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_欧美日韩午夜_欧美网站一区二区_激情小说综合网

中國作家網>> 訪談 >> 藝術家訪談 >> 正文

訪著名畫家、藝術理論家周韶華(2)

http://www.8bwg.com 2013年10月09日10:1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李樹森

  六歲就敢在如小山般高大浪里自由穿梭

  李樹森:黃河、長江、大海,這是您著名的“三大戰役”之論,請您介紹一下為什么選擇這樣的題材?為什么稱之為“三大戰役”?

  周韶華:對于中華文化,過去我們知道較多的是黃河文化,因為黃河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搖籃,但是長江文化也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搖籃,以前大家提的少一些而已。 我們國家對海洋文化認識較晚,從洋務運動開始引進了一些海洋文化。實際上中國以前吃了很大的虧,我們只知道領土而忽視了領海,這導致海洋文化貧乏,沒認識 到海洋是中國人最大的發展空間之一。為啥叫“三大戰役”,就因為每一塊都太大了。這也算是我的人生三部曲。但是中華文化太博大了,我一個人都把它拿下來不 可能,只能說接觸到某一些點。

  黃河兩岸的文化深遠得很,我到黃河去之前讀了一個月有關黃河的書籍,了解了很多東西。

  作為一個畫家要去畫黃河的時候,我就對黃河沿岸的很多重要文化古跡都進行了實地考察和深入研究,包括司馬遷的故鄉和他的墳墓埋在什么地方,漢代的畫像石、武梁祠等,盡量不遺漏。跟我一塊去的人感到很奇怪,說畫黃河怎么去看這些東西。

  中國人喝著黃河水創造了豐富燦爛的黃河文化,甘肅的馬家窯有大量表現水的彩陶,從水紋的運動也看到一種天地的運動,這里面內涵多的很。畫家必須深入到文化的深層結構,不然創作的作品就是很表面化的。

  為了搞好海洋文化題材,我跑到山東威海,住在劉公島上,今年在上海“中華藝術宮”舉辦的個人展覽,展出的關于大海的作品基本上都是在劉公島上畫的。

  長江文化多么偉大,長江文化催生了老子、莊子,它跟北方文化體系有很大區別。楚人滅秦,到后來劉邦建立了漢天下,把楚文化和黃河文化匯合才形成了深厚的漢文化。

  中國畫跟西洋畫存在很大不同,畫西洋畫去寫生素描就行了,中國文化是寫意文化,不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就畫不出真正好的中國畫。中國畫的意象、意境跟西方繪畫完全不一樣,這些主要都是因為文化的差異。

  選擇這樣的題材,可能與我小時候的一些生活經歷有關。我生長在大海邊,早上一起來就看見浩渺無際的大海,太陽從海里面升起,晚上太陽還是落在海里,自己 看到了特殊的宇宙空間,這對于創作的潛意識非常重要,胸懷里就不是小鼻子小眼兒、穿針穿線的小玩兒意,它始終是宇宙大空間,是大海的一種胸懷。六歲時我就 在大海里游泳,臺風過來的時候浪很大,有兩三層樓高,我敢在大浪里穿梭。別的小孩的爸媽眼看著這種情景嚇得不得了,我自己卻開心的很。父親去世的時候我還 不記事,我母親生病出不了門,她不知道,若看見還不知道會嚇成什么樣。這培養了我敢想、敢闖的性格。

  邵大箴:

  說韶華是開宗創派的人物,并不過分

  李樹森:您是中國畫革新探索的典型案例,而且取得了很大成就,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您的山水畫作品,不囿于重復傳統和陶醉在個人情趣技巧中,在構 圖上有意打破傳統章法,自立門戶。對此,著名評論家邵大箴說:“我認為,說韶華是開宗創派的人物,并不過分。”請問您對中國畫繼承傳統與創新問題怎么看?

  周韶華:我考慮這個問題也是要從全局來思考,國學老前輩畫的中國畫西邊基本上止于秦嶺、終南山,另外看到的基本上是黃山、太行山、終南山,以及嶺南這些地方,前人始終在這些地方推磨轉圈,沒有走出來。

  要創新就要走前人沒走過的路,去探索新的語言、新的表現方法,做到了自然就跟前人拉開了距離。我們贊賞前人,學習、繼承前人,不等于就是去模仿前人,那樣絕對超越不過,真正經典的作品,真正稱得起大師的作品是不可逾越、不可企及的。必須走新路,攀登你自己的峰。

  中國的古代雕塑藝術超越西方

  中國正迎來又一波“盛世文化”

  李樹森:您是一位具有深邃思想和強烈責任感的藝術家,曾寫過一篇文章《追尋大美,建構盛世文化》。為什么要提出“追尋大美”,在您看來什么是“大美”?中國應該建構怎樣的“盛世文化”?

  周韶華:前面已經說過,我就是崇尚崇高大美、民族大靈魂。民族大靈魂在我腦子里的標桿就是漢代陵墓的那些雕塑,唐代十八陵那些石雕等。我們中國的云岡石 窟、龍門石窟大佛等大的雕塑藝術,都是舉世無雙的,它的整個形式結構都是超越西方的,我們中國人不要妄自菲薄。過去西方以他們的東西為標桿,其實我們的大 佛都是神仙的氣度,西方的雕塑沒有咱們的那么龐大,也沒有中國這種文化容量和精神含量,他們注重的只是形體的逼真。

  一個時代真正的強 盛,文化應該是先導,這是歐洲文藝復興給我們帶來的經驗。沒有歐洲文藝復興怎么能有歐洲資本主義市場呢?其工業文明的基礎是文藝復興。作為文藝復興三大美 術“巨人”之一的達芬奇,還是一個大科學家,他的科學筆記后來破譯出來了,有科學家稱如果能夠及時破譯出達芬奇的筆記,整個人類的科學要提前一百年。

  我上世紀八十年代就預感到中國的盛世文化快要來了,那時我給學生講課,講盛世文化題目的時候,很多聽了都不以為然,很多人不明白,好像聽說書一樣,他們 腦子里還沒有這個概念。中國歷史最后出現的盛世文化是漢唐文化!先秦文化出現了老子、孔子、孟子、莊子等這么多偉大人物,才稱得上是盛世文化。我們現在還 不完全具備產生盛世文化的條件,但歷史發展到今天,是需要做好充分準備的時候了。按照我們現在這個文化素質和文化藝術表現出來的水平,跟盛世文化還有很多 地方不相匹配,要匹配才能建構盛世文化。當然,產生這種不相匹配的原因很復雜,文化藝術的發展需要正確面對,需要撥亂反正、正本清源。

  現在民族復興、文化復興的“中國夢”已經提出來了,大家都理解認識到了,這讓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已經感覺到我們中國的又一波“盛世文化”正撲面而來。這種認識是正確的、必要的。應該說沒有文化復興,沒有人的精神崛起,民族復興是沒有精神支撐的,是空架子。

  文化藝術的“強元”非常必要

  文藝界當努力克服官本位思想

  李樹森:在當下文化復興、民族復興的歷史時代重任之下,我曾撰文提出以“中華民族主體文化”為核心,建設中國的“強元”文化。我正主持開展在中國美術多 元局面之下以中華民族主體藝術為核心,建設中國畫“強元”的研究課題,就是希望以此推動撥亂反正、正本清源,促進中國美術形成多元有序的發展局面,還正在 致力于建立一個以學術為核心的畫家精英群體,期望從中走出一批以作品說話的當代中國畫國際代言人,并希望中國畫發展成為世界“多元”繪畫中平等對話的“強 元”之一。據說您多年來一直就“把水墨畫藝術從中華文化圈推進到世界文化圈”問題進行著深入思考和實踐。應該說我們的思考與目標是一致的吧?

  周韶華:我對你說的這些觀點非常贊同,應該說咱們的目標是一致的。

  我今年初曾給有關部門寫過一封信,建議應該在全國選拔一批真正的中國學者,作為一個知識庫,對整個文化發展戰略和一些文化發展的重大問題進行研究、思 考、評估、評價,提供建議和咨詢。現在我們沒有了評價體系,我們的審美觀是怎樣的,老實說有些當領導的也不一定完全清楚。

  建設文化藝術 的“強元”非常必要,我們要努力這樣去做,要抓典型,推崇典型,突出真正能支撐“強元”的東西。至于你提出的搞一個中國畫精英群體的事情,要主要看他的作 品和為人,要盡量回避那些名不副實的人。文藝界最好能克服官本位思想,文藝是本體,而不應該讓官體占主導。藝術家要靠作品說話,中國的藝術復興也只能靠藝 術家真正的好作品和卓越的思想去實現。

  主持人:李樹森

  電話:010-65363425

  E-mail:haiwaiban@126.com

  網址:www.people-art.com.cn

  北京九州金臺書畫院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