“桑巴大 道”,每年都會吸引數十萬外國游客前來觀看表演。但在當地人心中,融入的意義遠大于欣賞,回歸街頭的狂歡節才是更多人的向往。在里約熱內盧,從每年的1月 開始一直到狂歡節結束,有大小300多支隊伍在不同的社區舉辦街頭巡游。從老人到兒童,任何人都可以參與其中,更符合民眾記憶中原汁原味的節日氣氛。

  今年的狂歡節正值巴西經濟深陷衰退、各類經濟指數持續下滑。多地政府財政預算捉襟見肘,被迫大幅縮減狂歡節開支。奧梅羅·費雷拉在1959年創作的狂歡 節經典主題曲《給我點錢》此刻恐怕最能代表狂歡節活動籌辦者們的心聲。危機之下,人們也許正承受著失業、通貨膨脹的壓力,但在大多數人心中,無論經濟如何 蕭條、生活如何艱難,狂歡節永遠是要過的。

  五月五日頌榮光

  李 強

  如今春節在海外的名聲越來越大,很多人還記得去年春節前,美國總統奧巴馬專門發表電視講話向華裔拜年,末了還幽了一默:管它是公羊、山羊還是綿羊,我祝你們新年快樂。

  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類似這樣的祝賀,每年奧巴馬要發表多次。因為眾多族裔都有自己的重要節日,華裔過春節,愛爾蘭裔過圣帕特里克節,德裔過十月節,印度裔過排燈節——而對墨西哥裔來說,五月五日節,就成了美國總統要出來祝賀的日子。

  每逢這一天,從墨西哥全國到美國的墨裔社區,都跟中國人過年一樣。房子的外墻和門廊被紅白綠三色的彩旗花環淹沒,各色海報和慶祝標語掛滿街區。大街上, 墨西哥式裝扮的慶祝花車開始巡游,過節的人們則身著傳統服裝:男士戴著傳統的大草帽,女士則穿著瓦哈卡彩裙,在傳統的瑪利亞契音樂伴奏下,跳起哈拉貝舞 蹈。

  有唱有跳,自然也少不了吃喝,已被聯合國收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墨西哥傳統飲食,也是節日里的主角。

  和中國春 節廟會一樣,五月五日節期間,街上也會有專門的攤位,售賣各色商品,小吃攤前總是聚滿了人,在這里可以找到墨西哥各地的美食。現烤的腌制豬肉,卷在玉米餅 里,撒上洋蔥香菜和辣醬,再加一小片菠蘿,就是著名的牧羊人塔可;爐頭上放著特制的大陶罐,里面燉著哈利斯科州著名的比利亞牛肉湯;煮好的雞腿肉,淋上由 辣椒、巧克力等十多種香料制成的莫萊醬,就是墨西哥的國菜。

  前面提到的那種莫萊醬料,以墨西哥普埃布拉州的最為有名,而這里也是五月五日節的發源地。與其他宗教或是傳統節日不同,五月五日節,源自一場戰爭——法國武裝干涉墨西哥。

  故事要從19世紀中期講起,當時的墨西哥為經濟發展曾向法國、英國和西班牙大量借款。1861年,墨西哥爆發經濟危機,因而停止向三國支付利息。在那個弱肉強食的年代,欠款的結果是三國決定攻打墨西哥,以逼其還錢。

  當時的墨西哥總統貝尼托·胡亞雷斯與三國交涉,表明只是暫時無法還錢,最終英國和西班牙同意撤兵,然而拿破侖三世治下的法國,最終還是派出了遠征軍入侵墨西哥。面對當時歐洲大陸的強國,墨西哥自然是抵擋不住,節節敗退。

  然而到了1862年5月5日,一路高奏凱歌的法軍逼近普埃布拉,結果在這場攻城戰中,墨西哥軍隊殊死抵抗,以弱勝強,擊敗了滑鐵盧之后“五十年不敗”的法軍。

  盡管這場戰役并沒有全局性的影響,法軍依然于次年攻陷墨西哥城,但普埃布拉戰役極大地鼓舞了墨西哥人,最終在1867年,墨西哥軍隊收復了首都,法國勢力就此退出墨西哥。

  5月5日,就此為墨西哥人所銘記,成為整個國家光榮的象征。

  “春”來遍是桃花水

  俞懿春

  4月的泰國,鑠石流金、暑氣炙人,泰國傳統新年“宋干節”就在這一年中最熱的時節悄然而至。

  源于佛教的宋干節歷時3天,每年4月13日至15日舉行,是泰國最隆重、最熱鬧的節日。在泰國其他地區,尤其是在北部城市清邁,宋干節的慶祝甚至會持續一周,潑水儀式和“宋干節小姐”選美比賽把宋干節的喜慶氣氛渲染得淋漓盡致。

  “宋干(Songkran)”一詞來自梵文,意為經過或進入太陽、月亮及其他行星的黃道帶軌道。宋干節的第一天被稱作“馬哈宋干日”,標志著過去一年的結束;第三天被稱作“望泰龍宋”,標志著新一年的來臨。

  宋干節也是佛教節日。公元1350年至1767年泰國大城王朝時期,宋干節的慶祝儀式中融入了沐佛儀式、沙堡塔建造和文化娛樂活動。延續至今,泰國家家 戶戶宋干節期間都會到當地寺廟禮佛、沐佛。有趣的是,清洗佛陀像使用的不是普通的水,而是由天然香料調制的香水,人們把香水澆在佛像的雙手,之后灑在家族 長輩和僧侶的手中,希望得到他們美好的新年祝福。在泰國北部地區,佛教徒還會把小袋的沙子帶入寺廟,雕塑成小型佛塔、裝飾上旗子,向佛祖表示敬意。這些沙 子寓意著過去一年他們光腳攜帶的塵土。

  每到宋干節,在曼谷打拼的外鄉人大都會返回故里,與家人團聚,共慶新年。往日喧囂的曼谷在此時也會顯得有些冷清。

  其實無需看日歷,單從街上行人的著裝變化,就知道宋干節快要到了。印有椰子樹和花朵圖案的彩色襯衫,是宋干節期間最時髦的穿搭元素,一些年輕人還會把頭發染成紅、橙等極其鮮艷的顏色。

  在24歲的曼谷女孩妮達宛眼中,宋干節是一年中最幸福的時光,“小時候,父母總會在宋干節帶我出門,與人們相互潑水表達祝福”。泰國人認為水是萬物之源、象征純潔,互相潑水可以消災減火、添福賜瑞。

  宋干節期間,不論是在曼谷的大街小巷還是在外府的田間地頭,男女老幼都身著傳統服裝或是彩色襯衫,拿著各式各樣的盛水容器,沉浸在追逐潑水的暢快樂趣 中,淌著水滴的臉龐洋溢著簡單的幸福。在近40攝氏度的高溫下,許多人還會往水中加入冰塊,讓潑水儀式附帶消暑降溫的功效。

  一些調皮的 孩童從小販處買來水槍,惡作劇式的集中掃射行人,或是趁其不備從身后澆上一大勺冰水,嬉笑聲、尖叫聲、奔跑聲,此起彼伏,構成了許多泰國人斑斕的童年回 憶。被潑個透心涼的人此時也斷不會生氣,因為這水可以掃除往年的霉運,讓來年順順利利。當然,潑水的方式也依對象而有所差別,年輕人向長輩潑水就不敢太放 肆,通常是用葉子沾水輕灑幾滴;而年輕男女則借由瘋狂地潑水,向心儀的對象傾訴衷腸。

  高山流水遇知音

  孫海杰

  春節前,意大利著名古典音樂指揮家里卡爾多·穆蒂帶領著美國芝加哥交響樂團應約來到中國國家大劇院,彌補了中國樂迷心中埋藏許久的遺憾。

  20世紀,古典音樂迎來了屬于指揮家的黃金時代,意大利則成為音樂版圖中的幸運兒。從托斯卡尼尼,到兩年前去世的阿巴多,眾多意大利指揮家不僅在全世界 各大樂團、音樂節中擔任要職,更以豐富而主流的風格左右著古典音樂的發展。相比阿巴多的流暢自如、夏伊的熱情生動,穆蒂的風格更加客觀細致,這種風格傳承 自他的恩師、托斯卡尼尼的助手安東尼·沃托,穆蒂也因此被評論界視為一代指揮“宗師”托斯卡尼尼的“衣缽傳人”。

  從初登指揮臺至今,在將近50年的藝術生涯中,穆蒂身上所保留的老派意大利指揮嚴謹客觀的藝術風格依然煥發著強大的生命力,而他為音樂賦予的歌唱性與旋律性,也為其指揮風格打下深刻的個人烙印。

  1967年,26歲的穆蒂在米蘭圭多·坎泰利國際指揮比賽中以全票通過的成績摘得桂冠,他的指揮職業生涯由此拉開序幕。1973年,穆蒂接手倫敦愛樂樂 團,并將這支英國樂團再次帶入世界級樂團的行列。1980年,穆蒂執掌當時美國最具實力的交響樂團——費城交響樂團。5年之后,穆蒂成為米蘭斯卡拉歌劇院 的藝術總監,長達19年的任職至今仍保持著該歌劇院總監任期時間最長的紀錄。2010年,穆蒂被任命為美國芝加哥交響樂團第十任音樂總監。在芝加哥交響樂 團有著30余年工作經驗的中提琴副首席張立國說:“穆蒂的指揮,為樂團賦予了更多‘歌唱性’,而這一切來源于他血液中對歌劇音樂的深刻理解。”

  雖然中國古典樂迷翹首期盼,能在國家大劇院一睹穆蒂的風采,但遺憾的是,穆蒂卻一再與大家擦肩而過。2011年,穆蒂與上海交響樂團來到北京,乘車路過 國家大劇院時,為其宏偉壯觀而贊嘆不已。2013年2月,穆蒂原本將和芝加哥交響樂團共同造訪國家大劇院,卻因身體原因臨時更換指揮。當時,穆蒂給觀眾寫 下親筆信,并囑托張立國向他的每一個亞洲朋友表達歉意,同時表示一定會回到這里。終于,3年之后,穆蒂和樂迷們圓了各自的夢。

  穆蒂與芝 加哥交響樂團為中國觀眾準備了由貝多芬、馬勒、柴可夫斯基、普羅科菲耶夫、欣德米特5位作曲家經典作品組成的兩套曲目。在穆蒂看來,這些曲目足以展現古典 音樂史上最偉大的兩個時期,也足以令觀者領略到芝加哥交響樂團的高超演奏水平。他談起對曲目安排的理解時說,馬勒是一位與芝加哥交響樂團有著千絲萬縷聯系 的作曲家,樂團史上多位音樂總監——特別是索爾蒂爵士,對馬勒的作品甚是偏愛,可以說芝加哥交響樂團是一個有著馬勒傳統的交響樂團。《古典交響曲》是普羅 科菲耶夫為室內樂交響樂團創作的最難作品,需要樂手們具有極高的演奏水平。《為弦樂與銅管創作的協奏曲》則是欣德米特最偉大的作品之一,所有銅管樂器的演 奏片段難度都很高。

  演出當晚,從貝多芬《第五交響曲》著名的《命運》開始,穆蒂身上意大利人特有的熱情和他秉承的客觀精準風格相互融 合,而欣德米特《為弦樂與銅管創作的協奏曲》更展示出芝加哥交響樂團銅管聲部的完美技巧,令觀眾折服。在音樂會曲目演出結束后,穆蒂與樂團還為觀眾返場演 奏改編自《大海啊!故鄉》的隨想曲《大海》,旋律親切優美,為全場觀眾帶來驚喜之余,備感溫馨。

  當75歲高齡的指揮大師身著燕尾服登上國家大劇院音樂廳舞臺時,全場觀眾報以熱烈掌聲與熱情喝彩,而這種激情澎湃的場面常常只在音樂會的全部曲目演奏完成后才能見到。張立國說:“大師在世界很多重要舞臺演出過,但今晚中國觀眾的熱情遠遠超出了他的想象。”

  中國觀眾,尤其是年輕觀眾對古典音樂的熱愛令穆蒂感動。演出結束后,他立刻對芝加哥交響樂團董事長說:“這個地方,我們以后一定要常來。”

  版式設計:蔡華偉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