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_欧美日韩午夜_欧美网站一区二区_激情小说综合网

中國作家網>> 電影 >> 研討 >> 正文

“影視冀軍”何以闖天下?——專家研討影視劇創作“河北現象”

http://www.8bwg.com 2014年01月17日10:28 來源:中國藝術報 李博
電影《周恩來的四個晝夜》劇照 電影《周恩來的四個晝夜》劇照

  2013年最火的電視劇是哪部?相信很多觀眾都會說出《打狗棍》的名字——這部抗戰傳奇劇不僅屢次獲得同時段收視冠軍,更在社會上引發了廣泛熱議。 《打狗棍》是一部典型的“河北制造” :身兼導演、編劇二職的郭靖宇出生于河北承德,故事的主要發生地點在當時的熱河(今位于河北、遼寧和內蒙古交界處) ,劇中的人物多是極具燕趙風采的慷慨悲歌之士…… 《打狗棍》的成功,成為近年來影視劇創作“河北現象”的一個縮影。

  據河北省廣電協會會長何振虎介紹,自2010年以來,河北省主持和參與拍攝的電影《周恩來的四個晝夜》 《唐山大地震》 《辛亥革命》等在全國院線公映, 《闖天下》 《為了新中國前進》 《我的故鄉晉察冀》 《打狗棍》等電視劇在央視和省級衛視熱播,這些作品在受到廣泛關注和收到較好經濟回報的同時,還獲得了多個國家級獎項: 2012年,電影《唐山大地震》 、動畫電影《西柏坡》 、電視劇《為了新中國前進》榮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 2013年, 《周恩來的四個晝夜》獲華表獎和中國電影金雞獎多項大獎,《先遣連》 《丑角爸爸》獲得中國電視劇飛天獎大獎。中國影視界的“冀軍”已初具規模。

  近日,由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主辦、河北影視集團承辦的影視劇創作“河北現象”研討會在京召開,仲呈祥、李準、王偉國、劉玉琴、彭程等專家學者和周振天、陳力等創作者共同分析了河北影視劇的優勢與特點,并深入探討了“河北制造”作品的發展之途。

  主題:彰顯燕趙風骨

  “《打狗棍》中有好看的故事,有性格鮮明的人物,但要說這部電視劇的靈魂,無疑是熱河人民的錚錚風骨與家國情懷。 ”在著名文藝評論家李準眼中,劇中人物所展現出的燕趙風骨,將《打狗棍》從一部普通的傳奇劇提升到了更高的境界。“重義輕生、慷慨悲壯、打遍天下不平事是河北人民普遍具有的風骨,河北出品的影視劇緊緊抓住了這種風骨,并使它成為‘河北制造’區別于其他地區影視作品的最大特征。 ”李準表示。

  李準認為,在表現燕趙風骨方面,《周恩來的四個晝夜》的突破更令人驚喜。“在影片中,伯延的老百姓并不是不知道中央在‘大躍進’中犯了錯誤,但在那種極端困難的條件下,他們首先想到的是:誰居家過日子不會遇到難處?我們老區人民不應該再給中央添麻煩。經過周恩來的深入調研和說服教育,伯延的老百姓終于懂得,說真話才是真的為黨中央好、為全國人民好,于是紛紛提出了大膽而富有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 ”李準分析道,“這樣的表現方式非但不會損傷伯延人民的形象,反而讓他們的風骨得以升華” 。

  河北自古就是北方游牧民族與南方以漢民族為代表的農耕文明爭奪的戰略要地,這種地緣特性也造就了河北人民的性格特質,從古代的荊軻、張飛到近現代的狼牙山五壯士、節振國,河北的土地上一直英雄輩出。“談到中華民族的精神氣質,人們一般會聯想到儒家的儒雅與謙和,但這僅僅是一個方面。 ” 《文藝報》藝術評論部主任高小立表示,“在和平年代,我們更不應忽視‘河北制造’影視劇中表現出的燕趙勇士的那種大無畏精神和為國殺敵、浴血疆場的英雄情懷,這種精神同樣是中華民族性格特征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

電視劇《先遣連》劇照 電視劇《先遣連》劇照

  故事:主攻現實題材與革命題材

  中國傳媒大學教授王偉國對河北省近年來獲獎的42部電視劇進行了一番梳理,發現其中有23部屬于現實題材,占獲獎作品的54 . 8 %。“無論是《營盤鎮警事》 《丑角爸爸》 ,還是《鎮長》 《特勤中隊》 ,它們的共同特點是聚焦當代社會生活,直面人生、直面現實、直面改革開放,努力塑造新時代的新英雄形象,呼喚人間的真善美。 ”王偉國分析道,“例如《營盤鎮警事》就是一部堅持生活是創作唯一源泉準則的作品,它以紀實美學的手法生動地展現了基層警察范黨育的常態生活和工作,通過大量真實的事件和感人的細節彰顯了他以民為本、為人民服務的工作宗旨,集中體現了‘河北制造’現實主義題材影視劇的風采。 ”

  除了現實題材,革命歷史題材也是“河北制造”的一大優勢—— 《周恩來的四個晝夜》 《我的故鄉晉察冀》 《聶榮臻》 《為了新中國前進》 《先遣連》 《打狗棍》等影視劇從不同角度展現了發生在河北地區的歷史往事。“ 《我的故鄉晉察冀》是我二十年磨一劍的作品。 ”著名編劇周振天表示。20年前,他受聶榮臻元帥的委托,準備創作一部紀錄晉察冀抗日根據地創建發展史的專題片,于是他帶領團隊多次深入河北、山西革命根據地,采訪了當年所有重大戰役的親歷者,并對當地老百姓進行了挨家挨戶的走訪。“采訪得來的第一手材料成為我日后創作《我的故鄉晉察冀》的寶貴源泉,我在劇中描寫的晉察冀老百姓不惜犧牲生命來支持黨的革命事業的故事,都是對當年真實歷史事件的再現。 ”周振天感慨道,“其實不僅是《我的故鄉晉察冀》 ,河北這塊土地獨特的氣質與風骨,也促使我創作出了《闖天下》 《神醫喜來樂》等發生在河北的故事。我的創作血液里,無疑流淌著河北這片土地的魂” 。

  人物:扎根鄉土,又超脫鄉土

  《打狗棍》中的戴天理被形容為“野驢一樣的漢子” ; 《我的故鄉晉察冀》里的耿三七是一個在不斷犯錯中成長的草根英雄; 《營盤鎮警事》中的警察范黨育就像一個和藹可親的鄰家老大叔…… “河北制造”影視劇塑造的一個個性格鮮明的人物,成為這些作品最引人注目的亮點。“例如《闖天下》中的趙滄海等吳橋雜技藝人,為了保護八路軍的傷病員,不惜毀掉千辛萬苦組建起來的雜技班子,以一場絕命演出吸引鬼子,掩護傷病員轉移,將燕趙壯士的民族氣節表現得淋漓盡致。 ” 《光明日報》文藝部主任彭程說。

  隨著時代的發展,地區之間的文化不斷交融,這無疑會大大影響一個地區的民俗和民風,彭程認為,創作者應當站在當下的立場上,對燕趙風骨進行一種開放性的理解與把握。“在‘風蕭蕭兮易水寒’式的慷慨悲歌之外,燕趙風骨中還孕育著更為豐厚的內涵。如果說戴天理、趙滄海等人物讓人聯想到了那種為了信念不惜揮灑熱血的精神,那么范黨育等人物就體現出了燕趙風骨中另一種更為現代性的精神——堅韌執著、質樸本分。而這種精神,其實正是中華民族精神的精髓。 ”彭程表示,“ ‘河北制造’影視劇人物塑造的一大特點就是既關注地域特色,又超越地域的局限;既發掘人物性格的獨特性,又關注人性的普遍性。這種普遍性和特殊性、歷史性和現實性的結合,成功地捕捉到了人物的精氣神,大大提升了作品的藝術品格。 ”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