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戲曲教育家趙榮琛誕辰一百周年。日前,由中國戲曲學院主辦、中國京劇程派藝術研究會協辦的紀念趙榮琛誕辰一百周年學術研討會在京舉行。與會專家學者深情回顧了趙榮琛的人生和從藝經歷,高度評價他為弘揚和發展京劇事業作出的突出貢獻。
趙榮琛1916年出生于安徽太湖書香世家,自幼酷愛戲曲藝術。他抗戰期間在重慶自組“大風劇社”,以程派路子演出了《玉堂春》《寶蓮燈》等劇,被譽為“重慶程硯秋”。1940年,經許伯明推薦,趙榮琛拜程硯秋為師,繼承傳播程派藝術。新中國成立后,趙榮琛籌建程派劇團,創演優秀劇目,屢獲殊榮。他曾在中國戲曲學院執教,積極熱誠投身戲曲教育事業,并赴美國講學,為促進中美文化交流、傳播京劇藝術作出了貢獻。與會者認為,趙榮琛以20年苦學、50載實踐,奠定其程派藝術的深厚根基和頗高造詣,形成了高雅端莊、悠遠深厚的藝術風格。他不但是程派藝術的繼承人,也是程派藝術改革的先行者。他一生德藝雙馨,光明壘落,為晚輩后學作出了表率。
據悉,此次學術研討會是中國戲曲學院近期舉辦的紀念趙榮琛誕辰一百周年系列活動之一。此外,由文化學者歐陽中石和該院專家們共同編輯的畫冊《趙榮琛》日前問世,該院京劇系組織籌備的3場專場紀念演出也在北京長安大戲院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