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_欧美日韩午夜_欧美网站一区二区_激情小说综合网

中國作家網>> 電視 >> 評論 >> 評論 >> 正文

掀起你的蓋頭來——有感于公務員題材電視劇創作的缺席

http://www.8bwg.com 2015年03月18日09:44 來源:中國作家網 胡一峰

  這段時間,因為“加薪”的話題,公務員又成為輿論熱點。近日,《人民日報》刊載的一項針對京城“80后”青年公務員的調研顯示,青年公務員群體雖然有和同齡人一樣的網絡習慣,網絡使用頻繁,但為了避免麻煩等原因,在網上幾乎都選擇沉默,從而形成了在社會輿論中的“集體失語”。確實,在關于公務員的輿論熱潮中,作為輿論焦點的公務員,很少站出來說話,這使得外人心中公務員臉上那層面紗更顯神秘而厚重,這也是關于公務員的“討論”,經常變成以站隊、選邊為主的“表態秀”和“口水仗”的重要原因。

  與公務員在輿論場“失語”相類似的,其實還有公務員形象在文藝作品特別是電視劇創作中的“缺席”。現代社會的運轉建立在復雜而細致的分工基礎之上,不同行業之間缺乏互相了解是很常見的現象。而文藝作品在促進社會群體之間互相了解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部優秀的文藝作品、一個生動的藝術形象,其打動人心的力量往往要大于一部深奧的理論著作或一組豐富的調查數據。

  電視是最為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之一,具有極強的影響力和傳播力。新時期以來,電視劇特別是行業劇在推動社會溝通、彌縫價值裂隙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讓我們回想一下吧,正是《渴望》中的劉慧芳,把“賢妻良母”這樣抽象的概念變成了人們腦中活生生的人物;又是《激情燃燒的歲月》中的石光榮、《亮劍》中的李云龍幫我們拉近了和“高大上”的革命軍人之間的距離。而最近熱播的《老農民》《急診室的故事》,又增強了不少人對農民的理解、對醫生的親近。

  因此,要引導社會冷靜、客觀地看待公務員,文藝特別是電視的力量不可小覷。不過,近幾年來,類型劇、行業劇獲得大發展,但卻還極少以反映公務員群體為主旨的行業劇。當然,也有一些優秀的電視劇中出現了公務員的形象。比如,前幾年的《重案六組》《忠誠》等等,寬泛地看,這些劇中反映的“警察”、“干部”也屬于“公務員”的范疇。但話說回來,人們在觀看這些電視劇時,目光還是更多地關注在以刑偵、反腐為主線的劇情演變,而不是公務員們生活的喜怒哀樂,或許這些本就不是作品所要表現的重點。

  而真正以“小公務員”為題材的電視劇,遠的如《一地雞毛》(1995),近的如《歲月》(2007),分別改編自劉震云的同名小說和閻真的《滄浪之水》,距今都已有不少年頭了,算起來,《一地雞毛》中的“小林”如果沒有下海,也到了該退休的年紀,而《歲月》中的“梁致遠”則平步青云,早已不是“小公務員”了。在現實生活中,隨著公務員制度改革不斷深入,新鮮血液陸續進入公務員隊伍,公務員群體本身也進行著吐故納新。一代新人換舊人,公務員以及他們生存的環境在今天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社會所期望于公務員的也在發生著深刻變化。

  我們說,文藝創作要深入生活,這是永恒的主題,也是時代的任務。而當下,人們的生活本身又是多樣化的。行業,既是多樣化生活的基礎,又是其外在表現。從這個意義上說,深入生活,既需要保持熱愛生活、反映生活、引領生活的創作態度,又是一種把豐富多彩的生活具體化、群體化、類型化的創作技巧。公務員特別是那些充滿朝氣和情懷的年輕公務員們的生活,既有許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也有青春奮斗的人生經歷,還有柴米油鹽的成長煩惱,這些都需要也應該被當代的電視劇所展現。文藝之手,有責任掀起公務員的蓋頭來,為了公務員形象的改變,也為了公務員們服務著的這個社會。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