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節目嘉賓(左)在伊斯坦布爾街頭教當地人跳手絹舞 |
![]() |
節目嘉賓在澳大利亞與當地土著人(右)互動 |
當前,熒屏真人秀呈現多元化的發展趨勢,除種類繁多外,一些節目也開啟了國際合作的模式。《極速前進》就是一例。該節 目在拍攝過程中,采取國際競速的形式,足跡遍及五大洲8個國家,不僅向國內觀眾展現了豐富多彩的海外文化,也將中國的文化元素帶到了國外,真正成為文化交 流的橋梁。
放眼世界:充分展示異域風情
《極速前進》最大的特點是沿用了原版美式綜藝風,采取全球拍攝的模式。但與原版節目相比,中國版《極速前進》更強調用競技比賽的形式,向國內觀眾奉上別具風情的海外文化盛宴。
為了呈現出不一樣的人文景觀和歷史知識,節目每期比賽都集中在一個城市,悉尼、凱恩斯、伊斯坦布爾、卡帕多奇亞……它們或是舉世聞名的歷史文化名城,或 是當地經濟政治文化中心。比如在澳洲的叢林比賽中,鏡頭呈現了林深葉茂、神秘莫測的熱帶雨林。各位嘉賓在部落酋長的監督下完成投擲長矛、烤魚等任務。整個 任務都在當地土著人的協助下共同完成,叢林部落的神秘生活方式和酋長制度得以全面展現。
在卡帕多奇亞,觀眾們直擊到了有“精靈世界”之 稱的地下城市。當嘉賓們鉆到地下城完成任務時,觀眾們看到的是如迷宮般的歷史遺跡——為了抵御外敵入侵,卡帕多奇亞4000年前便開始挖建地下城堡,形成 了36個地下城,觀眾感受競技比賽的同時,不禁對人類源遠流長的文明和智慧心生贊嘆。
節目除了努力呈現人文歷史外,也力求將各個城市的文化風俗和競速比賽融為一體。其中最特別的就是伊斯坦布爾的城市比賽。通過在古老的土耳其浴室中的競技,講述了土耳其浴在當地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傳遞了與眾不同的生活習俗和交際文化。
展現自我:喜聞樂見傳播中國文化
與很多綜藝節目相比,《極速前進》在海外拍攝的時候,不僅體驗了當地的風土人情,更強調通過紀實手法的拍攝,向拍攝地全方位地展示中國文化。
在已經播出的幾期節目中,既有中國傳統文化的植入,也有流行文化的展現。如在伊斯坦布爾著名的獨立大街上,節目組別出心裁地設置了流浪任務,讓幾組嘉賓 在異國街頭,靠自己的能力賺取過關費。面對熙熙攘攘的各國游客,最吸引人的是嘉賓們展示出的中國功夫和民俗舞蹈。楊千嬅表演的中國傳統功夫,韓庚、吳昕組 合跳的腰帶舞,一雅一俗相得益彰,吸引了大批游客圍觀。如果說嘉賓的賣力表演是為了迅速通關,他們獲得當地人的關注和青睞,則證明了中國文化的巨大魅力。
在悉尼歌劇院的廣場上,各組嘉賓需要完成的任務就是教會當地人跳《小蘋果》。一群來自中國的明星,帶著澳洲人群,在世界著名的歌劇院廣場上,跳起了中國廣場舞,在當地引起了不小轟動,周圍的游客、上班族、學生等紛紛被吸引過來,加入了舞蹈團隊。
政府參與:雙向交流初現效果
《極速前進》的環球拍攝,源于各方對文化交流的認可與支持,獲得了拍攝地所在國澳大利亞、土耳其、毛里求斯等國的相關政府部門支持。
據節目組透露,在第一季中,制作團隊只用300美元就租到了美國時代廣場的大屏幕,播放任務信息線索。而在本季節目中,澳大利亞、毛里求斯等國家的旅游局都提供了錄制期間的境內機票、酒店,甚至是車輛和直升機。
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由于有當地政府部分的支持,節目組以最快速度拿到了魯梅利城堡的拍攝牌照,讓這座世界聞名、很久沒有接受拍攝的歷史建筑登上了中國綜藝節目的熒屏。不僅如此,當地部門還安排了考古團隊,帶領節目組考察了伊斯坦布爾地下城,為比賽環節出謀劃策。
作為文化交流的橋梁,《極速前進》在拍攝期間也受到了當地人的歡迎和參與。各國人民除了對節目中展現的中國文化產生了濃厚興趣外,也對節目嘉賓提供了很 多幫助。鄧紫棋在伊斯坦布爾流浪時,便遇到了土耳其歌迷,獲得了免費乘車的禮遇。在遙遠的土耳其,《極速前進》的明星能遇到異國歌迷,中國文化對外輻射力 可見一斑。
華東師范大學民俗學副教授尹笑非表示:“用綜藝的形式展現海外文化,實現了文化雙向交流的目的。作為一檔在海外錄制的節目,《極速前進》既將中國文化元素帶到了國外,也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中國觀眾展現了異國文化與風俗,這是節目的成功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