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出心裁的火星書寫 ——《火星拓荒者》的獨特視角
一個多世紀以來,以火星為題材的科幻文學作品數不勝數,國外的如H.G.威爾斯《星際戰爭》、安迪·威爾《火星救援》、金·斯坦利·羅賓遜《火星三部曲》,本土的如鄭文光《從地球到火星》《火星建設者》、韓松的《火星照耀美國》等等。這些作品都以各自獨特的視角描繪了火星探索的無限可能,也都為后來者樹立了極高的藝術標桿。若是再有誰拿火星“說事”,怕都要面臨“崔顥題詩在上頭”的壓力與尷尬吧?因此,當看到新銳的“80后”少兒科幻作家左文萍推出《火星拓荒者》(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2025年5月版)這部新作時,心中難免泛起嘀咕來:她有什么獨門秘籍來湊這個熱鬧?讀罷全書,方感到這部表現人類墾殖火星的作品還是別具一格的。
首先,巧妙設置懸念,情節曲折動人。自打進入科幻創作領域,左文萍就以寫科幻懸疑作品著稱。《火星拓荒者》也不例外地從一開始就設置了重重迷霧,情節因而跌宕起伏,具有很強的吸引力。正在火星上指揮拓荒者機器人進行基礎設施建設的類人機器人女媧被懷疑已經形成自主意識并極有可能背叛人類,潘多拉組織為此派出慕天、慕晴兄妹等人前往火星對女媧進行圖靈測試。一旦懷疑被坐實,對女媧以及女媧發明者慕月明一直抱有深厚感情的慕天將會做出怎樣的選擇?這是小說的最大看點。而慕天等人抵達火星后,接踵而至的疑惑與意外,更讓人感到危機重重:泰勒教授頻繁地在深夜出門;慕晴手上的傷口到了白天竟消失不見;101號機器人居然要將泰勒教授推下高空纜車;飛船船長雷云疑似遭人投毒而死;慕天等人乘坐的火星號宇宙飛船被天外隕石摧毀……種種跡象顯示,作為火星拓荒者的機器人對踏上火星的地球人不懷好意,正在展開清除活動。看到這里,普通讀者幾乎會認定這是一部表現火星上人機大戰的科幻作品,作家將會以一場驚心動魄的地球人保衛戰來結局。不承想作家沒有輕易鉆入固有的創作窠臼中,而是以融融春意般的“愛”來收場的。這既出人意料,卻又在情理之中,我們不能不敬服作家“翻手為云,覆手為雨”的藝術本領。
其次,有機融入知識,注重科學普及。科幻作品有別于科普作品,無須時時以科學普及為要務。不過,在我看來,面向少兒寫作的科幻小說,如果能讓兒童讀者在文學閱讀中獲得熱鬧和趣味的同時,還能得到科學知識、科學道理和科學精神的教育與熏陶,那就實在是錦上添花的事情了。《火星拓荒者》就很自覺地擔負起了普及科學的任務,有意識地融入了卡門線、圖靈測試、火星塵暴、水手谷、藍色日出、火星赤鐵礦、霍曼轉移軌道、量子通信等諸多與火星、人工智能、太空探索等有關的科學常識和道理。這些“知識點”都是自然而然地“化”入到小說情節中的,像慕天兄妹登陸火星之前是在培訓基地參加模擬訓練的,他們因此先后經歷和體驗了“地球上最接近火星環境的地方”加拿大德文島上的極地風暴、微重力環境、太空進食、低壓艙訓練等。作家講述饒有趣味,絲毫沒有“掉書袋”的生硬感,連我這個成人讀者都在和風細雨的敘述中得到了科學滋養。顯然,作家本人為寫作這部火星兼人工智能題材的小說做足了科學功課,這也是其科幻寫作的堅實底氣。
第三,聚焦科學前沿,緊扣熱點話題。《火星拓荒者》所關涉的墾殖火星、探索宇宙的話題雖不新鮮,但一直都是科研、科幻的熱點。更何況,作家在小說中還加入了今天人類社會始終爭論不休也擔憂不止的人工智能話題。小說將火星計劃的始作俑者命名為“潘多拉組織”,這本身很有意味,是該組織開啟了潘多拉盒子,一手推動了最完美的機器人女媧的問世,也是該組織對女媧保持著高度警惕甚至想要銷毀它。人類關乎人工智能的種種困惑、疑慮、爭執和矛盾態度由此畢現。而慕月明、泰勒教授、慕天等也都在支持、反對或猶疑中各執一端,作家據此結構出了錯綜復雜的人物關系和扣人心弦的科幻故事,同時也把一系列發人深思的問題端到了臺面上來:人類能夠和人工智能和平相處嗎?人工智能是否已經發展出了自主意識?如何判定人工智能擁有了自主意識?人工智能會產生消滅人類的想法嗎?小說借女媧之口嘗試作答,同時亦將讀者的思考引向更廣闊的維度。女媧自述意識覺醒時體驗到了“孤獨”,這或許正揭示了人類與人工智能的本質區別在于是否具備“愛”與“被愛”的雙向情感能力。從小說的種種描寫來看,作家本人對人工智能的發展保持著謹慎的樂觀態度,因為和樂融融的慕月明一家三口恰恰體現著人類和人工智能之間的融洽相處,慕晴更被視作“最完美的人種”,“甚至是人類的未來”。小說結尾,女媧明確表示:在火星上不會發生人工智能將人類取而代之的事情,因為當其意識覺醒的那一刻開始,它就知道,“對人類的愛”被設計者編入了它的機械靈魂之中。如是春風化雨的柔情書寫,浸潤著女性作家對未來世界的特有理解與想象,既飽含善意,又不失深刻。但就像作家本人意識到的那樣:“對這個問題的爭議也許永遠不會消除,人類對人工智能的擔憂也永遠不會停歇。”這意味著未來科幻作家回應類似問題的寫作還會層出不窮。作為讀者的我們在掩卷之余,心中不禁充滿期待。(作者為遼寧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遼寧文學特聘評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