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_欧美日韩午夜_欧美网站一区二区_激情小说综合网

中國作家網>>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 正文

反“四風”——這兩個節怎么過

http://www.8bwg.com 2013年09月17日15:27 來源:檢察日報 全森
雖有禁令,但仍有一些地方出現了天價“金銀月餅”。雖有禁令,但仍有一些地方出現了天價“金銀月餅”。

  中紀委20天內對“兩節”送禮連下禁令

  中秋節和國慶節臨近,中央紀委一再重申,剎住公款送月餅禮、公款吃喝等不正之風。

  中央紀委在近20天內連續對“兩節”送禮發出禁令。

  8月中旬,中央紀委常委會開會提出,要堅決剎住中秋節、國慶節公款送月餅送節禮、公款吃喝和奢侈浪費等不正之風。

  9月3日,中央紀委和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專門下發通知,要求在中秋和國慶期間,嚴禁用公款送月

  餅送節禮;嚴禁用公款大吃大喝或安排與公務無關的宴請,嚴禁用公款安排旅游、健身和高消費娛樂活動,嚴禁以各種名義突擊花錢和濫發津貼、補貼、獎金、實物,堅決剎住“兩節”期間公款送禮等不正之風。

  3天之后,即9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王岐山到天津調研,提出要抓住中秋、國慶重要節點,剎住公款送月餅節禮、公款吃喝等不正之風。

  中秋節國慶節臨近,中央紀委常委會日前強調,糾正“四風”必須抓住重要時間節點,一個階段一個階段地推進。當前,要堅決剎住中秋節、國慶節公款送月餅送節禮、公款吃喝和奢侈浪費等不正之風。

  俗話說:“廉不廉看過年,潔不潔看過節。”中秋、國慶兩節將近,在中央“八項規定”和反“四風”的大形勢下,今年的送禮市場不再似往年一樣,“天價月餅”、“金銀月餅”等少見蹤跡,普通的散裝月餅成為商場柜臺的主流。國家行政學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做客正義網訪談時認為,今年中秋、國慶兩節是中央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以來第一個重要的民間文化節日,遏制公款送禮請客等現象的效果,直接檢驗著這一段時間反“四風”的成效。

  “節日腐敗”披了一層溫柔脈脈的面紗

  在正風肅紀的大背景下,月餅市場正回歸正常。可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在個別銀行、商場專區,仍有天價“金銀月餅”變身“百寶盒”,以純金銀打造,外形酷似月餅,并以虛開“辦公用品”發票的方式銷售。竹立家指出,“百寶盒”的實質就是腐敗,親朋好友之間相互送禮、人情往來,絕對不會是“天價月餅”,只是感情的表達、禮儀的來往。節日本來就是一個文化符號,和腐敗沒什么聯系,只是有些人鉆了空子。月餅雖小,影響卻很深遠,給腐敗開了個口子。

  “節日腐敗”往往披著一層溫情脈脈的面紗,石家莊市橋東區檢察院副檢察長董燕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一些別有用心的人考慮到平時給有關領導送錢送物有賄賂之嫌,于是便挑選重大節日登門拜訪,將賄賂說成是人之常情。

  在沈陽市公安局原副局長史超受賄案中,春節期間成為史超受賄的高峰,80%以上賄賂都是在此期間收受的。

  撫順市規劃局原局長江潤黎大肆受賄,也是從逢年過節開始的。她回憶說:“在我接受的賄賂次數中,三分之二以上是利用年節機會。”

  “節日腐敗”的表現形式多樣,董燕萍介紹說,送的禮既有現金,也有各種形式的代金券、購物卡、儲值卡、會員卡;既有天價時令禮物,也有體積小價值高的貴金屬、寶玉石、名人字畫、古董收藏、名煙名酒名表等實物。“節日腐敗”范圍廣泛,隱蔽性、滲透性強,表現頑固。

  人情往來和“節日腐敗”的界限在哪里

  不少貪官都曾辯稱,節日里收禮不是受賄。安徽省原副省長王懷忠就曾這樣為自己辯解:“逢年過節,總會有人前來表示一下心意,這些都是禮尚往來,怎么能認定是受賄呢?”

  人情往來與“節日腐敗”的界限在哪里?文明主要的特點是禮儀,節日期間的相互走動、拜訪、請客、送禮是人們之間情感的表達,現在反對的,是用公共資源來請客送禮。竹立家認為,區別人情往來與腐敗的界限主要有兩條:一是請客送禮的錢必須是自己的勞動所得,錢的來源必須是道德的、合法的、公正的;二是目的必須純正,必須純粹是親朋好友之間的感情交流。

  在司法實踐中,人情往來與以“過節”的名義行賄受賄很容易區分。北京市檢察院第一分院檢察官徐洪祥日前在做客正義網訪談時說,第一,行受賄的實質是權錢交易,以“過節”之名行賄賂之實的收禮人須利用自己職務上的便利條件,為送禮人謀取利益,而送禮人也是為了當時謀取某種利益,或者在事后表示感謝;第二,一般來說,人情往來講究禮尚往來,而以“過節”之名的行受賄則是單向的,即只有行賄人過節向受賄人送禮,而受賄人不會回贈同等價值的禮物給行賄人,或者行受賄人之間交換的禮物價值上有天壤之別;第三,從經濟角度考慮,行賄人很多都是商人,在商言商,要講求投入產出比,所以行賄人以“過節”之名的行賄是希望獲得一定的經濟利益或者在獲得經濟利益之后表示感謝,其所送的禮品與獲得的利益是成正比的。

  徐洪祥介紹,在查辦職務犯罪案件過程中,許多行受賄犯罪事實都是借“過節”之名完成的。這類犯罪事實一般都是以賄賂犯罪定罪量刑,包括受賄、行賄、單位行賄、單位受賄、介紹賄賂等罪名。

  以公共財政的細化透明來遏制“節日腐敗”

  每逢重大節日,各地紀委都會下發文件,禁止節日期間的不正之風。然而,“節日腐敗”的現象屢禁不止。如何有效遏制這一“老大難”問題?

  “節日腐敗”難以根除的原因,除了人情社會原由之外,還在于公共財政預算不夠細化,對官員腐敗懲治力度較輕,竹立家分析并建議,以公共財政的細化透明來遏制“節日腐敗”。

  “在當代文明社會,公共財政的公開是遏制腐敗非常重要的環節。公共財政必須公開透明。各級人大必須肩負起對公共財政的使用,包括預算、決算、使用過程的監督作用。”竹立家說,根據其他國家的管理經驗,公共財政預算還要細化。公共財政中也有禮儀消費、人情消費,關鍵是要看合理不合理,合理性的表現就是預算的細化程度,必須把它列入預算,通過預算支付。

  與往年不同,在今年中秋、國慶兩節來臨之前20天內,中央紀委連續發出禁令,要求堅決剎住公款送節禮、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和奢侈浪費等不正之風,過一個風清氣正的中秋節、國慶節。

  9月13日,中央紀委監察部在其官方網站上發布:歡迎舉報“兩節”期間公款送禮等不正之風,還公布了舉報電話、舉報網址和郵寄地址,歡迎廣大群眾舉報中秋、國慶期間違反中央有關規定的行為。

  竹立家認為,遏制節日期間腐敗的效果,直接檢驗反“四風”成效。董燕萍認為,此次中央頻發禁令,旨在進一步強調反腐敗要抓好執行力,體現了中央反腐的決心,凸顯了反腐工作正逐步向細節方面深入,更加注重黨員干部小節方面的管束。

  鏈接

  為調查“中央倡議剎住兩節送禮風”在普通老百姓、特別是網民中的反響,人民網聯合北京清研靈智和優數研科兩家信息咨詢公司,采用網絡調查系統對實名受訪者隨機發放問卷進行調查,共回收1062份有效問卷。

  調查結果顯示,超過半數受訪者認為,單位在節假日公款送禮行為屬于“風氣不正,作風不良”,還有三成認為這是浪費陋習。受訪者認為黨政機關、國企和事業單位是此類行為的高發地,在“送禮現象哪里最普遍”問題中,三者分別得票79.7%、74.0%和63.9%。

  超過76%的受訪者對于抓住時間節點圍堵不正之風的做法認為是“好倡議”并持支持態度,但仍有34%的受訪者認為,自己所在單位今年仍會有公款送禮現象,和往年差不多。還有接近四成受訪者認為,公款送禮現象雖然會有,但會比往年少很多,認為會比往年嚴重的人只占16.2%,表明了中央舉措在群眾信心上引發的逐步轉變。

  在“剎住公款送禮風”的具體舉措上,得到最多票數支持的方案分別是“處分公款送禮者,單位領導擔責”、“加強審計,發現按腐敗論處并向社會公布”和“加強社會監督,尤其是媒體監督”,三者得票均超過70%,體現出群眾心目中反對不正之風的有效性高度依賴于行之有效的處罰措施和外部監督。除此以外,包括加強自查和上級審查、加強廉潔自律等其他措施也都得到了至少四成以上的票數支持。(全森)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